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环境(郭老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湘教版必修一大气环境”。
1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 “ 运用简易天气图 , 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 1、教学中应重视落实各种天气图的判读与分析。
2、“标准”中提及的简易天气图是指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 ,其中涉及各种类型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而不是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
3、“标准”中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 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 , 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 ,对天气图的阅读分析是地理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要求。
4、教学中还应注意 : ① 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 , 切忌增加知识难度 ; ② 应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 , 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与分析,如锋面等; ③ 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例如我们娄底可以注意了解“伏旱”天气,“梅雨”天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概念
⑵ 能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⑶ 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各种图像的阅读分析,学会正确的读图方法,提高读图析图能力。(2).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学会分析锋面系统,低压(气旋)与 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3).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 , 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 , 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通过对天气现象的科学剖析,破除封建迷信,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一、学生普遍学习方法不科学,被动接受较为普遍。新入学的大部分学生仍用初中甚至小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高中的内容,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教材内容不理解和掌握就去急急忙忙做作业,机械地死记硬背,对地图不重视,不少学生表现为很用功去又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往往取得的成绩与他们付出的精力不成正比
二、学生基础特差,我校中考几乎没有几位学生能上一中分数,普遍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冷锋暖锋的形成及过境前后(时)天气变化特征.(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读,理解冷锋与暖锋过境前后(时)天气变化特征。(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教学方法: 多媒体动画演示法、比较法、读图指导法、讲解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天气系统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1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中《火烧葫芦峪》视频片段: 三国后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于农历6月的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是施用火攻的绝好良机),在葫芦峪设下伏兵,将魏军团团围困,遍山点起大火,司马懿父子自知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然而,正当火旺人困,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豪情壮志,使他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千古悲叹。【师】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神机妙算,能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能算出江上会起雾,为何这一次选择火攻却遭遇大雨?这是否是天意呢? 活动2【讲授】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2 投影:
【考纲下载】-----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目标定位】 1.识记、冷暖气团、锋面、低压、高压的天气特点。2.理解、常见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点。
3.运用、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学会分析锋面系统,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主干知识体系】:(如图)
投影幻灯片3 :投影主干知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师】(合作探究)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分组抽查检验(每一组抽2人,对换改,比较哪一组错误率最低)投影幻灯片4、5 :投影图文资料,观看两幅动画,引导学生思考(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暖气团是怎样运动的?
(2)锋面的前方、后方分别是什么气团?此锋面系统是向哪个方向移动?(3)降水主要降在锋面的哪一侧?冷锋是否一定会带来降水?(4)锋面过境时、过境后天气如何变化? 投影幻灯片6 :探究1:锋面特点
(一)(1)冷暖锋中,冷、暖气团运动分别有何特征(区别)?
【师生】(合作探究)【点睛】冷锋中冷气团长驱直入,暖气团被迫抬升; 【点睛】暖锋中冷气团回转,暖气团主动爬升。
探究1:锋面特点
(一)(2)锋面倾斜有何特征(共性与异性)?
【师生】(合作探究)【点睛】无论冷锋、温暖峰,锋面都倾向于冷气团一侧(同),【点睛】冷锋锋面坡度较陡,暖锋锋面坡度较小(异),投影幻灯片7 :探究2:锋面特点
(二)冷暖锋的锋前与锋后分别是什么气团? 【师生】(合作探究)
【误区点拨1】“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后”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锋面的前进方向为锋前,相反方向为锋后,在符号表示中,符号的朝向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
投影幻灯片8 :探究3:锋面与降水天气(1)冷暖锋的降水主要降落在哪里?(2)云雨区都出现哪一侧?(3)冷锋是否一定会带来降水?
【师生】(合作探究)(1)冷锋降水--主要降在锋后,暖锋降水--降在锋前 【点睛】(2)无论冷锋还是暖锋,云雨区都出现在冷气团的一侧。
【误区点拨2】(3)锋面能否带来降水,取决于暖气团中水汽的含量,如果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小,就不会出现降水。如我国冬春季节受冷锋影响出现的大风和沙尘暴天气。投影幻灯片9-11 :媒体显示:冷暖锋动态移动过程,观察冷暖锋特征及天气变化过程 【师生】(合作探究)(媒体显示动画,学生依据动画进行讨论,归纳,教师引导点拨并加以小结)(师提醒:注意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特征)气团运动 天气变化 降水 位置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阴天、大风、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锋后 气团运动 天气变化 降水 位置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多云、连续性阴雨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锋前 探究4: 冷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将如何变化?
投影幻灯片12-17 :探究5: 冷暖锋的天气实例 下面的天气谚语(诗歌)反映的是冷锋天气实例还是暖锋天气实例?(讨论)(1)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2)“一场春雨一场暖” 媒体显示:冷暖锋天气实例图片 【师生】(学生依据图片进行归纳)(合作探究并加以小结)冷锋天气实例: ①冬春季的大风; ②冬春季的沙尘暴;③冬季寒潮; ④北方夏季的暴雨
投影幻灯片18-20 : 探究6:如果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天气特点将会如何?能否举一实例来说明?
【师生】(1)江淮准静止锋— 春末夏初(6月上旬 ~ 7月上旬)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淮),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连续性降雨天气。因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故称 “梅雨”。(2)昆明准静止锋— 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受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势阻挡止步不前,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形成准静止锋。
投影幻灯片21 :对点练习: 1读《三国演义》中“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1)造成选文中天气变化的是()A.准静止锋 B.冷锋 C.暖锋 D.气团
(2)下面关于“是夜北风大作”和“比及天明沙土冻紧”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静止锋过境 冷气团控制 B.暖锋过镜 暖气团控制 C.冷锋过境 冷气团控制 D.暖气团过境 冷气团控制
投影幻灯片22-23:投影显示:甲乙两幅图等压线图,引导学生读图并观察思考? 【诱思探究7】比较甲乙两图中气压状况?
【师生】(合作探究小结)低气压(甲)--等压线合;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乙)--等压线合; 中心高四周底
【诱思探究】 北半球低压(气旋)水平方向气流运动规律是什么?
【师】对演示图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气旋概念;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用虚线)由外指向里(高指低),并画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右偏)和摩擦力作用下的气流运动方向,【师生】(合作探究)北半球低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辐合)【师生】(合作探究)北半球高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辐散)【问题探究】 请学生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反)气旋中气流运动方向;(叫二个学生上黑板,画出近地面气旋中气流运动方向,再由学生分组讨论评价)
【师生】(合作探究)南半球低压中心——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流入(辐合)南半球高压中心——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流出(辐散)
(合作探究归纳规律)水平方向上气旋-----北逆南顺辐合 水平方向上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
投影幻灯片24:【问题探究9】南北半球气旋 反气旋垂直方向气流运动规律以及常出现的天气现象? 【诱思探究】垂直方向上气旋的运动方向是什么? 【师生】(合作探究)气旋垂直方向—上升
【问题探究】思考:低气压系统(气旋)会带来什么天气现象? 【师生】(合作探究)低气压系统(气旋)会带来--阴雨天气
【师】媒体动态显示气旋(北半球)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流的运动,以及天气状况(学生加深感性认识,并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投影幻灯片25 :【问题探究10】为什么火烧葫芦峪后会下雨?
【师生】 诸葛亮能借东风,草船借箭能算出江上会起雾,却为什么不知道火烧葫芦峪后会下雨呢?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投影幻灯片26 探究11: 冷高低压的天气实例 :媒体显示低气压(气旋)天气实例图----台风(加深感性认识)
投影幻灯片27:媒体动态显示高气压(反气旋)图: 媒体显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实例图---“-伏旱‟,秋高气爽
投影幻灯片28: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理解气旋,反气旋的规律与区别
投影幻灯片29 :课堂反馈:-练习2 2(上海地理)右边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活动3【活动】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30 :课堂小结1(锋面系统)气团运动 天气变化 天气实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气温高、气压低、晴朗 阴天、大风、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北方夏季暴雨; 冬季寒潮; 冬春季沙尘暴 暖锋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气温低、气压高、晴朗 多云、连续性阴雨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场春雨一场暖
投影幻灯片31 :课堂小结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 压 气 流 大气运动 天 气 实 例 水平运动 北半球 南半球 垂直 运动
低 压
气 旋
四周 向中 心辐 合逆时针
顺时针
上升
阴 雨
热带气旋(台风)、龙卷风
高 压
反 气 旋
中心 向四 周 辐散
顺时针
逆时针
下沉
晴朗干燥
秋高气爽 伏旱
活动4【作业】天气系统
投影幻灯片39-41:课后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伤葫芦峪,为何天不亡司马懿?真是天意吗?
活动5【活动】天气系统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1)本教学内容是高中自然地理的一个重点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特别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初中基本上没有真正接受正规的地理思维训练,所以在讲授新课时,力求化抽象为具体,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体现一些地理特征,规律。比如锋面特征以及与之有关的天气变化特征。而教材中相关内容是以活动形式体现,锋面特征具体讲述较少,不讲却使学生难以理解之后的天气变化特征,准静止锋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与我们(湖南,娄底)生活却息息有关(梅雨),不学习却不能体现“生活中地理”理念,所以到底该如何活用教材----这是值得思考的具体问题(2)本节内容在类似问题的讲授时,由于具有思维共性,所以通过前一内容的教学,后一内容基本上是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讨论归纳,教师只是加以引导,同时运用比较探究,加强事物的异同比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教学时,图表的判读习惯和方法是学生的一个盲区,特别是我们这里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只习惯于被动式接受知识(初中没有真正学习过),而按新课标理念:思维习惯,能力培养又是重点,但是学生厌学,基本知识点都难以学习,何谈思维训练,在水平考试中追求知识点掌握,所以在讲授新课时到底该如何把握一个度?这也是现实教学的一个困惑。(4)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我们应该参考理科思维学习自然地理,文科思维学习人文地理,在学习好区域地理这一载体,但就生源(差),时间(短)来说,对地理学习来说又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所以在现实中又会碰到困难。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环境(何老师)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看图说出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各层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学生能够说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3.学生能够分析影响地......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大气环境(刘老师)
1教学目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做地理小实验、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画示意图了解热力环流并掌握其形成原理,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具体实例,进而能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大气......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吕老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举例说明地域存在差异现象。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3、逐步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教案]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 2......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章第三节1 必修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础上,继续学习非金属及其氧化物,也是为氨、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