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8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2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二、识字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二、自读自悟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三、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四、积累运用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六、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动脑筋---好事
七、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ǎ ba
líng ling
xiǎo huā gǒu
nǎo jīn
lóu tī
kěn ding()
()
()
()
()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哭
()地看
()地笑()地说
()地想
()地摸 教学反思:
26《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课前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
2、投影仪或幻灯机。
3、列宁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附近”应该读“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三、巩固识字
1、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2、练习写字。
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读课文
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
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点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c、集体朗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4、集体朗读全文。
三、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四、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六、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比一比,组词。
教学反思:
27《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大家以前都听过很多成语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再看两个有趣的成语故事。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1)带词识字。在默读时画出生字和生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几遍,然后可多组几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音与字义的认识。要提醒学生注意,本课要认的生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舌音,“窜、此”是平舌音。
(2)动作模拟识字。如,“喘”,作“喘气”状。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人。
(4)熟字加偏旁识字。如,“桩、窜、锄”。但要注意“窜()”跟“串()”、“锄()”跟“助()”读音的区别。
2、写字指导。(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焦”上的“隹()”字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可以这样提醒学生,计算要用眼睛。“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再写撇、竖。“望”字上面的“ ”是“亡”字的变形写法,竖折改为竖提,右边没有点。
(2)写美观
“守”字的宝盖应大一点,下面“寸”字的横不宜超出宝盖的两边。而“丢、算”二字下面的横却要写长,以突出主笔。“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给下边的“贝”字留下空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朗读感悟
1、要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并感悟一些词句的意思。两则寓言的教
学都可以先让学生默读,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课文大意,以检查默读的效果。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词句和寓意。
(1)学习《拔苗助长》。第一自然段要把那个人巴望禾苗长高的焦急心理读出来。在读中可通过换词比较法感悟“巴望”一词,表现那个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对“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等词语,可联系“巴望”一词,在一边读一边做动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终于”一词,说明那个人想办法想了很长时间。“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说明那个人拔苗花了不少时间,人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朗读这一段时要重点读出“终于”与“筋疲力尽”的感觉。
读第三自然段时,要把那个人又累又高兴的样子读出来。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结果的意外,也可适当带有嘲讽的语气。
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那个人为什么费了那么多力气,但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为他不懂得禾苗生长靠自己力量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师可在归纳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悟出寓意。
(2)学习《守株待兔》。读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要重点理解“窜”的意思。可通过“忽然”一词表现出事情的意外。有条件的可通过演示兔子“窜”出来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读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读第三自然段可带点嘲笑的口吻。对课后“泡泡”里的问题:“我想对种田的人说……”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实。让学生在表演中劝说种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累运用
1、建议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寓言、拔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白费、守株待兔、乐滋滋、锄头、撞死、树桩、从此等词语。
2、课后“读读想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三个句子去掉带点的词语后,意思和原来的句子不大一样了。第一个句子去掉“好像”一词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达的意思是说禾苗实际是在长的,只是由于长得慢,那个人感觉不到禾苗在长。第二个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个人在田边怎样地转来转去就不具体了。就不能表达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个句子里的“整天”是说种田人一天到晚地等着,可见他十分愚蠢。去掉这个词后,种田人什么时间从在树桩旁等着中是否见到过就不清楚了。
3、让学生说说在学习上和生活类似“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样的事。
四、实践活动
1、课前课后,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开一次寓言故事会。
2、课后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27、寓言两则守株待兔: 干活——捡兔——等兔——等不到
庄稼全完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六、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chuǎn qì
bái fèi
yì
jié()
()
()
()cuàn chū
zhuànɡ sǐ
chú
tou
bā wànɡ()
()
()
()shǒu zhū dài tù
yà miáo zhù zhànɡ
jīn pí lì jìn()
()
()
二、读读比比,然后组成词语。
拔——()
兔——()
喘——()
拨——()
免——()
端——()教学反思:
28《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暖烘烘、讨厌、讥笑、欺负”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丑小鸭名字的由来,了解丑小鸭与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懂得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教学重点
1、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懂得要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2、激起阅读经典的兴趣。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猜故事,引出课题,了解作者
1、出示卡通人物形象图,猜童话故事书名。
2、《丑小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童话故事,哪些同学读过?知道故事的作者是谁吗?(学生介绍安徒生,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读起来会更感人。让我们一起认真地来读一读吧!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2)正确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交流。
(1)认读生字,记字形。(2)理解词语。
暖烘烘:换词理解──暖洋洋。归类理解词语,注意他们的异同。芦苇 篱笆讨厌 讥笑 欺负(3)分段朗读课文,及时正音。
(4)交流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预设: 一只鸭子小时候很难看,长大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丑小鸭受了很多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只要求说出大概意思即可。)丑小鸭为什么跟其他鸭子长得不一样?
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的?
三、读议对比,了解丑小鸭与别的鸭子的不同之处
1、同学们认为丑小鸭小时候很难看,跟别的鸭子长得不一样。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1)蛋大、出世晚。(2)长得难看。
2、从课文中找到写他丑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出示插图:说说他与其他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仿写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别的鸭子的毛________,嘴巴________,身子________。
四、感情朗读,品味天鹅的美丽
1、长得怪模怪样的丑小鸭慢慢长大了,他还是那样丑吗?画出他变成天鹅的句子。
2、指导朗读: 读出天鹅的美丽。
看着自己惊人的变化,丑小鸭的心情怎样?(读出快乐的心情。)
3、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我们下节课仔细阅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书写的重点是“鸭、鹅、蛋壳、翅膀”。第二课时
有小朋友提出问题: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美丽的天鹅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丑小鸭的成长经历。
一、入情品读,感受丑小鸭生活的艰辛
1、丑小鸭来到世界上,开始了他的生活,他过得怎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6自然段,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2、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可怜?请找到句子读给同桌听。
3、朗读交流,适时点拨。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观察插图,说说丑小鸭受到的欺负。)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想象:如果你是丑小鸭,会想些什么?)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他在“躲”什么?)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再一次感
受丑小鸭的孤独。)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
4、选择你认为丑小鸭最可怜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二、深入研读,感受丑小鸭生存的意志
1、丑小鸭虽然历经苦难,可是他没有放弃生活的勇气,他心中还有美好的向往。再读3—6自然段,找找写他顽强生活、怀有美好愿望的句子,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预设的句子有:
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他离开家是为了什么?──寻找美好的生活。)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抓住“悄悄”一词,感悟丑小鸭虽然孤单,但仍不放弃生活的勇气。)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重点学习第三句:
(1)播放课件:丑小鸭仰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2)想象说话,理解“惊奇”和“羡慕”。
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惊奇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师:“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羡慕极了,他心里想……”学生想象说话。(3)指导朗读。
3、齐读三句话。读到这儿,你能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吗?再次用“这是一只()的丑小鸭”句型练习说话。
三、原文再现,品味丑小鸭的美好心灵
1、历经苦难,丑小鸭终于苦尽甘来,他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描写天鹅的句子,齐读。
2、丑小鸭变得这么美丽,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出示句子师生对读。师: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3、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畅谈交流。)
4、出示安徒生原作中的最后一段话: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5、读到这儿,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丑小鸭丑不气馁,美不自满。他有着一颗善良、高贵的心。)
6、假如变得美丽的丑小鸭回到家里,哥哥、姐姐、公鸡、养鸭的小姑娘会对他说些什么?(展开想象。)
7、小结:是呀,不管别人相貌怎样,不管是漂亮还是难看,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善待他们。
四、推荐原文,阅读经典
五、板书设计
历经磨难
丑小鸭———————— 白天鹅
永不放弃
六、作业设计
一、谁能它们找出正确的读音。
黑白相间(jiān jiǎn)
宝藏(zàng cáng)
北斗(dǒu dōu)七星
放暑假(jià
jiǎ)
钉(dīng dìng)子
二、下面的这些字都找不到自己的伙伴了,赶快来帮忙吧!蜂 锋 密 蜜 破 玻 烧 浇 谜 迷
蜜()
茂()
()璃
()火()宫()铛
()利
甜()
()旧()语 教学反思:
15.文具的家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
第七单元导航卡年班姓名:一、正确认读下列词语。21.塑像饼干乐谱抑扬顿挫歇落吉祥炸了营期盼急速22.储备 干脆 失踪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23.日寇 埋葬 阵亡 喘息 香蕉 竹筒皮革......
《七步诗》教学设计(备课人:王丽萍)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的悲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材分析: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新怀疑主义”的故事,......
第七单元《统计》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2.数学思考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3.解决问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