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_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06:42: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拉萨的天空教案设计”。

7、拉萨的天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并体会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收集拉萨天空的图片和藏族风情的音乐,制作PPT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初步感受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特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北大荒()的西湖()的宜兴()的太湖

3、你还游览过哪些地方?用“我游览过()的()”说一说。

3、小结:原来同学们都去过的这么多的地方啊!有一个地方令老师神往,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的地方是——(出示“西藏”风景图片)

4、(学生欣赏图片)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描述,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它在我国的西部,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日光城。它以其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给八方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

5、老师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萨”!(板书:拉萨)

6、多么美丽的城市啊!其实在拉萨最美的应该算是那儿的天空。(完成板书: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拉萨的天空到底有多美呢?那么就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吧!

2、美吗?那就让我们大家赶快走进拉萨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读顺课文,找到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次,边读边想: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反馈。(1)认读生字词:

湛蓝 映衬 纯净 雄伟 透亮 对照 明洁 壮丽 太妙了 视线 不忍 蓝晶晶 依山而建 圣地 窗帘 掬一捧 河畔 隆冬 盛夏 藏语 拉萨 布达拉宫 *纯、忍、圣、窗是翘舌音。圣、晶、窗是后鼻音。*重点指导书写:忍、建、窗帘 *辨析:圣地、胜地

(2)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谁愿意把你的快乐与大家分享?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听了以后有怎样的感受。(指读)

(3)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选用课文中的词语)出示填空:拉萨的天空_______________(纯净、湛蓝、明洁)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是课文的总起段落。(出示第一自然段)

2、自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师板书:湛蓝 透亮 蓝宝石 结合插图,理解“湛蓝、透亮”。

师:想一想蓝宝石有多美,这湛蓝的天就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谁能把“好像”换一个说法?(犹如,仿佛,宛如,就像)

4、(指导朗读)同学们找到的词让老师的确觉得拉萨的天空很美,那要怎样让大家都感受到呢?(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5、多美的天空啊,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你可知道用请水洗过的蓝宝石就更加湛蓝透亮了,谁再来试一试?

在你的朗读中,老师仿佛已看到了蓝宝石,但还不够湛蓝透亮,再放进请水里洗一洗。

你看,拉萨的天空多就像用请水洗过的蓝宝石,多美,请女生读一读。你看,拉萨的天空多么湛蓝,全班一起读一读。

补充介绍: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时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这样多的日照,称它为“日光城”并不为过。

6、小结:拉萨的天空如此湛蓝透亮,就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难怪作者说——(引读第3节)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透过具体优美的语言,感受拉萨天空动人的蓝。

四、作业布置。

1、练习朗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热爱拉萨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习作者比喻等表现手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一小节。

2、听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让我们再次走进拉萨,再次近距离的仰望拉萨的天空吧!请同桌小伙伴合作读读第2节,找到你认为美的或令人思考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反馈。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a.读了这句话后,你感受到什么?(蓝天离我们很近)

b.天怎么能碰到?天怎么能摸到?这真是太神奇了,谁有信心读好这句话? c.天空离我们多近啊,我们说话的声音要轻一些,千万不要惊到天上的仙人,谁再来试一试?这天已在我们头顶了,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蓝天,够着了,让我们一起触摸蓝天吧!

d.这天离人多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出示《夜宿山寺》。(齐读)这楼真高啊,让我们感受到这天离人很近,而在拉萨不用站在高楼上,我们随时都可以伸手摸到蓝天。

(2)“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a.这拉萨的天真是离人太近了,难怪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b.这“掬”是什么意思?(捧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掬”的动作。c.同学们,这天离我们多近啊,我们一伸手就能摸到蓝天,这可真是太妙了!不仅这样,它还妙在我们随时可以掬一捧蓝天来洗脸!从这里,你还能体会到什么?(纯净,透亮„„)

d.是啊,纯净得可以洗脸,谁来读好这句话?指读,加动作,齐读。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a.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天空怎样?(板书:纯净、明洁)

b.(看图)你看,这白云都贴着山顶了,这山多高,这天离人多近,在白云的映衬下,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找出句中的三对近义词:映衬——对照;越发——更加;纯净——明洁。

(4)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那拉萨该多单调,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有白云,有绿草,有青山、有雪峰,它越发——;它更加——(齐读)

3、如果我有一对翅膀,能带我飞上蓝天,我真愿意去拉萨的天空中飞一回,但是我没有,幸好,我这里有翅膀,我们都有,这里藏着的是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用我们的想象,在朗读中飞向拉萨的蓝天吧!齐读第2节。

4、难怪同学们发出了这么多的赞叹,因为——(引读第3节)。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吗?找其中一个词来说?(神往)

5、让人们的视线移不开的还有许多的神奇和美丽,瞧,布达拉宫带着神秘的色彩向我们走来了,它依山而建是那么的——(雄伟、壮丽)

*出示布达拉宫图片,简介(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共13层,高117.9米,东西长400余米,金碧辉煌,气势宏伟。)

6、让我们再抬头仰望它的上空,看,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显得()。而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的。

7、是啊,如果没有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将失去它一半的美。指读——我仿佛看到了蓝晶晶的天空——我仿佛看到了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片蓝晶晶的天空吧,让我们永远记住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吧!齐读第4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引说:有了蓝天的映衬,布达拉宫显得();有了蓝天的映衬,草地显得();有了蓝天的映衬,云朵显得();有了蓝天的映衬,雪山显得()······

2、难怪作者说——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3、窗帘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呢?(拉萨的天空与拉萨的每一处景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四、课堂延伸。

1、师:这么迷人的蓝天,真想把它永留心中,让我们伴着那美妙的音乐,一起来读读全文。

2、配乐师生合作读全文。

3、如果请你向亲朋好友介绍拉萨,你会怎么说?

4、师:是啊,美丽,神秘的拉萨多么让人神往,它的美,不仅在天空,还美在雪山,还美在草地,美在可爱的藏族同胞,美在它独特的风土人情。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收集一些关于拉萨的图片和文章,让这美丽,神圣的拉萨永驻我们心中!

六、作业布置。

完成小练四、五题。【板书设计】

【教后感】

7、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纯净、明洁

蓝晶晶 蓝宝石 窗帘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7、拉萨的天空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一、创情释疑,温暖生命、同学们,上节我们走进了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欣赏了一处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还记得是哪里吗?这节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拉萨,去......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拉萨的天空》文笔优美、意境深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将拉萨的天空之蓝、之纯、之净再现在人们的眼前,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深爱之情。......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拉萨的天空》的教学设计

《拉萨的天空》的教学设计《拉萨的天空》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

下载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