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李清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陋室铭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陋室铭
李清峰
1、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
2、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达自己的节操和情趣的。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字音、词意、疏通文意上不会费太大功夫。经过预习,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引陋室
同学们,在唐朝的时候,有位诗人,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至安徽省和州。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也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子。在此背景下,这位诗人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大家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
(二)预习反馈,了解陋室(1)、了解了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2)、了解文体
陋室大家都能明白,就是简陋的居室的意思,那么“铭”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题目里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3)读准字音。
陋室铭(míng)
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hóng rú)案牍(dú)诸葛庐(lú)西蜀(shǔ)何陋(lòu)(4)读出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5)读出韵味仙,灵,青,丁,经,形,亭。ing(6)朗读练习
全班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三)疏通文意
1、同学们翻译好了么,有什么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如果没有老师就要问一问大家了,请抬起头来,看看这些字词:(找同学回答)(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
(7)谈笑有鸿儒
(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之乱耳(12)无案牍之劳形
2、重点语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四)品味课文,欣赏陋室 理清内容:
1、文章主要写陋室,开头为什么要写山水?
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为以后的陋室描写埋下伏笔。山不在高低,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浅,只要有龙居住水就灵动了,屋子也不在于简陋或者华丽,只要居住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那陋室也可以有名了。
2、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话?请学生自由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是什么意思,“高尚”,是作者的品德高尚,这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成为了主旨句。
3、文章题目是“陋室铭”,文章结尾又写到“何陋之有?”,那这个陋室到底是陋还是不陋?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不陋体现在以下方面: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陋室的优美的自然环境。以景之雅见“惟吾德馨”,明“陋室”不陋。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陋室往来客人的不俗,可知室中主人也绝非俗人。
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室中事,可见陋室主人的高雅的生活情趣。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写自己的陋室,为何要写别人了?
写诸葛亮、扬子云也就是写自己,因为他们都是君子,都是品德高尚的人。运用类比,以古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E、孔子云:何陋之有?最后用孔子的话与陋室有关吗?
孔子的“何陋之有”,原文中还有一句话:“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五)课堂检测
(1)用类比手法的引出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往来人物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生活高雅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表明以古贤自况,类比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文章借用孔子的话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希望学生能学习这种高尚的情操,不要在现实中迷失了自己,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七)、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李 峰本学期我担任高二8、9、10班的化学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的完成情况做出如下的总结:一、本学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任务就是完成选......
10、陋室铭刘禹锡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让学生了解押韵的字和押韵的作用。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了解托......
《陋室铭》教学设计模板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陋室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文言词语积累 过程与方法:课前进行复习和预习,掌握学过的文言词语的用法。课后进行后测,巩固本课重点词句及文章主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
一、导入新课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二、出示教学目标三、简介文章写作背景及作者1、关于作者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