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_全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0-06-10 22:40: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全册教学计划”。

关于教学计划四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班的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现状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及其具有研究的欲望,他们很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制作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因此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目标:

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综合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措施: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比如:学校的图书室、学校传统活动。

(2)开发社区资源。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了解街道经济发展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积极参加社区社会活动;继承和发扬社区文化特色。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

教学计划 篇2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提醒学生注意读准“正、怎”“饭、放”“礼、拿”等字的字音。要借助拼音正音。

(2)识记生字要尽量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还会记哪些字,怎样记住它。本课生字中,很多字都可用熟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巾—布、方—放、能—熊;视—礼、想—怎。通过识记“饭、放”认识偏旁“饣”、“方”。

(3)可以通过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

怎么:这是怎么回事?

早饭、上班:吃过早饭,爸爸妈妈去上班。

今天、布熊、礼物: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只布熊。

2、写字。

指导写字,要发挥教材上范字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有重点地指导。

今:指导写好“人字头”,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以及点和横折收笔处,都在竖中线上。

雨:最后四“点”,左右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人”的“捺”均变为“点”。注意区别“雨”和“两”。

(二)朗读感悟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2、课文中的人物对话饱含着母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要在朗读中体会。

第一次对话:体会小云疑惑、纳闷的心理,课前可以要求学生问问家长的生日,上课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小云的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学生从自己的了解中知道妈妈并非忘记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小云第二次说的话:启发学生想象,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使学生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要通过朗读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让学生受到感染。

3、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还可以播放乐曲,活跃气氛。如,开始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课文读完后放《生日歌》。

(三)课后练习

课后的“读读说说”可巩固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增加学生的词汇量。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老师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以做词尾。然后分小组比赛,选出本组代表参加全班擂台赛。打擂台可两两自由结合,选出题中一个字比。如,甲说“放心”乙说“放学”,甲说“开放”乙说“解放”……重复对方的词或说不出为输。

(四)实践活动

1、课前建议学生问问并记住家长的生日。

2、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3、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张贺卡、一件手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借生日”。

2、读完课题,问:小朋友们想问什么吗?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可能会问:以前只听说过借东西,生日也可以借吗?各人有各人的生日,怎么能借呢?谁把生日借给谁呀?

初读课文

1、自由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互帮,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读,读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

4、全班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朗读感悟

1、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课件展示课文的插图,启发学生想象:

(1)妈妈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吗?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3)妈妈听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给她,会对小云说什么?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2、练习分角色朗读。

3、播放乐曲,配乐朗读全文。

巩固字词

1、用读词读句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实践活动

1、阅读古诗《游子吟》。

2、建议学生动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家长。

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计划 篇3

根据道德与法治科教学计划要求,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本人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拟订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会关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仍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道德与法治课。每个班的各方面情况较好,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学习兴趣较高。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教材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懂得珍惜无价的青春时光。第二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第三单元共有六节内容,让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在集体中成长。第四单元共有四节内容,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让法律保护我们成长,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四、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全部达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20节,多听与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道德与法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摄取与道德与法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 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 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 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3、在阅读中揣摩课文的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无穷,体会作者对海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感受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板书“大海”

师: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海,你会想到哪个词?

(无边无际、浩瀚无垠、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师:是的,大海是美丽而又壮观的,它有着浩瀚无际的海域,有着变幻莫测的心情,但它给人一种舒畅、兴奋的感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大海的浩瀚无际和变幻莫测吧。板书“我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幕布 笼罩 硕大 岛屿 凄凉 墨黑 怪兽 白沫 浩瀚无际变幻无穷狂风骤起惊涛骇浪)

指句读、全班齐读。

2、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讨论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脉络。

(作者按照____的`顺序,描写了一天中不同时段大海的____,大海的____,以及人们对于大海的____。)

交流汇报。

三、抓住文章感情线索切入课文。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大海的画面,请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大海的图片)

(学生倾听着大海的声音,欣赏着大海的画面)

师:大海给了你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汇报。

师:这是你们心目中的大海,与大海朝夕相处的作者,他心目中的大海有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作者直接赞美大海的段落。

(生快速浏览)

指名读一读。(我爱海,爱海的浩瀚无际,也爱海的变幻无穷。)齐读这段。(板书:浩瀚无际变幻无穷)

四、整体感知:

师:作者是怎样把大海的浩瀚无际、变幻无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生边读边画。(师巡视)

师:咱们先从整体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时段的大海? 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旱晨 沉静

上午 变幻

傍晚 凄凉

夜晚 恐惧

五、重点学习第5自然段

师:老师喜欢夜晚中的大海,那是为什么呢?先请一名同学美美的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一句,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指名朗读课文。(饱满地)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做好批注。

请同学们汇报交流,相机引导,训练朗读。(1、2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4句总结这一时段海给人的感受,5-7句是作者的联想及由此发出的感叹,富含深刻的哲理。)

提出疑问:一叶孤舟上的人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如果改成轮船替代一叶孤舟可以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更能体现对海的恐惧,也正是这样才更显出远航者们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

指导朗读6、7句。

师:还记得老师刚才的问题吗?我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同学交流,体会只有经历险境才能磨炼出坚强不屈的意志。

师:学习要善于总结,通过学习你知道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身临其境的效果的吗?(1、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有丰富的联想。3、用词准确。)

六、总结

我们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着大海的浩瀚无际、变幻无穷的同时,也要学习做人。其实,人生也如大海一样,有风平浪静,也有潮起潮落,有惊涛骇浪,只有经历了艰难的考验,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

网友对“教学计划”评价:和作者的观点还是有点出入的。

教学计划

2010学年度秋季学期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任课老师:2010年9月日一、学生情况分析 (包括班级、人数、性别、特点等)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模板:不要封面,正文要求样式如下六年级(1)班语文教学计划小二宋体加黑居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号仿宋居中一、学情分析正文为小三仿宋二、教材分析正文为小三仿......

教学计划

2009年社区市民学校教学计划为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思想文化基础,把市民学校办的更加生动、实际、活跃,使广大社区居民在学习中得到实惠的科学文化知识,现将20......

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崔俊梅九年级的化学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是入门课,需解决的问题:(1)知道——“什么是化学”“......

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下载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