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意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分析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意境的内涵。
2、弄懂意象、意境的关系。
3、重点是掌握诗词鉴赏中的意象、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
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再想到:啼鸟:欢快的气氛 风雨:无情的风雨 落花:实让人惋惜
总结: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这就是意象。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1、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
2、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让人惋惜”的联想,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人物、事物、画面。)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意境就是茫茫夜空;
如果意象是天河,意境就是荡漾着天河波光和水声的无限苍穹。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
氛围
三、什么是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就是说,是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的意境应该是包括了落叶的意象及其四周弥漫的秋意的“实与虚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五、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六、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七、总结方法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六、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七、趁热打铁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
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意象 品诗歌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2、积累专业术语并准确答题;3、规范答题模式。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诗歌鉴赏。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
文学典型的涵义典型形象:作家创造的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广泛深刻地概括了一定社会现象,揭示了某些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学形象.文学典型具有广泛深刻概括性,......
诗歌鉴赏专题学习意象意境篇 【学习要点】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 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了解考查模式,弄清景物形象命题指向4掌握答题步骤,归纳答题的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语象 物象 意象 意境,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诗歌意象与意境一、意象与意境1.意象: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2.意境: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