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夏感教案练习正式”。
《夏感》 梁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热爱夏天、赞扬夏天的思想感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疑难,概括文章结构。
(三)拓展阅读,区分不同作者对夏天的不同感情。
(四)学会仿写,训练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二、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是如何描写夏天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生字词的理解。
理解作者如何描写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以及对夏天的独有钟情。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诵读法、联想法、练习法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一说到夏天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热。
师:没错,夏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热。那么,同学们能说说有哪些成语是描写夏天的吗?
生:烈日炎炎、夏日炎炎 生:骄阳似火
生:烈日当空、汗流浃背 生:汗如雨下
师:很好,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些成语都是描写夏天的炎热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夏季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炎热而已,绝对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同学们想想看在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干什么啊?或者说在夏天这个季节有什么特征吗?
生:有青蛙、有蝉。
师:恩,夏天的青蛙确实很多,我们宋代代诗人赵师秀就有这么一首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夏天青蛙的诗句。蝉,是夏天最突出的象征了,我想大家对《童年》这首歌比不陌生吧,里面的歌词就有一句“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听到蝉叫了,就知道夏天来了,还有吗?
生:可以到河里抓鱼,摸虾,游泳。
师:对,夏天到河里玩耍确实很清凉。一群小伙伴们相约一起去到河里游泳摸鱼,这些都是我们男同学经常做的事情吧。女同学呢,想必夏天到了,就可以穿上新买的小花裙出去踏青了吧。然而,在夏天的时候吃完晚饭可以坐在门前纳凉,听妈妈讲讲过去的事情,也算是一件很惬意得事情吧。想想刚刚我们说到的这些,摸鱼、抓虾、游泳等情景,是不是觉得夏天也很迷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夏天的文章,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的。同学们把课本拿出来,打开《夏感》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文章、字词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读一下课文怎么样?班上谁读书读得最好啊?
生:xxx 师:好,那就请xxx来给我们朗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有不懂的字词要划出来。
生:朗读课文。
师:xxx同学读得很好,但是有些字词我们同学要注意一下。黛色(dài sè)不是黑色哦,黛色是青黑色的意思。贮满(zhù mǎn)贮存、积存的意思。匍匐(pú fú)是爬行的意思,可不要看成葡萄哦,有一个成语叫匍匐前进,就是爬行前进的意思了。芊芊(qiān qiān):草木茂盛、秋波澹澹(dàn dàn),荡漾的样子。轻飞曼舞:形容蜜蜂,蝴蝶飞舞的美妙姿态。好了,我们把这些字词先标注上音,写上意思。
板书:黛色(dài sè)、贮满(zhù mǎn)、匍匐(pú fú)、芊芊(qiān qiān)、磅礴(páng bó)秋波澹澹(dàn dàn)
(三)教师朗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现在由老师来朗读一遍。同学们要认真听。看看课文主要描写了那几个部分。等下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老师读完,试着划分段落。(明确 第一部分是第一段,第二部分是第二、三、四段,第三部分是最后一段。)
(四)解读课文
1、解题。
文章的题眼是什么?什么意思?(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出“感”的意思,如:感受、感动、感激、感染、感觉、感想、感知、感情、感触等等)
2、解读第一段
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一段的学习。第一段说夏天是怎么样的啊?(明确;紧张、热烈、急促。)
板书:第一部分,夏天的总体特点是紧张、热烈、急促。
3、解读第二段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段,我们请一个同学单独读一读第二段。
XXX朗读第二段。恩,好的,同学们说说第二段写了一些什么内容?有哪些景物或者事物?(明确:细草、蝉儿、火红的太阳、麦子)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风光,表现了蓬勃的生命力。板书:描写夏季的自然风光。
学生探究:在作者所写景物的句子里,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可从修辞、关键词、感受器官的感受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析示例:A“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B“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天上的云”喻“海浪”。(明确:比喻句的作业,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加感染力。)
板书:比喻句;„„像/如„„句式 再看拟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是作者的想像,细草不可能会长头发,这里就把草当做人来写的,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过渡:作者捕捉了夏天里有特色的景物,突出了夏天热烈的气势,除此之外还观察了夏天的颜色。
3、解读第三段
师:第三段我们也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吧。第三段写夏天是什么颜色的?(明确:金色)
为了写这种颜色,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对比)写夏天的色彩的时候,作者先说了春天和秋天的颜色,以春天和秋天作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衬出夏天的金黄色。作者给这里的金黄色下了个独特的定义——象征着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承前启后,生命交替,这样的描写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找出对比的句子,根据作者对夏天的描写也仿照它的形式写一句话。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冬之色„„
夏之色„„ 板书:夏天的色彩。
4、解读第四段
第四、五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写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一写农民劳作辛苦,二写农民精神紧张。用农民劳作来显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后评价,有时间的话应该全体朗读。读后说说会想到以前学过的哪首诗歌?(悯农:锄禾日当午——)
板书,第二部分,夏季的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情景 现在我们看看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什么关系。(明确,总分关系)
过渡:作者感知了夏天如此热烈、成熟的景物,感受到农民的紧张、繁忙,那么作者对夏天有什么样的感情?
5、解读第五段
第五段是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同学们看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作者对夏天的情感态度,赞美和喜爱之情。作者又以春秋天来作比,并且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说春秋之好,夏季则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历代文人都赞美春花秋月;然后笔锋一转,别出心裁,作者要大声赞美这个黄金的夏季。)
总之,全文各段各有写作的重点,像一组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层次井然,思路清晰。表达了作者,热爱、赞美夏天,对夏天的独有钟情。
联系全文来看,第三部分又是总写,总结了对夏季的热爱与赞美。板书。全文的结构:总——分——总。
(五)再次朗读全文,认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全班齐读课文。说说本段有什么作用。(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六)结束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上完了,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层(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征;二层(中间三段)具体描写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情景。三层(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上完了,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美妙的画面,仿佛身临其境。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轻松、欢快、以及迷人。同学们你们眼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课后可以写写自己想象中的夏天,下节课我们请同学起来跟全班人一起分享,好不好?
还有就是刚刚我们再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有学习到一些很美妙的词句。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请同学们发挥想像,仿照这样的句式写几笔“冬之色”。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讨论。那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
夏感 梁衡
第一部分 夏天的总特征
第二部分 夏季的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情景 第三部分 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
《夏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1、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能主动地表达。3、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在文中......
夏感教案张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诵读课文,把握语速、语调,体会作者的情感。 2.方法与过程:感受夏天的特点文章的语言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夏感》教案......
《夏感》教学设计费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2、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尤其是比喻和拟人句),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
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梁衡同志的这一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