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备课教案_集体备课音乐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2:38: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四年级音乐备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集体备课音乐教案”。

忆江南

一、柯尔文手势、小合唱练习

二、复习 忆江南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一首歌曲《忆江南》,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屏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注意唱的时候要把每一个乐句唱的很连贯,优美,同时,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的变化,请听好前奏和间奏,调整好坐姿,注意表情。(出示高声部旋律)2.生唱完,老师进行评价与处理。

3.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首忆江南是一首合唱歌曲,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是这首歌曲的高声部,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屏幕,一边听合唱出现在第几行,第几小节?

三、低声部学习

1.师:同学们,你听出合唱是从第几行第几小节进入的吗?对,合唱是从第二行第二小节进入的,也就是第八小节进入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然后进行合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低声部旋律。(出示低声部旋律课件)

2.师:大家看,低声部的旋律中有几个地方是空缺的,一会儿你听老师弹琴,唱出空缺处的音符,那么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面随着琴默默的唱乐谱,并且记住前面的音高。3.师:低声部的第一小节有音高吗?(没有)那有什么呢?(休止符)那么老师从第二小节弹起,听第一句,我弹四个小节(单手弹旋律)生:“1”

师: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棒,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乐句唱一下?(或者找一学生演唱,大家跟他学唱)

师:记住“1”的音高(用琴提示一下)来听第二乐句的首尾音是什么? 生:首音是“1”,尾音是“6”。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评价:真棒,你的耳朵真灵。4.师:请大家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连起来唱一遍(单手弹奏旋律)唱完

5.师:记住“6”的音高(弹奏提示)我们来听第三乐句的首尾音

师:首音是什么?(“6”)尾音是什么?(“5”)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第三乐句 师:(唱完)三个乐句我们听完了,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唱这三个乐句的歌谱。我来唱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你来唱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一遍后交换)6.完整演唱低声部的三个乐句。7.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句中,每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这种创作方法是什么?(鱼咬尾)师: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典型的创作方法,他的意思是每一句的结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的。(出示课件鱼咬尾)

8.师:下面看,低声部旋律还有一句结束句,请跟琴一起唱一遍。结束句有几拍?(5拍)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这5拍的时值可以唱满。(画拍、数拍)9.师:现在我们完整的把低声部旋律再一起唱一遍,注意换气的地方。10.师:低声部的旋律我们已经会唱了,现在我们要尝试着和高声部的旋律合起来进行合唱,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先尝试合第一个音。那么低声部第一小节有两个休止符,它晚一小节进入,怎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入?有什么好方法?(数拍子,心里默唱高声部旋律)提示高声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相同。

11.用默唱高声部旋律的方法尝试合唱低声部第一12.师:我们在看一个地方,结束句的部分,高声部是低音“5”到中音“6”,5——5是八度,那低音“5”到中音“6”是几度?(9度)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

师:低声部的同学们找一下“5”到“1”,这是几度?(4度)一起唱一下。

师:两个声部合起来试一下。(提示低声部默唱高声部旋律,师用琴提示唱刚才尝试练习的开头和结束句)

13.师:好,这两个地方的旋律,我们都能很顺利的找到,下面我们把低声部旋律完整的跟高声部一起合唱出来,好吗? 生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师进行评价,处理,注意不准的地方和两个声部的尾音时值要唱满。评价后,再唱一遍。

14.师:两个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已经能够合唱下来了,现在我们尝试唱一下低 声部的歌词。注意处理地方,忆江南唱的弱一点儿,不要唱的太生硬,轻巧一些。师可以示范学生找区别。(此处唱两遍歌词)15.师:现在我们尝试高声部的歌词加入,调整好坐姿我们一起来一遍。高声部先进入一小节。(师提示唱)唱完,注意结束句的地方是否唱准,可单独练习。

16.师:两个声部的歌词我们已经演唱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调整一下。两个声部能够配合的更好一些,观察这几个地方(出示歌谱画圈的课件)高声部的结尾,低声部结束了吗?(没有)那么在力度

上,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整?(高声部弱一些,低声部突出一些)再看这个地方

高声部是乐句的开始,低声部是乐句的结束,这个地方我们 可以怎么调整力度?(高声部突出一些,低声部弱一些)(调整完再演唱一遍)16.处理二声部时值是否唱满,歌词进入是否准确、整齐。(处理后,再唱一遍)17.有时间处理结束句的渐慢。处理后完整唱一遍。

18.师:我们现在把齐唱部分加入来完整的唱一遍,注意你的坐姿和演唱表情,表情好,演唱的会更好听。(整首完整演唱)19.随伴奏演唱

四、进行二重唱、四人小合唱表演。

五、拓展西湖春晓。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欣赏江南的一处美景圣地,猜一 猜这是哪里的美景?

六、这节课我们从歌声中领略了江南的风景,通过图片欣赏到了西湖的美景,好,这节课我们到这里,下课。

西湖春晓

一、柯尔文手势、小合唱练习

二、复习 忆江南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一首歌曲《忆江南》,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屏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注意唱的时候要把每一个乐句唱的很连贯,优美,同时,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的变化,请听好前奏和间奏,调整好坐姿,注意表情。(出示高声部旋律)2.生唱完,老师进行评价与处理。

3.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首忆江南是一首合唱歌曲,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是这首歌曲的高声部,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屏幕,一边听合唱出现在第几行,第几小节?

三、低声部学习

1.师:同学们,你听出合唱是从第几行第几小节进入的吗?对,合唱是从第二行第二小节进入的,也就是第八小节进入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然后进行合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低声部旋律。(出示低声部旋律课件)

2.师:大家看,低声部的旋律中有几个地方是空缺的,一会儿你听老师弹琴,唱出空缺处的音符,那么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面随着琴默默的唱乐谱,并且记住前面的音高。3.师:低声部的第一小节有音高吗?(没有)那有什么呢?(休止符)那么老师从第二小节弹起,听第一句,我弹四个小节(单手弹旋律)生:“1”

师: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棒,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乐句唱一下?(或者找一学生演唱,大家跟他学唱)

师:记住“1”的音高(用琴提示一下)来听第二乐句的首尾音是什么? 生:首音是“1”,尾音是“6”。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评价:真棒,你的耳朵真灵。4.师:请大家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连起来唱一遍(单手弹奏旋律)唱完

5.师:记住“6”的音高(弹奏提示)我们来听第三乐句的首尾音

师:首音是什么?(“6”)尾音是什么?(“5”)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第三乐句 师:(唱完)三个乐句我们听完了,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唱这三个乐句的歌谱。我来唱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你来唱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一遍后交换)6.完整演唱低声部的三个乐句。7.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句中,每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这种创作方法是什么?(鱼咬尾)师: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典型的创作方法,他的意思是每一句的结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的。(出示课件鱼咬尾)

8.师:下面看,低声部旋律还有一句结束句,请跟琴一起唱一遍。结束句有几拍?(5拍)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这5拍的时值可以唱满。(画拍、数拍)9.师:现在我们完整的把低声部旋律再一起唱一遍,注意换气的地方。10.师:低声部的旋律我们已经会唱了,现在我们要尝试着和高声部的旋律合起来进行合唱,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先尝试合第一个音。那么低声部第一小节有两个休止符,它晚一小节进入,怎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入?有什么好方法?(数拍子,心里默唱高声部旋律)提示高声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相同。

11.用默唱高声部旋律的方法尝试合唱低声部第12.师:我们在看一个地方,结束句的部分,高声部是低音“5”到中音“6”,5——5是八度,那低音“5”到中音“6”是几度?(9度)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

师:低声部的同学们找一下“5”到“1”,这是几度?(4度)一起唱一下。

师:两个声部合起来试一下。(提示低声部默唱高声部旋律,师用琴提示唱刚才尝试练习的开头和结束句)

13.师:好,这两个地方的旋律,我们都能很顺利的找到,下面我们把低声部旋律完整的跟高声部一起合唱出来,好吗? 生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师进行评价,处理,注意不准的地方和两个声部的尾音时值要唱满。评价后,再唱一遍。

14.师:两个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已经能够合唱下来了,现在我们尝试唱一下低 声部的歌词。注意处理地方,忆江南唱的弱一点儿,不要唱的太生硬,轻巧一些。师可以示范学生找区别。(此处唱两遍歌词)15.师:现在我们尝试高声部的歌词加入,调整好坐姿我们一起来一遍。高声部先进入一小节。(师提示唱)唱完,注意结束句的地方是否唱准,可单独练习。

16.师:两个声部的歌词我们已经演唱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调整一下。两个声部能够配合的更好一些,观察这几个地方(出示歌谱画圈的课件)高声部的结尾,低声部结束了吗?(没有)那么在力度

上,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整?(高声部弱一些,低声部突出一些)再看这个地方

高声部是乐句的开始,低声部是乐句的结束,这个地方我们 可以怎么调整力度?(高声部突出一些,低声部弱一些)(调整完再演唱一遍)16.处理二声部时值是否唱满,歌词进入是否准确、整齐。(处理后,再唱一遍)17.有时间处理结束句的渐慢。处理后完整唱一遍。

18.师:我们现在把齐唱部分加入来完整的唱一遍,注意你的坐姿和演唱表情,表情好,演唱的会更好听。(整首完整演唱)19.随伴奏演唱

四、进行二重唱、四人小合唱表演。

五、拓展西湖春晓。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欣赏江南的一处美景圣地,猜一 猜这是哪里的美景?

六、这节课我们从歌声中领略了江南的风景,通过图片欣赏到了西湖的美景,好,这节课我们到这里,下课。

《江南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

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北京、沈阳、成都„„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二、欣赏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

1.初听《江南好》。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阵阵、山清水秀„„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复听音乐。

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生1: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生2: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生:乐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音乐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教师播放乐曲第二部分。学生仔细听第二部分。

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地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由教师或同学吹奏)。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教师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和风俗)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2)苏州园林(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3.唱江南(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教师播放江南风格的音乐,学生欣赏。

4.舞江南(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学生模仿几个舞蹈动作。

5.画江南(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地感受江南。(学生随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唱山歌》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中歌曲《唱山歌》。

2、教材分析:《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壮族民歌精品。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f小调六声民族徵调式,歌曲共两个乐句,分别为(1~8小节)的第一乐句,和带扩充的(9~19)的第二乐句。一字多音的唱词多以小三,大二度音程进行,配以附点为主的节奏型及起伏的旋律音高,使得旋律优美委婉。通过学习《唱山歌》使学生体会影片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感知音乐的不同体裁,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3、学情分析:我校四年级学生一部分是住在代管家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对于学习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从三年级我校就要求学生视唱歌谱,但还是有些学生对音准掌握的不准确,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师: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快乐的音乐课堂里。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还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播放动画刘三姐对歌)

师:大家知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师:同学们从电影中我们能看出刘三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生:“美丽、活泼、可爱------”

师:同学们说的好极了!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活泼、可爱,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电影《刘三姐》讲述的就是刘三姐用歌声同财主斗争的故事。

师: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影片片段中,采用了那种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听完了刘三姐的故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他是哪里人?

生:广西人。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婉转地。)

师: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2、再听,轻声随录音唱。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歌曲,可以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3、教师范唱:

师:下面老师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同学们感觉哪儿比较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生:第二乐句和最后一个乐句旋律相同。

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4、难点处理

1)师:下面我来演唱第一个乐句,同学们换来数一数这个“哎”要演唱几拍?(学生练习划拍市场第一乐句,保持连音线、圆滑线演唱气息流畅。)

生:五拍

2)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相识的两个乐句演唱有什么不同。

(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换气记号”和尾音的长短,并试唱。)

5.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手指谱)。

6.唱歌词,歌曲处理。

完整演唱歌曲(师伴奏)。

师:现在我们随老师的伴奏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7.设计演唱形式。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学生讨论并演唱。

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见识一下吧──壮乡风情(大屏幕)。

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2.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3.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唱山歌》,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歌圩”。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

一、认识西洋拉弦乐器,知道演奏姿势

二、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领略苗岭山寨山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美景,感受苗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愉快劳动的情景。教学重、难点:

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对比对乐曲的表现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 :

一、师生问好

师:12 34┃5 -‖

生:ⅰ 5.┃ⅰ 5.┃54 32┃1 -‖

二、西洋拉弦乐器介绍

小提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性能灵活,色彩富有变化。有着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它可演奏缓慢、宽广、抒情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性很高的华彩乐段。17世纪意大利有个叫盖斯巴•达•沙格的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直到现在意大利制琴业仍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有女高音之称)

中提琴:和小提琴形状相似,但稍大些,音乐较低。音色比较柔和、浑厚。(有女低音之称)大提琴:形状也和小提琴相似,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演奏方法与小提琴不一样,它是被夹在两腿之间,琴身下端支在地上来演奏。音色浑厚,富有人声美,是管弦乐队中重要的低音乐器。可独奏也可伴奏。(有男高音之称)

低音提琴:构造与大提琴相似,但体积更大,音域更低,音色深沉,雄浑。(有男低音之称)

三、《苗岭的早晨》

1、介绍苗族及作品:由作曲家陈钢根据同名口笛改编的。乐曲以明朗的旋律,展示了一副苗岭山寨上明水秀、春意盎然的绚丽图景;晨曦渐露,大地苏醒,百鸟争鸣,飞歌荡漾。同时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为ABA三部曲式。

2、初听:乐器?演奏形式?曲式结构? 3、复听:各段的旋律特点?(节奏、速度)4、讨论,复听。

四、小结

集体备课音乐教案

麒麟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课型: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编号: 班级:二年级 授课人:王丽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小木匠》教学设计 《快乐的小木匠》是......

集体备课音乐教案

麒麟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课型: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编号: 班级:二年级 授课人:王丽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小木匠》教学设计 《快乐的小木匠》是......

三年级音乐备课教案

三年级音乐备课教案第二课时:聆听《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教学重......

音乐备课教案模板

音乐备课教案模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备课教案模板,仅......

小学四年级音乐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一、教学要求: 通过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小螺号》《大海啊,故乡》和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以及大海所寄托......

下载四年级音乐备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音乐备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