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预防毒品教育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 拒绝毒品 拥抱阳光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教学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具准备:
宣传短片及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用课件引入课题,探讨我国对禁毒的重视以及什么是毒品?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课前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讨论发言]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 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 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3、逆反心理 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 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 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 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理好奇的驱使。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毒品的危害
阐述]吸毒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吸毒者服用毒品后,对毒品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依赖,若突然中断毒品的供给,吸毒者会出现“戒断症状”,在重复使用毒品后,这些症状会很快消失,同时由于服用毒品之后,能产生某种舒服畅快的感觉,从而使得吸毒者不断地追求它。不同的毒品吸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并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可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还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从而变得不顾亲情、人性泯灭、道德沦丧,甚至为获取毒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案例]儿女染毒瘾
亲人泪满襟
某某同志是著名的老红军。其儿子从1993年染上毒瘾后,两年时间吸掉家中10多万元的资产。在无钱吸毒的情况下,1995年3月,吸毒成瘾的儿子偷走英雄父亲的一枚军功章,拿到广州换回1克毒品,其父泪流满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机关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追回军功章。他说“儿子不要可以,军功章是党和国家荣誉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阐述] 毒品的危害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生理危害。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2、心理危害。
同样的,戒毒业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生理戒毒比较容易,而心理戒毒比较困难。对毒的心理依赖,让很多人在戒毒多次后仍然选择继续吸。(用一些屡次戒毒不成功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六、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讨论]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总结]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七、吸毒与艾滋病
[阐述]随着边境走私、贩卖毒品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吸毒的蔓延,艾泫病浒危险性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我国已进入艾泫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我国发现的艾泫病病例与西方相比虽然较少,但是快速增长期。据调查,我国目前艾泫病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云南艾泫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有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泫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灾区,吸毒群体艾泫病感染率竟高达68%。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截止2001年9月,全国累计报告的2813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68.7%。如果说毒害能戒,那艾滋病可却无法医治。种种理由,都在教我们向毒品说“不”。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第二课时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教学目的:
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型毒品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新闻素材、案例,使学生透过新型毒品骗人的表象,认清毒品的危害,抵制不良的诱惑,不断加强对毒品的抵御能力。教学准备:
1、林则徐禁烟图片。
2、有关新型毒品的基本知识。
3、反映毒品危害的案例。
4、写着“抵制诱惑,拒绝毒品”的大横幅。教学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先看课件,了解那些是毒品。
下面进入“触目惊心”环节。让同学们了解毒品的危害。
课件展示——凌晨2:00左右,成都的一间酒吧内,一个男DJ不时声嘶力竭地喊着:“摇啊摇!摇啊摇!”“HIGH起来!HIGH起来!”并且鼓动大家同他一起喊。整个大厅像烧沸的开水,十余名光着上身的男青年聚在一起,站在吧桌上狂喊、狂舞、狂摇,虽然已是初冬,但他们依然大汗淋漓。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吧桌上猛烈地摇着头,她先是脱掉了外套,然后脱掉了毛衣,最后脱得只剩下一件内衣。酒吧内看起来有二三十人食过摇头丸,男男女女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有的已经口吐白沫,呕吐不巳。不时有浑身无力的“摇头一族”被扶着走出大厅,一直在吧台前疯狂摇头的女孩也在别人搀扶下走出了大门,嘴里还傻呼呼地说着“我是一片云„„”
请问大家看了以上内容后,有什么感想?同学们:(回答,略)主持人:这两个材料中的人们服用了摇头丸以后,都表现出超出正常的身体反应。可见,摇头丸会使人变得异常兴奋。有人认为,摇头丸是兴奋剂,在迪厅这种场所就应该是这样的,否则就是“土老冒”。摇头丸会让人有美妙的感觉,摇头、蹦迪的时候不用花力气,对人体毫无害处。其实,摇头丸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害处,它是新型毒品的一种。除此以外,新型毒品还包括冰毒、K粉等。它们大多打着兴奋剂、镇定剂的旗号,蒙骗人们,误认为对人体毫无害处,其实不然。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课件展示——一个女孩的自白(长沙市强制戒毒所)由于我偏离人生的航线,使自己一度失去自我,成为了一名吸毒者。今天我站在这里,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诫大家。我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从小把我当成掌上明珠,我的童年十分幸福,入学以后,我一直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特别爱好音乐。高中毕业后,我如愿成为了一名业余歌手,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舞台,我骄傲而满足。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以后的命运。记得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受邀来到刚从广州回来的朋友家,一进家门,只见她坐在床边,在锡皮纸上烧一种白色粉末,嘴里含一根管子吸烧出来的烟雾,从来没有接触过毒品的我问她在干什么?她告诉我,因工作关系她有头疼的毛病,她吸的是一种特效止疼药。不管什么地方疼,只要吸上几口,马上止疼。我一听,马上想到自己也有胃疼的老毛病,既然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何不试一下。于是我学她的样子吸了一口,没什么反应,我又连吸了好几口。果然我的胃不疼了,身子轻飘飘地、头也发昏,脑袋一片空白,只想找个地方躺着不动,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轻松感。有了第一次这种奇妙的感觉后,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以后每当我胃疼,我就找她。就这样,最后我把自己送到了这里。
观察课件:林则徐禁烟。谈谈林则徐为什么禁烟? 观察课件:为什么青少年易受毒品诱惑? 观察课件:记住禁毒警示标语。作业:
当你遇到案例这些情况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第三课时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观看课件:目前,全球吸毒人数已超过2亿,加上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远超出这个数字,每年有10万人因吸毒死亡。在册吸毒人员中,以青年人为主,近69.3%是青少年,其中16岁以下的就有1万多人,最小的不到10岁。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略)师:我国目前吸毒人员数量较多,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抵制毒品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让同学们谈谈“你对毒品有那些认识?(重点是毒品对家庭、自己、社会危害)
案例二:云南一位16岁的小女孩因跳孔雀舞而出名,第一次是因为胃痛而吸毒,第二次是因为想找到感觉而吸毒,第三次就什么都不想了而吸毒,最后,因吸毒而葬送了她的艺术青春。
案例三:有一位吸毒者是这样形容吸毒的:如果人间有十八层地狱,那么,吸毒就是第十九层地狱,不但要接受肉体的折磨,还要接受精神的折磨。
根据这三个案例,请同学们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生:(略)师:这两个案例体现了:盲目好奇;解除烦闷,摆脱困境这两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摆阔气,赶时髦、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控力差,容易轻信他人,特殊时期的叛逆心理等这些因素会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青少年要学会一些方法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练习禁毒快板表演(看课件)。
二、青少年抵制毒品的方法
1、建立健康的心理防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⑴、青少年要正确把握好奇心。青少年应该积极地学习和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和危害,对待毒品要有鲜明而又正确的态度,不能心存侥幸,克服自己的好奇心。⑵、青少年要有坚强的意志。面对身边不良分子的诱惑能坚决说不,就算有叛逆心理作祟,也要分清是非,摆明立场,坚决抵制毒品的诱惑。⑶、青少年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听取父母老师合理的建议,不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是难免的,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伴沟通,向父母老师求助等办法来正确面对,而不能自暴自弃,受毒品的侵害。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⑴、青少年要树立防微杜渐的观念。有许多习惯都是从不经意间开始,不能因为“有意思”,“吸一口没事”等想法的引诱而与毒品发生“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因此,青少年要培养不吸烟、不喝酒、不乱交不良的朋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⑵、青少年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青少年因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要一味地与他人攀比吃穿,贪图吃穿,追赶时髦。当青少年过分追求物质时,容易被坏人所利用,逐步走向吸毒的深渊。⑶、青少年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青少年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应该保持积极向上、健康有为的精神状态,远离歌厅、舞厅、迪厅、酒吧、游艺厅等娱乐场所,远离吸毒者,防止被引诱、欺骗而沾染毒品。
3、防范毒品小绝招。⑴、直截了当法⑵、金蝉脱壳法⑶、及时报告法⑷、主动出击法⑸、秘密报案法——让学生表演这些小绝招;总结:毒品严重扰乱国家社会的安定和家庭的和谐,还会侵害个人健康的身体,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更应该远离毒品,建好坚固的心理防线,掌握一些技巧坚决抵制毒品,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第四课时 毒品知识ABC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
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 【教学重点】
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的;二是采用有关的化学药品合成的。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于毒品原植物。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是“金三角”、“银三角”和“金新月”,这三个地区生产的毒品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三)毒品的分类(课件展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毒品数量已达600余种,并且,随着毒品滥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出现,毒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多。我国法律规定列入毒品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37种。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吗?
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K粉、大麻、冰毒、摇头丸等。(图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片展示)(在学生讨论、分辨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
1、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医学上它被称为“阿片”,俗名“大烟”。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1.5米左右。罂粟花开在绿色茎杆顶端,色彩鲜艳、美丽。当罂粟花瓣慢慢脱落后十余天,蒴果长成,其大小和形状与鸡蛋相似,在蒴果表面割开口子,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经过自然风化,汁液变成深褐色,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过加工成为熟鸦片,俗称“大烟”,这也就是曾危害旧中国近百年的鸦片烟。鸦片经过加工,可得到吗啡,在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可以获得海洛因。
2、吗啡,在医学上它是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及催眠作用,是解除剧痛最有效的传统止痛药。最大缺点是易成瘾,它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大脑处于麻木状态而解除痛苦或忘掉一切。吸食吗啡,可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性格改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竭等,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出现幻觉。
3、海洛因,与吗啡、杜冷丁同属于鸦片系列,但它的成瘾性和对人心理、生理的伤害大大超过鸦片和吗啡,戒断难度也更大。目前,海洛因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人们称之为“白色恶魔”或“白色瘟疫”。在药理上,海洛因的镇痛效力是吗啡的4—8倍,依赖性是吗啡的2.5倍。
4、摇头丸,英文缩写为MDMA,俗称“摇头丸”、“甩头丸”、“快乐丸”、“亚当”、“疯药”等等,根据其颜色、图案,又被称为“蓝精灵”、“白天使”、“鸽子”、“小鸟”、“恐龙”等等。摇头丸的片剂形状和图案达100多种,药片上刻有鸟形、五角形、菱形和LOVE等标志,也有无任何标志。摇头丸具有强烈的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据了解,人在服用摇头丸经历了长时间兴奋期以后,往往长时间浑身瘫软无力,极度虚弱,大脑一片空白,并产生消沉、绝望等精神上的痛苦。
总结:今天,我们从概念、来源、分类这三个方面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其实,相关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大家回去后搜集某一种毒品的知识、危害以及有关的案例。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第五课时 远离毒品 成长不烦恼
教学目的:
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并找到应对的方法,真正地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诱惑。教学准备:
1、找一些能反映青少年吸毒原因的案例。
2、准备一块展板,每人一张漂亮的小纸条。
3、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便于课堂讨论。教学过程:
课件展示:
案例一:案例:刘某13岁时,父亲因吸毒成瘾吸光了所有的家产,母亲因此出走。此后,刘某常看见父亲与毒友在家里吸毒,等父亲和毒友们走了之后,刘某便捡起被扔在地上的锡箔纸和吸管,模仿大人们的样子寻找“感觉”,有时他还偷了父亲的毒品来尝。一年后,刘某的父亲被公安机关抓获,刘某因此没了依靠,开始通过盗窃来筹措毒资。多媒体——受家庭不良影响而吸毒。
案例二:16岁的杨某某原先是班上的文体委员,校足球队队员。在与同学代某某的交往中,经常看到代和其兄弟吸毒。杨某某知道吸毒是有害的,是学校和家长所不允许的,但他并不知道危害在哪里,危害有多深。经不住朋友的劝说,再加上自己实在好奇,杨某某吸了第一口毒品,从此无心学习,常和毒友纠合在一起吸毒。多媒体——出于好奇心和无知而吸毒。
案例三:杨某是个有希望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几个同学去看录像。录像厅里乌烟瘴气,许多青年不断发出怪叫,杨某意识到他们在吸毒,就在杨某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小伙子流里流气地问:“土老冒,见过吗?”杨某回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支有毒品的破烟吗?”小伙子继续挑衅道:“不敢抽吧?”一向争强好胜的杨某经他一激,一把夺过烟抽了起来。从那一刻起,毒品便悄悄在他身上生了根,杨某因一时的好胜,不仅输掉了自己的身体,还输掉了自己的前途。
教师:同学们风趣幽默的表演给我们带来了欢笑,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课件展示:
1、交友不慎;
2、盲目好奇;
3、解除烦闷,摆脱困境;
4、不良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5、摆阔气,赶时髦;
6、追求享乐,寻求刺激等等。
教师:面对毒品的诱惑,我们需要用坚定的意志去抵御。同时,也要找到一些技巧对付引诱你吸毒的人,能成功地摆脱他们。请你想一想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同学:(按小组讨论、记录,并全班交流,对于奖得又多又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课件展示:抵制毒品小技巧——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诱惑:“吸毒会上瘾,害人害己别给我。”
2、勤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拒:“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一起游泳、看电影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及时告知法:当有人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老师或直接报警。
5、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就趁人不注意,偷偷告诉你信赖的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主持人: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又进一步了解了毒品,也掌握了对付毒品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样我们才能快乐地成长,没有烦恼地成长。最后,让我们把自己的感悟用一句话概括,写在面前的小纸条上。写完以后,请同学们贴在前面的展板上,让我们一起勉励,一起抵御毒品的诱惑!
第六课时 禁毒知识竞赛
★教学目标:
1、通过禁毒知识竞赛,让学生自现在始高度警惕,人人起到向社会、家人义务宣传的作用。★教学形式:
通过课件的形式,让学生抢答。★教学准备:
禁毒知识竞赛课件 ★ 教学过程:
打开课件,让学生分组抢答,并计分评出等级,予以表彰。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附录:
禁毒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B)起施行。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A),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D)。A、海洛因
B、杜冷丁
C、美沙酮
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D)。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新闻、出版、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7、为进一步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B)附表品种目录进行管制。
A、《禁毒法》
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C、《关于加强羟亚胺管理的决定》
D、《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
8、制定《禁毒法》的必要性是(D)
A、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
B、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 C、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
D、A、B和C9、《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D)。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
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B)
A、全国妇联
B、全国总工会
C、团中央
D、教育部
11、《禁毒法》规定,(B)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
A、乡镇
B、县
C、市
D、省
12、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A)。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13、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14、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法律条款源于(B)。
A、《禁毒法》
B、《刑法》 C、《刑事诉讼法》
D、《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15、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16、娱乐场所及其(D)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A、法人
B、投资方
C、经理
D、从业人员
17、《禁毒法》规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C)。
A、禁吸戒毒工作
B、禁毒法律法规普及工作 C、禁毒宣传教育
D、禁毒社会化工作
18、“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B)。
A、7月9日
B、6月26日
C、3月12日
D、5月17日
19、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A)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
A、无色
B、浅黄色
C、浅绿色
D、浅褐色
20、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D)。
A、没要求
B、14周岁以上
C、16周岁以上
D、18周岁以上
21、发现吸贩毒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C)。
A、114
B、119
C、110
D、12022、吸毒者具有(D)等多重属性。
A、病人
B、违法者
C、受害者
D、A、B和C23、氯胺酮(俗称“K粉”)一般以盐酸盐形式存在,盐酸氯胺酮为(B)结晶性粉末。
A、无色
B、白色
C、浅黄色
D、浅褐色
24、制定《禁毒法》的指导原则是(D)
A、专群结合B、预防与惩治相结合 C、教育与救治相结合D、A、B和C25、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以及交通工具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26、非法持有海洛因(B)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5
B、10
C、15
D、2027、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以上说法正确吗?(A)
A、正确
B、不正确
28、按照《禁毒法》的规定,下面表述正确、完整的是:(A)
A、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禁毒是人民政府的责任
C、禁毒是公安机关的责任
D、禁毒是公民自身的责任
双牌一中
教案总第 页
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教案
29、对鸦片颜色描述正确的是(A)。
A、棕色或暗褐色
B、红色
C、白色
D、绿色
双牌一中教案总第 页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宋美霞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禁毒史; 2.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 3.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教案一抵制毒品 健康成长(适合主题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
预防毒品教育教案主讲人:李油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吸毒的原因,以及如何抗拒毒品的侵袭2、能力目标:能掌握抗拒毒品侵袭的方法,正确对待生活的挫折和困难。3、情感、态......
兴和四中毒品预防教育教案———兴和县第四中学 温俊宝沾染毒品 危害家人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了解吸毒毒品对身心、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