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 教案_枣核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1:2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枣核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枣核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民族感情,增强对自己国家的感情。

2、了解以小见大和设置悬念的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中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以朗读为基础,辅以圈画、品味词句等方式,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民族感情。

2、难点:作者如何将爱国这一深刻的主题用具体化的生活细节加以表现,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3分钟)

1、大家都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背看好吗?(齐声背诵《静夜思》)最近读到一首台湾著名诗人彭邦桢的诗,使我又想起了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学生朗读《月之故乡》“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的意思?(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在一个月如水,光如影的晚上,作者对着月亮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由此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对自己离别许久的家乡总是有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以此唤起学生对思念家乡这种感情的初步认识)

2、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生:不会)这就是萧乾先生想通过《枣核》这篇课文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5分钟)

1、检查预习情况,列出主要字词

蹊跷qīqiāo,风烛残年zhúcán揣chuǎi,山坳ǎo,殷切yīn 嫣红yān 山坳ào 拐guǎi 掀启xiān 精致匀称yún 劈头pī 感慨良深kǎi2、默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读完全文,请同学们说说,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那么,我们先迅速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请学生进行概括,提醒他们注意记叙文六要素,主要人物的情况)一位旅居美国的家庭和事物都如意的旧时同窗,托“我”在访美时带枣核,寄托她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三、理清结构(10分钟)

1、(1)、文章是以枣核为题的,那么全篇就势必要讲到枣核,请同学们找找看,在文中哪些段落提到了枣核或与枣核相关的事?并用三个字概括下。第1节朋友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板书:索枣核)第3节见面时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如获至宝。(板书:见/得枣核)第7节同窗谈论托作者带枣核的原因,种枣树。(板书:话枣核)(2)、由此可见,作者通过“枣核”串联全文,这里“枣核”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枣核贯穿课文的始终,它是全文的线索,起到一线穿珠的作用。(3)、那么,全文可以据此分成几个部分呢?(板书:索枣核(第1节)、得枣核(第2节~第4节)、话枣核(第5节~第10节)、议枣核(第11节))

2、既然作者是按照这种顺序来构思的,那么我们逆向思维考虑下,如果我们把其中的叙事顺序调动下,比方把话枣核掉在索枣核之前,产生的效果会不会比原文好呢?(不好,因为三处的顺序在文中是分别有自己的作用的或者引导学生分析索、见枣核中的悬念,疑点,进而引出设置悬念的妙处)第一处:“可是用途却很蹊跷”。设置了悬念。(板书:用途蹊跷,设置悬念)第二处:“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还有“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进一步加深了悬念。(板书:如获至宝,加深悬念)

第三处:同窗向作者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活动,要枣核是为了种枣树,种枣树又是因为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以解乡思之情,获得心灵的慰藉。解开了悬念。(板书:为解乡愁,解开悬念)

小结:设置悬念,悬念的特点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枣核》层层设置悬念,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揭示人物性格、升华感情的作用。把爱国思乡之情表达得恰倒好处,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层层悬念中,我们似乎看到调皮的“旧日同窗”正向我们走来。

四、品读细节(15分钟)

我们都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片绿叶,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摸清了叶子的脉络,可是叶子的主体叶片我们却还没有深入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味文章的内容。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很精悍,最为人称道的是文中语言虽然看似质朴平淡,实则饱含浓情,字里行间充斥的全是友人深深的思乡情。但是作者究竟是怎样来呈现友人的深情的呢?我们按照叙事的顺序来梳理其中的细节之处。(1)索枣核:“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一个“再三托付”写出“旧时同窗”索要枣核时郑重其事的态度,写出她渴望得到枣核的迫切心情,表达她渴望借助枣核排遣乡愁的美好愿望。)(2)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作者为什么不用“拿”、“抓”、“捏”、“攥”,而单选一个“托”字呢?(因为枣核是生命,是承载“美籍华人”爱国思乡之情的生命,生命无价,在同窗的心中,这几粒枣核的地位很贵重,无可替代。也说明故乡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托”字细节传情。另外还可评析“揣”等字)(3)话枣核:“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表面看友人的做法有点不合情理,她应该先款待“我”,然后再询问,可她由于心里过于思念故乡,所以顾不得礼节,见到同窗好友就急切地想得到好友的回答。王维诗云:“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面对来自故乡的友人,倾诉思乡的衷肠,合情合理。)

“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 “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手栽一词表明友人思乡的情切。柳,莲两个景物是中国最具离愁特色的意象,柳 留,举几句诗词)

“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独白抒情,催人泪下。连用四个想,强调了“旧时同窗”思乡恋土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我们家的‘北海’”(我们家的一词有着友人些些的自豪感,同时也反映友人的思乡情之浓)

“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美籍华人”和她的老伴坐在自家的“北海”公园中,轻风送来睡莲清香,他们俩就似乎回到了真正的、美丽的北海公园。惟有无限热爱祖国、无比思念故土的人,才会有如此美好的体验。虽简笔勾勒,却诗情画意,“美籍华人”的思乡恋国之情在此达到了高潮.)

(4)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是否发现一个问题:在“话枣核”这一部分中中不少地方叙述了旧时同窗所在山城的环境的幽静美丽及友人的家境的富足美满,这样写是不是有点跑题了?(或者“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看似很矛盾,应该怎样理解?)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说的就是醉生梦死,乐不思蜀。而在友人看来,异国再好,不是心灵的归宿。物质再丰,不能阻挡思乡的情绪。友人心中缺的就是故乡土、故乡水、故乡人、故乡情所特有的温暖和家乡的味道。现代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说得好:“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于是你可以追求和创造;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你可以品味和体验。”“美籍华人”的乡愁是苦的,但她本人是善于苦中寻乐的。她不嫌路远,亲自选石头,论斤购买,亲手建“北海”,就是为了释放乡愁之苦,享受来自故乡的温暖。巧用陪衬法,优美的环境和优裕的生活并没有使友人感到满足,心上总像是缺少点什么,缺什么?缺身在故乡的感情体验,这需要用枣树来寄托。丰厚的物质条件,弥补不了感情的欠缺。文中关于环境和家境的记述,为显示枣核的分量做了陪衬,烘托了友人强烈的思乡之心,爱国之情,突显了故土、祖国在她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五、深化主题(5分钟)

1、在疏通全文后,你觉得这几颗普普通通的生枣核究竟承载着一份什么样的情感呢?作者又是如何评价友人的思乡行为的呢?(齐读)“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从个人推及整个中华民族,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深化了题旨,而且呼应开头,从更深的层次上解开了悬念。板书:怀念家乡 眷恋故土)

2、回过头来,我们已经把这篇文章的精髓搞懂了,那我现在有个问题,思乡是千古以来文人墨客常论的话题,况且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那么它就看不见、摸不着,况且它又是很空洞的很宽泛的,如果让我们下笔写,我们似乎会难以找到切入点。可我们发现在作者的笔下,这种感情却似乎是可触可感的,生动具体的,他是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致的显露无遗呢?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如何写好一个很大很空的话题。“枣核”是题目,是线索,还是故乡的象征。作者从小处着笔,大处着眼,这种以小见大、以物传情、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板书:点主题,以小见大))

也可这么问: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1)从结构上看,是本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层层深入揭示中心。(2)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思乡爱国之情。(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枣核)见大(思乡爱国之情)。

六、总结归纳(1分钟)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相信大家应该有两点收获,一是本文的语言质朴却富含感情,而是作者构思上的独具匠心让人佩服。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了萧乾,走近《枣核》,我们被海外华人对祖国故土浓浓的依恋之情深深感动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这几粒小小的枣核太大了,因为枣核里承载的是华夏儿女用拳拳爱国心和浓浓思乡情酿制的仙露琼浆,枣核里跳动的是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

七、延伸拓展 游子思乡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

板书:

枣核

萧乾

情 索枣核(1)

用途蹊跷

设置悬念

得枣核(2~4)

如获至宝

加深悬念

话枣核(5~10)

为解乡愁

解开悬念

议枣核(11)

更深层次解开悬念

民族之情 大 思乡

枣核 教案

6.枣核教学重点1.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感情是人类的一种崇高情感。 2.借助于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由《我的中国心》......

《枣核》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枣核》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枣核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枣核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导入课文:播放flash《月之故乡》,思考:在月光如水的夜里台湾诗人彭邦祯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月是故乡明,在深沉美丽的歌声背后,是看不......

《枣核》教案

《枣核》导学提纲荆紫关镇一初中 时新芳一、简要提示:萧乾,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代表作品《美国点滴》,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这篇课文就选自《美......

下载枣核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枣核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