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精选4篇)_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2-02-27 07:26: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第1篇: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能力。

3、培养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采取小组合作,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参与意识,增进小伙伴之间的了解。进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二、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这个新的集体已经生活快一个月了,你结交了几个小伙伴,了解他们了吗?今天我们上一节快乐的口语交际课――"了解小伙伴"。

二、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大组内展示――接收组内同学的“询问”。

3、在组内进行评价。

三、展示个性,提倡创新。

1、每组选派出表现勇敢、表达有特色的学生介绍给全班同学,接收全班同学的“询问”。评出最佳3组给予奖励。

2、启发学生介绍的更全面,把语言说得更规范。

谈话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境,从而产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最佳的交际状态。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促进双向互动的活动氛围。

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性意识。

第2篇:冀教版一下数学教案

冀教版一下数学教案:《100以内数的组成》

葛民学校刘章彰执教(2018年3月14日星期三早上)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讨论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并理解10个十是100的过程。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在解决趣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课件展示十个一是一个10的过程。

二、趣猜导入。认识10个十是一百

1.趣味猜:谁来猜猜这一捆小棒是多少根呢?

生:10根。(晕,都是学生自己捆的怎么是10根呢?)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到是10根呢?

生:我们以前都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真的是10根吗?数一数吧。

2.巧动手: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30根?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摆的过程和结果。

师:刚才大家摆得都非常认真。谁来说说你怎样做的?

生1:我是把10根放在一起,放了3堆。

生2:我是每10根捆成一捆,捆了3捆。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很好,像刚才这位同学做的,一捆是10根,也就是一个十。两捆是2个十根,也就是20根。那么,三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

生:3个十根,是30根。

师:对,“3个十是30”。(板书:3个十是30)3.拓思维:在“3个十是30”的基础上继续讨论: 4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6捆是几个十根,是多少根? 4.提出“10捆是多少根”的问题:

让学生讨论,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最后得出:10个十是一百。

师:那么10捆是多少根呢?

生:10捆是100根。

生:我是数出来的。一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就是30根,40根,50根,60根,70根,80根,90根,100根,10捆正好是100根。5.练习

三、总结:100以内的每一个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板书:100以内数的组成 1个十

10个一 3个十是30 5个十是50 10个十是100

第3篇: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左右》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左右》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第1课时《左右》。

位置关系的认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的认识。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左右”之前都有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比如,中午放学分为左、右两路,上体育课向左转、向右转等训练,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都比较清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厚,竞争意识强。

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教学难点

指出同学身体上的左右部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数学教科书图片、练习本图片、铅笔盒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2分钟)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请同学们保持安静,听清楚。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学生笑,有部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的。)

刚才有些同学弄错了左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左右”。

二、体验感悟(3分钟)

1、认识右

老师:现在请你伸出右手,能说一说,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吗? 学生:拿笔写字、拿筷子、提水„„

老师:我们的右手功劳真大,能帮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我们把右手边的方向叫做右。(板书:右)

2、认识左

老师:这是右手,那另一只手就是(左手)(齐说)。你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呢? 学生:吃饭时用左手拿馒头,写字时用左手压着本子„„

老师:看来我们也离不开左手。我们把左手边的方向叫做左。(板书:左)

三、物品的左和右(13分钟)

1、老师:认识了左右以后,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呢? 谁来说一说?你能用左或右说出教室里物品的位置吗?老师先说一个,黑板的左边有窗户,黑板的右边有门。哪位同学也来说一说呢?请举手回答。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很准确,看来你们对左右有了深入的认识。

2、老师:现在我们动手来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谁想来黑板上摆?(指名摆)其他

同学在自己桌子上摆一摆,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认真听。首先把数学课本放到自己的面前,再把练习本放到课本的右边,最后把铅笔盒放到课本的左边。(教师边说边巡视第一排同学摆 的结果)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说一说你摆的结果,看一看你们摆的一样吗?好,我 们再来听一听xxx是怎样摆的。大家和他/她摆的一样吗?你们真棒!

我们再来摆一次,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认真听。首先把练习本放到自己的面前,再把橡皮放

到练习本的左边,最后把铅笔放到练习本的右边。同学们摆得都很认真,现在同桌之间再互相

看一看摆的是不是一样呢?

四、身体上的左和右(12分钟)

我们平时也用左和右说我们身体的部位。(出示课件)

老师:这是我的左手,这是我的右手。那你们能用“这是我的什么”这样的语言来介绍自己身 上的其它部位吗?(若学生不明白,教师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哪位同学来说一说?(选7人)老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现在是面对面的。伸出右手问:这是老师的哪只手?学生:右手

(如果学生回答左手,老师说:请同学们仔细看。然后老师慢慢转过身去,再慢慢转过来,再次问学生是哪只手?老师:老师的右是你们的左。)

老师伸出左手问:这是老师的哪只手呢?学生回答完毕。老师:老师的左就是你们的右。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老师的右是你们的左,老师的左是你们的右,我们的方向是 相反的。现在请同桌面对面说一说对方的身体部位。(1~2分钟)哪个组的两位同学想到前 面给大家展示一下?(选2~3组)

五、练一练(9分钟)

第一题:

老师从第一排某位同学桌子上拿起两种文具,现在请看老师的两只手分别拿的是什么?

学生:老师的左手拿的是橡皮,右手拿的是铅笔。

现在每个人手上分别拿两种文具,同桌互相说一说他/她的左手拿的是什么,右手拿的是什么。

哪个组的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2组)

第二题:

(出示图片)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1)从左数第几位是丫丫?从右数第几位是红红?

(2)聪聪的左边有几人?(注意聪聪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多找几人回答)(3)这队小朋友你还认识谁?你能说说他/她的左边和右边吗?

六、总结(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左和右,平时我们可以用左手和右手来帮助分辨左和右。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我们的左右是相反的。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应用了左和右(出示身边的数学:我们平时出行要靠右行,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同学们,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左和右,等待你用善于观察的小眼睛去发现呢!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

第4篇: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2.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3.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具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拍节奏游戏

师:这个节奏能拍出来吗?(学生一起拍掌,中断后提问)师: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

生: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生:要拍无数次。

师: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是有限的。

2.找规律,猜图形(演示课件“找规律,猜图形”)依次出现两个圆圈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1)当逐个出现至第十个图形,即第四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师: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吗? 生:下面一个图形是“圆”。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生:因为这幅图形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每组都有三个图形,前面两个圆,后面一个三角形,而且是按照这样的规律重复出现的,所以这个图形应该是第四组的第二个图形,当然是“圆”。

师:回答的非常好。

(教师接着演示,让学生猜出图形)

(2)出示完第14个图形,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三角形”时,出现了“„„”。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后面还有很多组前面两个圆,后面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图形。

师:对的。也就是说,这幅图形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形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形呢? 生:很多组,无数组。

(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二、新课 1.循环小数

师:老师昨天上街买大枣和核桃,大枣的价格是10块钱3千克,核桃是83元11千克,你们能帮老师算一算:大枣和核桃平均每千克各是多少元吗? 学生动手计算,并回答计算结果。

生:老师,我发现大枣的单价用除法是除不尽的,商总是重复出现“3”。师: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了,所以„„ 师:这么说,10÷3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 生:有无数个“3”。

师:既然是无数个,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有无数个“3”。(板书:10÷3=3.333„„)

师:那核桃的单价呢?谁来说一说。

生:我算得的结果是7.5454„„,在商中5、4这两个数重复出现。

师: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下面再来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为什么?可以试着用计算器来算一算。学生动手用计算器计算。

生:老师这两个商的小数会连续不断的一直出现,有好多小数。师:那我们这个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用省略号。

(板书:83÷11=7.5454„„)

师:现在同学们请一起算一下58.6÷11。师:想一想,如果一直除下去,商会怎样? 生:商里会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2”和“7”。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3”和“8”,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2”和“7”。师: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继续除除看。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商。

生:58.6除以11等于5.32727等等。师:“等等”用什么符号表示?能不能不写省略号?为什么?

生:不能不写省略号。因为只有写上省略号,才能表示商后面还有很多27。 师:(出示下组题)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2.概括

师:像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师:你们认为哪位同学说的好?再请同学们看看书上写的和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什么不同? 生:书上多了“小数部分”这几个字。师:对了,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而不是从整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3.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1)讲解。

师:循环小数的一般写法是把循环节写出两遍到三遍,然后写上省略号。不过这样写比较麻烦,简便写法是只写出一个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一圆点,这个点叫循环点。(2)练习。

①写出3.333„„的简便记法。②写出下面小数的简便记法。0.999……

6.416416…… 5.02727„„

3.1415926„„ 0.547745……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谁能说一说。(小数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今天我们学习了无限小数中的循环小数,并能用简便记法记循环小数。)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这几道题的商吗? 再次出示: 2÷9=0.222…… 5÷12=0.4166…… 9÷55=0.16363……

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 教师讲两遍后问:你们能接着讲下去吗? 生齐讲三遍。

中断后教师又问:你能讲完吗?为什么? 再问:像这样不断地重复,能讲完吗? 师:刚才大家怎么讲得那么整齐?

师:对,就是因为这个故事里的内容是有顺序的不断重复出现,我们才能讲得那么整齐。在生活中,这样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课件出示循环的例子)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地出现的现象叫循环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像这样的一种循环现象,你知道是什么吗?是循环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1、师生谈话,由树上结果实的话题,引出教材中的问题。(课件出示大枣、核桃的价钱信息)(1)提出“估算一下大枣和核桃的单价哪个便宜一些”的问题,要求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2)平均每千克大枣多少元?

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让学生板演)当板演的学生除到三位小数时,停止计算。

汇报计算的情况,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结果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商重复出现的原因。(3)平均每千克核桃多少元。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提示:边计算边观察商有什么特点。交流计算情况,讨论除得的商有什么特点,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结果和想法的机会。(4)让学生观察竖式,并用课件出示“想一想”的问题。用计算器验算。

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了解:10÷3余数1重复出现,83÷11余数5和6重复出现,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

2、写出58.6÷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后交流计算结果。

(1)让学生观察58.6÷11的商,讨论商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从商的小数部分,第二位开始,重复出现2和7两个数字。

在观察讨论中使学生体会到商中数字循环的不同特点。

(2)介绍58.6÷11商的书写方法和表述方式。让学生写出10÷3、83÷11的商并交流。

3、(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三个算式的商,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

观察、讨论三个商的特点,为概括循环小数的概念做准备。

师生共同总结: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三、巩固练习:

1、连线。(课件出示)

区分出循环小数和非循环小数。练一练(课本49页)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学生自己计算,集体订正。

2、哪种水果贵?贵多少元?

(1)分别计算出两种水果的价格,然后比较,计算两种水果的价格差。(2)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3、平均每张春蚕产茧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四、小结收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做一做

第二题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理解并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及循环节的意义,正确读写循环小数。

2.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里的商。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观察比较能力。

4、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堂实录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师: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地出现的现象叫循环现象。

问: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现象吗?你能举例吗?

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像这样的一种循环现象,你知道是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

二、新课

1、小组交流小研究

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去做一个小研究,让大家回去把这些小数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以及有什么发现。大家做了没有?现在请你们拿出小研究,在小组里跟同学说说你的研究结果怎样?

2、汇报

(1)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分类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问:仔细观察这些无限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循环小数吗?

问: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反过来说“无限小数是不是都是循环小数”对吗?

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

(2)你能写出几个循环小数吗?

(3)介绍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问:一个循环小数有几个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写法

问:如果每个循环小数都像上面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谁知道循环小数还能怎样写?哪种写法更简便?

3、研究循环小数的产生。

(1)猜想:根据你自己已有的知识,你觉得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哪种运算的结果会产生循环小数?根据你们的猜测,我们进一步来研究。

(2)计算:

①1÷3=②58.6÷11=

(3)小结:由于余数中的数字重复出现,所以商才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一个或几个数字,于是就产生了循环小数。只要除到余数中的数字重复出现就行了。如果商是循环小数,一般情况下除到商的两个循环节就可以了。

三、自读课本,质疑问难,谈谈收获。

四、强化练习,促进知识内化。

1、判断。

(1)9.63666......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6。()

(2)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3)32.7272是循环小数。()

2、拓展练习。

(1)8.736736......小数部分第17位上的数字是几?(3)

(2)5.23434......小数部分第50位上的数字是几?(3)

老师讲两遍后问:你们能接下去讲这个故事吗?(能)学生齐讲三遍.中断后师又提问:你能讲完吗?为什么?

生:重复地讲,怎么能讲完呢?

(师板书:不断重复)

再问:像这样不断地重复能讲完吗?(不能)

师:刚才怎么能那么整齐地讲?

生:按要求有顺序地讲。

师:按顺序在数学中也有一个词是“依次”,(板书:依次)

生:一年有1-12月、春夏秋冬、星期一-日等等。也有生说:心跳、地球自转。抓住学生资源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等关键词。

生: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生1:分成两类:一类是数字有规律的,一类是没有规律的.生2:分成两类:一类位数是无限的,一类位数是有限的师追问: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省略不写?

生:小数部分的数字是有规律的和没规律的。

问:哪些小数部分是有规律的?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不写?(以例子说明)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循环小数的概念。

生举例说明。

板书:无限不循环小数

师随着生的回答划出重点字眼。

每人写两个,同位检查,错例分析。

生每人写两个同位检查。

生举例说明循环节。

师:在小研究中选3个有代表性的循环小数用循环节表示。3名学生上台写。如:0.55......5.646646......8.41616......的简便写法,并介绍表示什么意思?

生:只有在除法运算中会出现循环小数。

要求:算一算,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知道哪道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并讨论:商的小数部分为什么会出现循环?除到哪一位就可以知道商是不是循环小数?

生出现:除到余数跟被除数一样就行了。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对比两道竖式的余数,从而发现规律:除到余数中的数字重复出现就行了。

1、阅读课本第48---49页,划出你认为重点的内容。

2、交流: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相反无限小数是不是一定是循环小数。

师:要使32.7272成为循环小数,应怎么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什么?

学生独立分析,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辩论。

三字经(冀教版教案设计)

《三字经》教案教学内容:《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三字经(冀教版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三字经(冀教版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北孝墓中心小学 赵初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共有学生28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4人,其中,优生占70%,中等生占20%,差生占10%。这些学生活泼好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育,他......

冀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冀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冀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精选4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精选4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