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位数乘法教案模板(精选3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年级数学两位数乘法”。
第1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学习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笔算43×2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引导学生回答,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
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二、学
1、出示例题
14×12=
(1)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思考演算,看看谁的办法多。(2)同桌讨论、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3)小组汇报自学成果。
三、教
教学例题一14×12=
1、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1)拆分法,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2)拆分法,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3)列竖式计算。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4)其他方法。如运用连加,直接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直接数点子图;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等等。
2、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3、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1)采用拆分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拆分、口算
(2)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3)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4、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
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5、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竖式计算还和哪种算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预设:竖式和口算第一种算法和点子图的算理是一样的。
四、练
1、用竖式计算。
(1)12×31=
(2)43×12=
(3)32×22=
(4)23×13=
2、解决问题。
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 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
第2篇: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二、教学重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重500克的矿泉水一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计算热身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我们再来一起做一道这样的题好吗? 生:好!
师出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12×31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结果。
二、课件导入、初涉新知
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的非常好,老师把在兔博士网站找到的信息作为给你们的奖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网站内容: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中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据医学专家介绍,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生读信息。
师:通过兔博士网站,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水对人生命的重要。
生2:一个健康的人,如果4天喝不到水,就会有生命危险。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样的画面,仔细观察,通过这个画面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不断滴水的水龙头。生:这是一个不断滴水的水龙头。
生:我们看到这样的水龙头应该及时关紧它。
师:是啊!水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你知道像这样的水龙头一天要白白损失多少千克水吗? 生:不知道。
师:像这样不断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克水。(生:啊!!)照这样计算,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例题出示)生读例题。
师:能利用你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吗? 生:能 师:谁来说说?
生1:用每天浪费的12千克水乘2个月 生2:我认为他这样算不对。12千克水是每天浪费的,2是2个月 师补充说:它们两个的单位不一样,我们不能直接计算,是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先算出2个月有多少天? 师:能计算吗?
生:不能。我们不知道是哪两个月。
师:真聪明,看大屏幕,老师告诉你们。(课件出示3、4月的月历)这下能算了吧?(生:`能)动手试试吧。生试做 全班交流说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每个月浪费多少水,再把两个月的相加,列式为:
12×31=372(千克)12×30=360(千克)372+360=732(千克)
师肯定这种算法的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算法”
生2:我是这样算的:先求出两个月一共多少天,再求共浪费多少千克水。列式为: 31+30=61(天)12×61=732(千克)
师肯定这种算法的正确并给与鼓励,“能用竖式计算吗?” 生板演,发现问题 1 2 ×6 1 ————2(理解12是1乘12的结果)2(72是6乘12的最后结果,7是由十位的乘积加个位的进位得来的)
———— 7 3 2 师:通过我们的计算可以知道这样不断滴水的水龙头,2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732千克)你知道732千克水有多少吗? 生:不知道
师:看看老师手里的矿泉水瓶,这样的瓶一瓶能盛500克水,想一想732千克水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水瓶。(生感受732千克水的实际意义)小结:刚才我们用竖式解决了浪费水的问题,这样的竖式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独立做题、练习反馈
师:像这样的题你会做了吗?(会了)来做一道行吗?(行)58×23 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强调问题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再来一道要不要(要)注意听好要求:第一小组完成69×51,第二小组完成57×92,比一比看哪小组做得又快又正确。
生完成习题,同桌检查,评出优胜组,是给与鼓励评价 师:同学们,你们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你知道我们学校每个月用多少水吗?(不知道)屏幕出示学校5月份的用水量47吨,照这样计算,半年大约需要用多少吨水?一年呢?
生读题,师:你能计算学校半年的用水量吗?(能)在这道题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生:5月份和半年单位不同。(独立计算)
四、课后延伸、作业反馈
屏幕出示练一练第三题,共同理解题意,明确单价、总价、数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布置作业:完成第三题,竖式计算并完成书中表格。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其探究目标是让学生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这个目标能较好的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目标。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这个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有了一定认识,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牢固掌握。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前一节课的基础知识打得不够实,学生在计算顺序上仍有疑问,而这节课是前一节课的深入,前一节课的知识不牢固直接影响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的实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感数学教学的层层深入,每一步都要留下坚实的脚印,照顾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相对慢一些的孩子们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照顾的对象。另外在难点突破的环节做得还不够,语言的不够精炼准确、数学用语得不够规范导致了难点的突破,从而使学生在练习反馈的时候出现了做题不够正确的现象。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这一目标我觉得通过兔博士网站的信息传递,使学生更深切的了解到水对人们生命的重要,学生的节水意识更进一步深受启发。同时学生对732千克水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浪费水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节水意识。
第3篇: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用整十数,整百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熟练口算。使学生利用四舍五入法来求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熟练运算; 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个两位数乘法的万能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难点:乘法乘以被乘数,得数的末尾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1),复习两位数与1位数,整十数的乘法;
8×7 = 15×3= 20×6= 28×4= 8×70= 15×30= 20×60= 28×40=
(教师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笔算过程,同时请其他同学口算。这些都是前面刚学过的乘法口算,下面我请同学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法则,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口算。
(提问:你是怎样列式解答呢?请位同学说说口算过程,及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法则)
2,新课导入:
(好,现在同学们同学们已经熟悉了两位数与整十数的乘法法则,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尝试解决一下下面这个问题:)
(1),两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例一,邮递员每天送300份报纸,他工作十天,要送多少份报纸?那工作15天呢?
(过渡: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问题大家都掌握了,那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道题)(2),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例二,教室里有28排座位,每排12个座位,问教室里大约能坐多少个人?
(过渡:两位数与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问题大家都掌握了,那么两位数与不是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该怎么样计算呢?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呢?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先学习一下两位数乘法的估算。)(提问: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以前学习的什么知识呢? 大家思考一下?
这是不是要用到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方法呢?
哪位同学还能说出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让学生 估算28×12的积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一下估算28×12都能用那些方法?都有哪些结果?思考为什么?)
(3),两位数乘法的笔算:
(引用例二,从大家的讨论结果看,28x12的估算结果可以有好几个,但他们都不是准确值,那么28x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
这是个新的问题,小朋友,开动脑筋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28×12的结果呢?请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可以先自学课本30页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教授两位数与两位数乘法的乘法法则,让学生在两位数与一位数乘法的列式计算的基础上了解该法则,让他们练习运算方法,并熟练掌握。
(1.回顾:我们还没有学习28×12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就能用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得出结果,真了不起!
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借助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决的呢?(第1种方法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笔算加法的知识;第2、3两种方法借鉴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4、5两种方法都是运用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2.赏析: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它容易理解;我喜欢竖式计算,因为它比较清楚简捷;我认为四、五两种方法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只用两步就可以算得最后的结果„„)
3.讨论:如果要计算29×13你会选择怎样的计算方法呢?(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提问: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像黑板上(4)、(5)两种方法来计算呢?(4)、(5)两种方法有局限性,乘数13不能像1那样拆。
4.比较:方法(2)、(3)都是用的竖式计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呢?(这两个竖式只是十位上的“1 ”去乘28,所得的积写法不同,其它都一样)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不同写法的呢?(方法(2)与以前学习的笔算一样,用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一二得二”记录每步乘得的积;方法(3)乘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0,28×10口算得280)思考:在方法(2)中,乘数十位上的“1”乘得的积“28”与第一次乘得的积“56”相比,写的位置靠前一位了,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这里的“28”表示28个十)试想:如果乘数十位不是“1”,而是数字较大的“9”时,你觉得运用哪种写法比较好呢?(口算的方法有些困难,运用乘法口诀记录每步乘积比较容易)
观察方法(1)、(2)之间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进行连线。
5、小结:方法(2)是将方法(1)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当我们理解之后,采用方法(2)的写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完善课题,添上“笔算”)同桌小朋友相互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28×1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6.练习:出示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2×28的竖式,与刚才28×12的竖式比较异同。(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只是乘数的位置交换了)提问: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带着猜想补充完整课本31页“试一试”的计算并观察验证。启发:运用这一规律可以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验算。)
(4),扩展,让学生演板计算
22×28= 34×36= 45×45= 53×57=(观察,找规律,讲解规律,总结)
四,回顾,复习,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启发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有很多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五,布置作业。
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这里有一些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年级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借......
教案是一种详细而系统地规划教学活动的书面材料,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内容,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在是时候准备一份教案了。......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案学习目标: 会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学习两位数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教案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教案范例,供......
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使教学更加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何制定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系列的教案案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