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新湘教版上册音乐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0:28: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湘教版上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音乐

8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习:(板书典型的节奏)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习。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4.课堂练习:视唱练习(1)(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第一单元举杯祝福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欣赏歌曲《国家》。

2、学习六孔竖笛C调的演奏指法,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二、教学重点:

学习六孔竖笛C调的演奏指法,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三、教学难点:

学习六孔竖笛C调的演奏指法,进行竖笛吹奏练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随节奏大胆地演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2、学习六孔竖笛的演奏指法。对照教材P12的指法表。

3、练习曲目P12(1)(2)(3)。

4、学生先吹奏好六孔竖笛的指法对照表,然后再随情况吹奏练习曲。

5、布置课后作业: 练习吹奏P12(1)(2)(3)。P11活动与练习。(1)视唱练习。

1、2.(2)找一找,以下几个图案是由哪些常用的音乐记号组成的。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

(三)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境。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二、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三、教学难点:

感受乐器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二胡、竖琴、小提琴、竹笛等)

(二)新课教学

1、了解二胡、京胡

(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生:《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回答,师补充。)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①哼唱主题片段。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有特点,管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下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表现了乐曲凄凉和悲愤的情绪。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民间揉弦方法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

师:管子属于吹管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吹管类乐器吗?(笙、竹笛、萧等。)师: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请听,下面是哪种吹管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2、唢呐与《百鸟朝凤》

(1)播放唢呐演奏《百鸟朝凤》“鸟鸣”片段。(2)出示鸟类图片及鸟鸣音响资料。

(布谷鸟、斑鸠、燕子、黄雀、画眉、猫头鹰)(3)聆听乐曲第一主题。①初听主题,感受音乐情绪。②哼唱曲谱。

③复听主题,随乐哼唱。

④再听主题,问:还听到哪些乐器?其中,有一个不断反复演奏的固定曲调大家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笙、竹笛、板、扬琴等。)(4)完整听赏乐曲,分组完成表格。

(5)简介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及唢呐相关知识

(6)拓展欣赏唢呐演奏《水浒传》主题曲,感受唢呐的艺术魅力。

3、小结。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

(三)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声势练习,进行秧歌锣鼓与竖笛的活动与练习。

2、能认识管子、二胡,辨别其音色特点,说出其乐器分类。

3、在感受《江河水》的情绪、力度、速度变化,以及随乐哼唱该曲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加深对二胡表现力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目标1、2

三、教学难点: 目标3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活动与练习:

声势节奏练习

1、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好吗?看我们班哪组同学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你的任务?请看!请听!

2、练习声势节奏,逐步完成锣鼓经合奏谱的感受体验。

竖笛练习

师:好!我们稍微休息、放松一下!请看大屏幕!(出示东北《大秧歌》。)

1.用连音和断音的方式让学生分别跟琴视唱乐谱东北《大秧歌》一遍,由此体会演唱时带来的不同情绪感受。

东北秧歌的节奏富有变化,大量运用附点音符,因此一定要准确演唱谱中附点与“

十六、八”的节奏。

2.东北秧歌经常用唢呐吹奏主旋律,我们这里没有唢呐,就用竖笛来演奏吧。

合奏练习

师:感觉气氛还不够热烈啊,东北秧歌是一种民间的广场艺术,除了用唢呐,还要用上锣啊,鼓啊的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对于招徕观众和激发观众的情绪、配合舞蹈动作、加强节奏、掌握速度、烘托气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来试试!1.教师出示鼓、小锣、钹、大锣,第组选一个学生上台分别用鼓、小锣、拨、大锣合奏练习过的四条节奏伴奏,之后这四个同学为全班的竖笛演奏伴奏。

2.除演奏锣鼓的同学外,将全班剩下的同学分成三组,一组演奏竖笛,一组口念锣鼓经,一组进行声势伴奏,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锣鼓组、竖笛组、口念组、声势组合奏。3.在合奏效果比较好的基础上,选出一个同学做指挥,剩下的同学将任务互换,再重新进行合奏,并进行秧歌伴舞。

(三)《江河水》的欣赏 1.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合奏的一曲东北的《大秧歌》,东北秧歌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热烈、欢快、豪放,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东北的乐曲,它来源于辽南鼓乐,辽南主要指辽宁大边一带,辽南鼓乐是乐北鼓乐的一个分支,大量用于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当中,它不仅仅像东北秧歌一样,以唢呐为主奏乐器,事实上,辽南鼓乐最开始是用另外一种管乐器作为主奏乐器的,大家听听是什么乐器?乐曲情绪如何? 2.欣赏管子演奏的《江河水》第一段,并进行交流。(1)这种主奏乐器的音色怎样?它叫什么名字呢?(2)交流乐曲的情绪。(3)演唱主题音乐旋律。

3.欣赏二胡演奏的《江河水》的第一段,并交流。4.分段欣赏乐曲。

二胡演奏的《江河水》突破了原曲结构,加进了戏曲表现手法,加深了乐曲的艺术魅力!(1)完整欣赏乐曲,进行乐曲结构分析。

(2)欣赏乐曲的B段,思考:二胡主奏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伴奏?有几个小的乐段?在情绪上与A段有什么不同?表现了怎样不同的音乐形象?

(3)再现乐段的欣赏,思考并交流:同学们听听与前面听的第一段还是第二段相似?情绪有什么变化?

(四)课堂小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第三单元泥土的歌

(三)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民歌情地演唱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喜欢聆听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族《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民歌《银杯》,感受不同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2.能够认真地参与课堂中的各种活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认识。

二、教学重点:

学唱藏族酒歌《年轻的朋友》,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民歌《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酒歌《银杯》。

三、教学难点:

认知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民歌音乐特点与风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泥土的歌

(一)(二),学习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了解了汉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今天让我们走进瑰丽的少数民族民歌,来领略各少数民族民歌不同的魅力。

(二)走进藏族民歌,听赏《年轻的朋友》

1.听赏歌曲《年轻的朋友》,提问:你能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出发谈谈这首歌在曲调、旋律上的特点吗? 2.简介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3.简介藏族酒歌的特点及藏族人民喝酒的动作程序。4.简介藏族舞蹈的特点及基本动作,并且引导学生随乐起舞。5.学生随乐跟唱歌曲,边歌边舞。6.老师带唱歌曲。

7.学生分组练习,上台表演。

(三)走进蒙古民歌,欣赏《银杯》

师:和我们的藏族同胞一样,每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总会手捧银杯,唱着优美的洒歌给客人们敬酒,以表达他们的一片盛情。

1.聆听蒙古族民歌《银杯》,对比前面所学的藏族民歌《酒歌》,这首从节拍、速度、调式、旋律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2.随乐跟唱歌曲。

3.学生分成藏族和蒙古族两组,老师扮演客人,两组同学进行酒歌比赛。

(四)走近哈萨克族民歌,欣赏《都达尔和玛利亚》 1.简介哈萨克族,简介哈萨克族的代表乐器“冬不拉”。2.听赏歌曲,学生思考:这首歌有什么风格特点? 3.学生随乐跟唱歌曲。4.分男女跟唱歌曲。

(五)走近维吾尔族民歌,欣赏《阿瓦尔古丽》 1.老师弹琴,引导学生跟唱《青春舞曲》。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思考:与我们熟悉的《青春舞曲》相比,这首歌曲的旋律、情绪和节拍有什么特点?

3.老师简介歌曲及维吾尔族舞蹈基本手型体态,引导学生划拍跟唱歌曲。

(六)小结,课处探讨

1.你能在《都达尔和玛利亚》的旋律中找出哪几个旋律片段用了“同头换尾”的民歌创作方式?

2.请找出几首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民歌听听,再次感受其民歌特点。

第三单元泥土的歌

(三)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一、一、教学目标:

1.随乐跟唱或哼唱《年轻的朋友》,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酒歌《银杯》。

2.2.尝试根据旋律、节奏、速度、调式等要素,用自己的语言分析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学习“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二、二、教学重点: 目标1、2

三、教学难点: 目标2四、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维吾尔民歌《阿瓦尔古丽》和蒙古族酒歌《银杯》。

(二)随乐跟唱或哼唱《年轻的朋友》。活动与练习。

(1)聆听下列民歌片段,将歌名与其所属少数民族用线连起来。《阿里郎》苗族 《阿里山的姑娘》侗族 《歌唱美丽的家乡》朝鲜族 《蝉之歌》高山族

(2)创作实践三:“换头合尾”。

①随琴哼唱下面两首民歌旋律,找出其内部结构的共同特点。彝族民歌《彝族舞曲》 维吾尔族民歌《依拉拉》 P24 ②尝试运用“换头合尾”的方式,为下面的音乐材料续写2-4小节,旋律,然后连起来唱一唱,看是否通顺、好听。P25(3)教师小结:

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2、能分辨钢琴的音色,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在作品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3、能了解钢琴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认识中国现代青年钢琴演奏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听赏《月光》《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A大调波兰舞曲》《秋的喁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弹奏原创钢琴曲《g小调即兴曲》。

(二)钢琴的起源与发展

1、欣赏古钢琴演奏视频,回答提问:古钢琴在强弱对比上与老师刚才弹奏的现代钢琴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种强调对比更丰富?

2、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3、钢琴的分类

4、钢琴的音域

(三)钢琴的丰富表现力

1、你认识的钢琴家及听过的钢琴曲有哪些?

2、导入德彪西《月光》:出示两张月光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为印象派画作。提问:谁来谈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异同?

3、聆听德彪西《月光》片段,选择一幅符合音乐意境的绘画作品,并谈一谈选择的原因。

4、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小结德彪西《月光》特点。

5、介绍德彪西及《月光》创作背景。

6、小结:钢琴将有代表性的节奏及飘忽的旋律向人们富于诗意地展现着月光如洗的画面。

7、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

8、欣赏肖邦《A大调波兰舞曲》片段。

(四)钢琴的表现形式

(五)中国钢琴家的风采

(六)教师小结。

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秋的喁语》,熟悉并能在作品欣赏中追踪乐曲的音乐主题。

2、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3、能了解钢琴史上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认识中国现代青年钢琴演奏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听赏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秋的喁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

听辨,讨论,体验,欣赏,示范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键盘”在这里指什么? 生:钢琴„

(二)钢琴的起源与发展:

1、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1709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钢琴。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制造。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有哪些造型不同的钢琴?(学生回答)

师总结:从外观看,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类。立式钢琴价格便宜,占地空间小,成为爱好者的购买对象。三角钢琴则用于大型演出或专业人士。

3、钢琴的音域:

提问:琴键上有哪些键呢?分别有多少个? 生回答:„..师总结:总88个,白52,黑36.(三)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1、提问:同学们,知道钢琴的英文吗? 生回答:„.师:piano即Pianoeforte的简称,其代表“弱和强”,那么我们就从蕴含钢琴表现力特点来欣赏曲目。欣赏第一首钢琴曲,请思考:作者,创作背景,所表达的感情。

2、听赏《c小调练习曲》(师提问)什么是练习曲?(学生回答)(师小结)

分析此曲的曲式结构及情感表达

作品采用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如火般热烈的快板。寄托了音乐家肖邦深沉的忧郁和哀思。

3、欣赏《秋的喁语》

(1)导入,播放理查德《秋的喁语》。

(2)谈一谈:与刚才欣赏的钢琴曲相比,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

(3)介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

(4)分组讨论:你对于古典钢琴音乐与通俗钢琴音乐有什么看法?(播放讨论伴奏音乐《秋的喁语》)(学生回答)(5)师小结。

(四)钢琴的其它表现形式

提问:刚才我们介绍的是钢琴独奏,同学们还了解别的钢琴表现形式吗?(学生回答)

师小结,介绍其它表现形式。四手联弹双钢琴钢琴协奏

(五)中国钢琴家的风采

1、介绍李云迪及其钢琴成就。

2、介绍郎朗及其钢琴成就。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了解了钢琴这门艺术,钢琴艺术博大精深,以后继续探讨。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

(二)花鼓戏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体验、对比欣赏湖南花鼓戏唱段,引导学生对花鼓戏这种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感受戏曲的魅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2、通过演唱、表演体验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激发学生对本土戏曲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在对比欣赏体验中感受花鼓戏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特征。

2、通过演唱、表演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了解花鼓戏在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在演唱和表演《手拉风箱呼呼响》的过程中,正确的掌握和理会花鼓戏的韵味。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华民族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中,有一种艺术形式同印度梵剧、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大概有360多种戏种。(备:生可能会说各种戏曲种类,那就答:大家说的这些都是属于这一种艺术形式——戏曲)

2、问:大家都知道哪些戏种呢?——学生回答问题。

3、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戏曲种类很多嘛,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聆听音乐片段,猜猜它属于哪个戏种呢?(注:请听完再举手回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越剧 谁说女子不如男豫剧 谁料皇榜中状元黄梅戏 智取威虎山京剧

(三)讲授新课(1)花鼓戏

1、师:同学们非常厉害,今天周老师要带大家领略一种我们湖南本土戏种的风采,知道是什么吗?——花鼓戏

2、师: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已有2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大致分成长沙花鼓戏、益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各具不同艺术风格。1)、花鼓戏角色特点:

A、在中国戏曲中,把角色分成“生、旦、净、丑”等行当,请同学们看视频片段,想一想,剧中出现的人物,在戏曲中属于哪种行当呢?(播放《补缸》、《刘海砍樵》片段)看后学生回答问题

B、大家从哪些方面判断出是生、旦、丑呢?丑一般是什么形象?旦、生呢? C、师:湖南花鼓戏以“三小”为主要角色进行表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花鼓戏的伴奏乐器:

A、问:那我们来看看这个乐器像什么?——出示大筒的图片

B、师:这个乐器确实很像二胡,它其实不是二胡,音色跟二胡完全不同。它是源自清朝的拉弦乐器,常给湖南花鼓戏伴奏,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花鼓大筒。请听!(播放大筒视频片段)

C、认识了花鼓大筒,还有这些乐器(出示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的图片)你都认识吗? 3)、花鼓戏的演唱语言特点:

A、师:了解了花鼓戏的角色特点、伴奏乐器。你们觉得湖南花鼓戏的演唱语言有什么特点呢?老师想请同学们用长沙话来说说这句话——快点咯,快来咯,车子要开啦。

师:你们觉得这像唱歌吗?老师经常听外地人说长沙人讲话特别像唱歌,老师试着把这句话的音调找出来了,你们听听像唱歌吗?

老师把谱例、歌词分句唱出来。再连贯的把旋律、歌词分开唱出来

B、师:刚刚我们根据语言找出音调,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哼唱曲调,猜猜他是哪首长沙童谣呢?

老师哼唱《月亮粑粑》谱例

师:很好!这就是长沙童谣《月亮粑粑》,现在我们把音符带进去唱唱。

C、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别人说我们长沙话像唱歌了吧。而且唱起来是不是特别像民歌小调?其实湖南花鼓戏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源自湖南民歌小调。请看!这是节选自花鼓戏中的一个小乐句(出示PPT“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让我们用长沙话来说一遍。出示谱例,师:你们听听它唱起来是不是跟我们讲话差不多呢?师带学生齐唱一次。师:通过这些体验,你们觉得花鼓戏在演唱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啊?——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均以湖南地方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4)、花鼓戏的风格特点:

A、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想想,这个花鼓戏片段属于诙谐幽默的风格还是沉重苦闷的呢?(播放《补锅》片段)

B、湖南花鼓戏大多数是诙谐幽默的喜剧,当然也有传统正剧 介绍《补锅》及选段《手拉风箱呼呼响》

1、师:了解了这么多花鼓戏的知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并思考几个问题,这个唱段的音乐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唱段中出现的是小旦、小生、小丑哪些角色了?两位演唱者在干什么?——播放《手拉风箱呼呼响》片段。

2、这首《手拉风箱呼呼响》选自湖南花鼓戏的名剧《补锅》

3、简介歌曲背景:

A、《补锅》是由大家熟知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于1965年首演的经典花鼓戏剧目。B、介绍《手拉风箱呼呼响》歌曲背景

4、师:现在就让我们唱一唱《手拉风箱呼呼响》来领略花鼓戏的独特魅力吧!学唱《手拉风箱呼呼响》

(1)角色分配——师:请大家看乐谱,唱段中有几个人物啊?——兰英、小聪。屏幕上老师用红框表示的是“兰英”演唱的片段,篮框表示的是“小聪“演唱的片段。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少了谁都不行,那就由女生来当“兰英们”,男生来扮演“小聪们”。

(2)很多同学肯定特别纳闷儿,怎么样才能把花鼓戏的韵味唱出来呢?其实特别简单,女生只要把湖南妹子泼辣、爽快的感觉唱出来,男生把英姿飒爽、敢作敢当的劲儿表现出来就肯定特别的有韵味。(3)教唱歌曲(第一遍)A、分句教唱歌曲

B、注意提示学生花鼓戏讲究字正腔圆,怎么样做到字正腔圆呢,那就要跟我们长沙话联系起来。

C、有颤音、滑音的地方一定要唱出来,韵味会更足。

D、该休止的地方要有休止,因为这时伴奏中会有旋律,花鼓戏中称为“小衬子”。

5、教唱歌曲(第二遍)

同学么学的这么认真,老师也想加入“兰英”的队伍,跟“小聪们”对唱,请男生起立,台下的“小兰英们”要轻声跟唱。

6、教师带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手拉风箱呼呼响》。(4)表演唱《手拉风箱呼呼响》

1、师:不管是哪一种戏曲种类,主要通过“唱、念、做、打”四种表现方式来进行表演。(板书)

师:唱指的是“歌唱”,念指的是“念白”,做指的是“身段、表演”,打指的是“武戏中的打斗场面”。(提问的形式讲解)

2、问:刚刚我们唱的《手拉风箱呼呼响》中体现了几个方面了呢?——生自由回答问题

3、师:《手拉风箱呼呼响》中主要用了“唱”,当然还有一句很简短的“念”——“怕什么”。“打”只只适合出现在武戏里,我们这个唱段肯定不适合。那我们试着加入“做”进行身段的表演吧!

4、动作第一遍

师:尽管是身段表演,但在戏曲里面,表演和唱、念白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同学们不要只顾着做动作忘了唱哦。老师先教男生动作,女生除了要看男生做动作,更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什么?——伴唱。

由教师分别教授“兰英组”和“小聪组”身段表演动作(先教女男生动作,女生伴唱,教完成之后再教女生动作,这时男生要把动作加上且伴唱。)

5、动作第二遍

在“兰英”和“小聪”两组中各找出两名同学到台上,和老师共同带领同学们跟伴奏共同表演唱《手拉风箱呼呼响》。

6、师:在剧中,其实在小聪和兰英唱这首歌之前,小聪还有一句念白“那我们就补补补起来”,请我们班的小聪们把这句话加上去。所有同学跟伴奏完整表演唱《手拉风箱呼呼响》。

(四)花鼓戏知识抢答竞赛

1、师:我们唱了、演了、学了这么多花鼓戏内容,想必也累了,接下来我们来轻松下,来进行知识抢答二选一,怎么样?

2、游戏规则讲解:出示题目,老师念完题目后进行抢答,举手最快者进行回答。

3、游戏开始:

A、湖南花鼓戏已有多少年历史? a、200多年b、300多年

B、湖南花鼓戏常用的伴奏乐器是什么? a、唢呐b、花鼓大筒

C、花鼓戏在演唱中,统一用的舞台语言是? a、湖南地方方言b、普通话

D、湖南花鼓戏诸多剧目中,哪种题材较多? a、传统正剧b、喜剧

(五)课堂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知识掌握得很好。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美妙动听的旋律唱腔构成了湖南人为之骄傲的花鼓戏然而现在热爱和关注花鼓戏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年轻一带的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传承花鼓戏,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

第五单元梨园百花

(二)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能够感受和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音乐情绪,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感受并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内在音乐情感。

三、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验国粹京剧的唱腔及其内在音乐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问答法

(一)复习导入:

1、生共同回顾《唱脸谱》。

2、播放京剧片段,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并说出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

《杨门女将》《淮河营》《红娘》《白蛇传》《赤桑镇》《武家坡》《智斗》(过渡至听赏讨论的第二部份)

(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辩:

1、一听《智斗》 ①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

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老生、花脸)你是从那里听出来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花脸:浑厚、高亢、宏亮)

④体会和传统的京剧有了那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速度板式更生活化)

过渡:没有了五彩的服饰,特点鲜明的脸谱与独特的对白,京剧还能称为京剧吗?

2、对比欣赏京剧《沙家浜》片段与沪剧《芦荡火种》片段,提问:你能分辩出两种戏种吗?你是从那儿听出来的?(找出京剧不同于别的剧种的特点)。(唱腔的方言特色与伴奏乐器南北差异)

3、二听《智斗》选段

4、表演《智斗》片段

选择一个人物,尝试用京剧的腔调架式来表演《智斗》,其余同学帮衬着的点,为他们说锣鼓经。小结过渡:

在京剧的成长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象地方戏、武术、杂技的优点与长处。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比如说他独特的唱腔与念白,还有鲜明的伴奏乐器。到今天,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岁了。时代不断的发展,也要求京剧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使这个古老的艺术更加贴近我们现代人的口味。

(三)欣赏京剧的革新发展与姐妹艺术的融合: 欣赏提问:

1、以下的几个京剧片段在那些地方做了改革与发展,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方式革新)、《杨门女将》(与交响音乐与合唱艺术相结合)、《我的中国心》(京剧改革的新产物京歌)

随堂小结:现代京剧虽然做了许多改革,使其更加与我们现代生活贴近。但是,她的精髓并没有要消失,而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她以她独特京腔京韵、鲜明的中国风格,征服了全世界。同时,也逐渐的渗透和影响着咱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也影响着别的姐妹艺术。

2、欣赏舞蹈《旦角》,提问: 请同学看这段舞蹈,听这段音乐,告诉老师其中有京剧的那些表演方式?(吊嗓、武打、表演)表现了几种不同的旦角?(花旦、武旦、老旦)

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她从辉煌的昨天走来,拥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今天,我相信她一定能在咱们这一代手中焕发青春。

(四)拓展结束:

结束一:让我们先从一名观众做起,走近京剧!

结束二:让我们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唱段《今日痛饮庆功酒》中结束这堂课,让我们做一回小戏迷,为京剧叫好。

第六单元七彩管弦

(三)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饶有兴趣地欣赏室内乐《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多彩的音响结构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能参与本单元教材提供的文字资料,说出重奏、室内乐、小夜曲等概念,能分辨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

3.乐于进一步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的生平和代表作,通过聆听、哼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熟悉其主题旋律,能背唱音乐主题音乐I.二、教学重点:

感受《G大调弦乐小夜曲》丰富多彩的音响结构形式。

三、教学难点:

在复听全曲的过程中,分辨出音乐主题。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莫扎特的音乐集锦片段。2.猜猜他是谁?

教师:今天老师要介绍的这位作曲家特别有名,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描述判断他究竟是谁?老师将会介绍他的四点特征,请大家抢答: 他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奥地利人。

他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他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4.简介莫扎特及其作品:

教师:刚才很多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看来同学们对莫扎特还是挺熟悉的,谁来说说看,你对莫扎特还有怎样的了解? 师生交流。

按照莫扎特创作的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

(二)介绍室内乐,听辨弦乐组乐器音色 1.听赏三首莫扎特的作品,辨别演奏形式。教师: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聆听莫扎特的三首作品,辨别它的演奏形式。

播放钢琴独奏《土耳其进行曲》音频片段、《G大调弦乐小夜曲》音频片段和《第四十交响曲》音频片段。

学生聆听感受并讨论不同演奏形式的音响效果。2.简介室内乐。

3.听辨弦乐器组各乐器的音色。

(三)赏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呈示部(A)视频。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莫扎特一首极负盛名的室内乐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厅感受这段乐曲的魅力,同时观察这首室内乐作品采用的是怎样的演奏形式?

(1)播放主题a的音频。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哼唱感受。(2)模拟演奏。

教师把学生分成五组,分别代表五重奏的五件乐器。2.音乐主题b 提问:大家从图形谱中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音乐的哪些要素? 3.音乐主题c 4.音乐主题d(1)播放展开部音频。(2)播放再现部音频。5.完整欣赏全曲视频。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这首乐曲,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屏幕下方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答案。

提问:该曲的乐句特点为:A对称B不对称 该曲的音乐风格为(可多选):A典雅B精致C朦胧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

(四)反馈与小结 1.反馈测试(1)乐句接龙游戏(2)图示选择题 2.图示填空题 3.小结。

第六单元七彩管弦

(三)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与《a小调钢琴三重奏》。

2.比较两种不同乐器组合所形成的不同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探究变奏的音乐创作手法,感受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风格。

二、教学重点: 目标1

三、教学难点:

在欣赏《a小调钢琴三重奏》的同时,了解变奏手法,指导学生课后尝试运用变奏手法进行音乐创作。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欣赏《如有歌的行板》。3.欣赏《a小调钢琴三重奏》。

(1)初听乐曲主题,学生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交流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2)通过演唱进一步熟悉主题,第一遍可以用“la”的方式跟琴演唱,第二遍视谱演唱,演唱中注意表达乐谱标注的重音。(3)在聆听中探究变奏乐手法。

(4)如课堂时间允许,该曲的听赏可与“活动与练习”单元中的创造实践相结合,在学生了解常见的变奏手法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完成变奏

(四)的练习。4.小结。第七单元《让世界充满爱》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二、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让世界充满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柔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四、教学过程: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五)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

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六)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第八单元歌曲览胜

(一)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欣赏歌剧《白毛女》片段——《北风吹》《扎红头绳》,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

2.能哼唱《北风吹》的旋律和分角色演唱《扎红头绳》,并与他人合作进行表演,初步认知歌剧艺术的表现特点。

二、教学重点: 目标1

三、教学难点: 目标2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在音乐中进入教室。

2.对比欣赏《珊瑚颂》的音乐会版和歌剧版,并回答问题。(1)这两段视频有何不同?(2)哪一个版本的剧情性更强?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作品简介

歌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师:同学们,知道《白毛女》的剧情吗?

师:歌剧《白毛女》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对于歌剧形式的中国化的道路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欣赏选段《北风吹》(1)初听全曲。思考:

①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选段表现的情节是什么?

③通过该唱段你能看出喜儿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2)师:歌剧《白毛女》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1945年在延安鲁讯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完成。

《北风吹》选取了河北民歌《小白菜》和《青阳传》的曲调作为素材,加以改编和创作,塑造了喜儿的形象。

①出示《小白菜》和《青阳传》的曲谱,用钢琴伴奏带学生唱一唱。②复听《北风吹》。

思考:能否从中听到熟悉的旋律?

除了旋律以外,你还能从音乐中找到其他民族元素吗? 3.欣赏选段《扎红头绳》(1)初听全曲。思考:

①选段表现的情节是什么? 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③通过该唱段你能说说杨白劳有怎样的艺术形象? 师生交流,共同总结《北风吹》中的杨白劳形象的塑造。(2)出示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谱,用钢琴带学生唱一唱。(3)复听歌曲,分组讨论:

参照《北风吹》的赏析方法,讨论《扎红头绳》中民族元素的运用。(4)参与体验:

①教师饰演喜儿,学生饰演杨白劳。②学生饰演喜儿,教师饰演杨白劳。③女生饰演喜儿,男生饰演杨白劳。

三、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歌曲览胜

(一)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能认真欣赏歌剧《绣红旗》片段——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2.学生能尝试进行表演,教师选择其他经典唱段作为教材的补充。

二、教学重点: 目标1

三、教学难点: 目标2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绣红旗》选段。

(二)新课教学: 1.内容介绍:

《绣红旗》是我国民族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唱段,其曲调婉转柔和,又饱含深情,它的创作吸收和运用了江南、四川等地的民间音乐素材,这一特征使唱段的旋律更加适合歌剧的韵味。该选段描述了江姐和狱友在“特定的环境”下的“含着热泪绣红旗”的真实故事,表现了江组和战友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2.听辨歌曲,采用模唱的方式熟悉旋律和唱词。3.观看视频表演,采用音画结合,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4.简要介绍剧情: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地下党员江雪琴接受中共四川省委交给的重要任务,与华莹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一同战斗。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抓,并入渣滓洞集中营。江姐在敌人的酷刑和利诱下宁死不屈,最后从容就义。5.歌曲分析:

降B大调,四四拍子,中速。演唱歌曲的感情。6.试着跟旋律演唱《绣红旗》。

(三)小结。

第八单元歌曲览胜

(一)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北风吹》《扎红头绳》和《绣红旗》三首歌剧唱段,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了解故事情节。

2.尝试分级排练并表演歌剧《江姐》第七场至“绣红旗”部分。3.尝试合唱练习:《太阳出来了》。

二、教学重点: 目标1

三、教学难点: 目标2

四、教学过程:

(一)聆听三首歌剧唱段,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再次复习巩固故事情节。

(二)活动与练习

1.尝试分组排练并表演歌剧《江姐》第七场开始至“绣红旗”部分。课堂歌剧表演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推选本组的导演一至两人(导演分配角色人选,安排服装、道具、音响各一人,组织合伴奏);第二,主持人分角色对(串)台词; 第三,联排走台,合伴奏; 第四,登场表演。

2.合唱练习《太阳出来了》。P57

(三)教师小结:

《共青团员之歌》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过学唱《共青团员之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共青团之歌》。

三、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四、教学过程: 播放:

1.《共青团员之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B:学生跟琴视唱歌曲。C:完整演唱歌曲。D: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五、复习演唱

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

处理歌曲的感情: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六、巩固训练: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

五、总结: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祖国”。

3、学生在歌曲中对个别的节奏掌握不好。如:“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4、歌曲的速度不容易掌握。

5、歌曲的感情处理不好。

六、针对这些问题。在下节课当中进行指出并改正。

八年级音乐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一、《让世界充满爱》

1、《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作曲:郭峰

二、《祭献之舞》

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2、代表作-舞台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3、《祭献之舞》使用庞大的乐队,使用乐器的最高和最低音区、颤音和滑音,以及色彩性打击乐器的使用,使整个音乐近似野蛮,产生怪诞的效果。使整个音乐近似野蛮,产生怪诞的效果。渲染了原始社会的时代背景和宗教仪式的神秘色彩和少女心中定会忐忑不安的心情。

三、《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1、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是一首在1985年1月28日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主题歌。

2、在演唱风格上,是摇滚乐的典型唱法,它不拘一格,比较自由 第二单元雪域高原

一、《走进西藏》

1、《走进西藏》是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

二、《阿妈勒俄》

1、是藏族“囊玛”中的一首古典歌曲

2、囊玛——藏族的传统歌舞,由引子、歌曲和舞曲组成。歌曲的旋律典雅、节奏舒展,与欢快的舞曲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札木聂、扬琴、串铃等。

三、《正月十五那一天》

1、藏族民间歌舞“堆谢”中“觉谢”民歌。

2、堆谢—的民间歌舞。堆谢的音乐分降谢和觉谢两种。降谢较慢,抒情悠扬;觉谢较快,轻快活泼,气氛热烈。其伴奏乐器产主要有:笛子、札木聂、二胡等。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一、《智斗》

1、《智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一个片断

2、阿庆嫂属于“旦”角;胡传魁属于“净”角;刁德一属于“生”角(老生)

二、《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传统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一个唱段。包拯属于“净”角。京剧的行当

三、1、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2、京剧的唱腔: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二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西皮——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3、京剧板式的种类大致上分为四类:

(1)一板三眼类(四拍子)。如:慢三眼、快三眼。(2)一板一眼类(二拍子)。如:原板、二六。(3)有板无眼类(一拍子)。如:流水板、快板。

(4)散板类(节拍自由)。如:摇板(紧拉慢唱或紧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导板、滚板等。

3、京剧的场面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其中,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

四、《唱脸谱》音乐体裁是“戏歌”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一、《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交响音画

1、作者:鲍罗丁——俄国作曲家、化学家。强力集团成员之一代表作:歌剧《伊戈尔王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二、《图画展览会》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

1、作者:穆索尔斯基——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成员之一代表作: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等。歌曲《跳蚤之歌》

三、《嘎达梅林》

1、作者:辛沪光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

四、《美丽的村庄》——意大利民歌 第五单元椰风海韵

一、《我的祖家是歌乡》——高山族民歌(生活歌)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其四为叙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

二、《五指山歌》——黎族民歌

三、广东音乐是我国民间器乐的一个乐种。它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第六单元松梅傲雪

一、《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是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

二、《梅花三弄》编钟——中国古代打击乐器,历史悠久。

(1)、节奏——节奏是指音乐中声音的时值长短及强弱。它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骼。节拍是指音乐中强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我国的传统音乐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或弱拍。

(2)、旋律——旋律也称做“曲调”。客观存在是由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旋律的进行方式有: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3)、和声——多声部音乐同时发出的整体音响。它对音乐的色彩、情绪、形象刻画有重要作用。

(4)、音色——人的嗓音或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质叫做音色。个体的或相同属性的音色被称做“单一音色”或“单纯音色”;不同属性的音色结合在一起被称做“混合音色”。(5)、力度——音乐中的个别音或音乐片断的强弱程度。(6)、速度——音乐进行的快慢程度。

(7)、调式——音乐中以一个主音(核心音)为中心所形成的乐音体系称做调式。西方音乐常用的调式为大调式和小调式;我国音乐常用的调式为五声调式。由主音到另一个主音,由低向高或由高向低顺序排列即构成调式音阶。(8)、曲式——音乐的结构形式叫做曲式。

(9)、京剧发展的历史简况清代初期,昆腔、京腔盛行北京。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名演员辈出,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名重一时。光绪年间,京剧艺术初步形成,谭鑫培、王瑶卿做出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10)、囊玛——藏族的传统歌舞,由引子、歌曲和舞曲组成。歌曲的旋律典雅、节奏舒展,与欢快的舞曲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札木聂、扬琴、串铃等。(11)、堆谢——藏族的民间歌舞。堆谢的音乐分降谢和觉谢两种。降谢较慢,抒情悠扬;觉谢较快,轻快活泼,气氛热烈。其伴奏乐器产主要有:笛子、札木聂、二胡等。(12)、强力集团——强力集团又称做“五人团”,是19世纪俄罗斯五位音乐家组成的集体。他们提倡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的民族风格,重视俄罗斯音乐的民族化问题,并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实践了他们的主张。这五个人是;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第一单元绿色家园

一、《瀑布与溪流》选自《九寨沟音画》

2.九寨沟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3、《九寨沟音画》表现了九寨沟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梦幻曲》,第二乐章《藏乡断想》,第三乐章《水韵》,第四乐章《秋色》,第五乐章《瀑布与溪流》,表现九寨沟日夜奔流的瀑布和溪流。

4、交响诗是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组曲——是由几首乐曲按照相互对比的原则组成的一种器乐套曲,可分为古组曲和近代组曲两大类。

5、合唱要求歌唱整体的统一。歌唱整体统一,一般是指合唱的“基本音色”、“节奏”、“速度”和“理解表情”的统一。第二单元西南情韵

一、《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混声合唱包括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还有女生领唱

二、《瑶族舞曲》——管弦乐——复三部曲式结构

1、侗族大歌可分为“普通大歌”、“声音大歌”及“叙事大歌”三类。

三、《阿西里西》——彝族民歌

1、“阿西里西”具有“我们的好朋友” 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

一、《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

二、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

三、《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

1、电子音乐——运用现在电子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音乐

2、电声乐队主要乐器;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电子音响合成器、电子琴。第四单元歌剧世界

一、《猎人合唱》是德国歌剧《自由射手》选曲

1、作者:韦伯——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代表作:歌剧《自由射手》钢琴作品《邀舞》

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三、《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段作者:威尔第——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歌剧《利戈莱托》即《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四、管弦乐《卡门》序曲作者:比捷——法国作曲家代表作:《阿莱城姑娘组曲》及歌剧《卡门》《斗牛士之歌》在《卡门》中出现了2次,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第五单元化蝶

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作曲

1、《梁山伯与祝英台》——我国群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

2、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3、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

4、引子——春景(鸟语花香);呈示部——相爱;展开部——抗婚;再现部——化蝶

5、《化蝶》这首歌是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第六单元婆娑舞姿

一、《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作曲:吴祖强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 《草原小姐妹》;琵琶与管弦乐队音诗 《春江花月夜》;芭蕾舞剧《鱼美人》);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弦乐合奏改编曲《二泉映月》等。

1、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

二、舞剧《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1、《西班牙舞曲》是《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音乐

三、《飞天仙子》是(舞剧《丝路花雨》选曲

四、1、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中以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与音乐相配合,来表现剧情和角色的思想感情。舞剧一般不包含歌唱和说白。

2、舞剧发展的历史——西方国家称舞剧为芭蕾(Ballet),源于意大利文

3、中国舞剧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前后曾有过吴晓邦创作的《虎爷》、《宝塔牌坊》等作品。1949年后,舞大型舞剧有《宝莲灯》、《小刀会》、《鱼美人》、《五朵红云》和《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数十部。近年来,出现了《丝路花雨》、《奔月》、《文成公主》、《魂》等有影响的作品。我国的舞剧有的增加了歌唱形式的插曲,如《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音15册 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说课设计 重庆市开县西街中学 凌波微尘“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稳步......

湘版教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 老师你好教学内容:听赏歌曲《老师你好》,学唱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歌曲《老师你好》,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2.能用轻松明亮的声音演唱《老师最理......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之歌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感悟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力目标: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能准确地表达音乐中的情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唱......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_(简案)湘版

第1课 笔墨千秋一、教学目标1、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2、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3、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全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教版最新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