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历程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光辉的历程教学设计”。
《光辉的历程》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2.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与敌人顽强抵抗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感。2.通过以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胸怀和气魄。【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教材分析】
1.歌曲《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是一首著名的革命历史民歌。他描述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英明决策和指挥下,为了粉碎敌人的反革命“围剿”,暂时撤出部分苏区北上抗日时,人民群众为红军送行,军民难舍难分的感人情景。
2.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
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是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三十周年而创作的。由萧华作词,晨耕、唐诃、生茂、遇秋作曲。同年“八一”建军节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首演于北京。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阔景象,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
《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曲采用了云南民歌的音调,并以复乐段两段体的结构写成。它描写了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四次渡过赤水打击敌人的情况。
3.歌曲《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形象。
4.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选自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曲由沈亚威作曲,是一首比较典型的混声四部合唱,他表现了革命形势的转折和反动统治的覆灭。
这首合唱曲是众多的为毛泽东诗词谱曲的歌曲中较为成功的一首,并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是各合唱团体经常演唱的保留曲目。【教学过程】
1.欣赏《十送红军》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2)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分为三个乐段,这三个乐段之间有何联系)。
(4)再听录音,请学生注意听歌词,谈谈每段歌词有何不同以及衬词的作用。
(5)分小组随录音学唱歌曲(如有条件,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表演唱)。2.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1)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个故事?请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简要谈谈,教师可展示有关美术作品或播放录像。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表现了何种情绪?
(3)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并讲解“组歌”的概念。(4)再听录音,请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3.欣赏《游击队歌》
(1)简介作者生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战士形象?通过什么手法描绘的(可从旋律特点、节奏型、速度上着手)?
(3)再听录音,提醒学生注意弱起节奏的特点以及在歌曲中的作用。(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记熟主旋律。4.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教师结合教科书上的油画作品讲解该七言律诗的创作时代背景和诗中蕴涵的深刻意义。
(2)教师示范朗诵这首诗,然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3)播放《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谈谈歌曲与诗在情绪、思想内容上的联系。
(4)教师示范,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然后请学生朗诵。
(5)可让学生分组朗诵,并采用互评的方式,取长补短。
光辉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经中......
《光辉的历程》教案——开天辟地 教学目标:1.知道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了解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英雄......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光辉历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
投稿建党90周年征文《光辉的历程》光辉的历程杨永平(一)天空流光溢彩,大地笑语欢歌。九十年的蹒跚前行,从镰刀、铁锤光芒指引的大道上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红火 火的事业歌唱;......
关于纪念人大制度60年征文的通知2014年9月将迎来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