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染病预防教育,卫生教育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预防传染病教育教案”。
小学传染病预防教育,卫生教育教案大全1
1保护耳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耳朵的作用和保护耳朵的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对保护耳朵有益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助残爱心。教学重点:保护耳朵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题(教师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保护耳朵。2.学习新课
师:(根剧课前把握的情况,简述一下学生的耳朵卫曲情况,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毕竟应该怎样保护耳朵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轻声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师:耳朵有什么用处?耳朵聋了对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请大家齐读第一段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第1段)师:健康的耳朵对人是多么重要啊!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呢?请××同学读第1条。
(学生读第1条。教师可补充课文分析中介绍的单足跳除水法,并请一名学生试做)师:请××同学读第2条。
(学生读第2条。教师可补充一下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后果)师:请××同学读第3条。
(学生读第3条。教师可解释长时间用耳塞收听可能对耳朵造成的损害)师:请××同学读第4条。
(学生读第4条。教师可解释长时间受强烈噪音刺激对听力的损害。请学生参考课文后的《小资料·2》)师:请同学们跟我读第5条。(教师领读第5条,学生跟读)同学们不但自己不要挖耳朵,也不要给别人挖耳朵。假如耳道外面痒,可以用食指按摩外耳道的前方,既可以解痒,又能促使耵聍从铭道脱落排出。(请学生参考课文后的《小资料.3》)下面请××同学读第6条。(学生读第6条)师:请同学们注重看课本上的图,擤鼻涕不能同时把两个鼻孔督捏住,这样一擤就会把鼻涕压进中耳鼓室去。应该依次压住一个鼻孔,将另一个鼻孔里的鼻涕擤出来。师:请×x同学读第7条。
(学生读第7条。教师可说明原因,并强调捂耳朵就不要张开嘴,张开嘴就不要捂耳朵)师:最后,请同学们跟我读第8条。(教师领读第8条,学生跟读)任何药物一方面能治
某些病,另一方面也会对人体产生某些不好的作用。有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在杀菌消炎的同时,也对人体有些副作用。滥用了,或者长期地用了会影响听力,甚至导致耳聋。所以用药要慎重,要遵从医生的指导。3.巩固训练 ①耳朵有什么作用? ②怎样保护耳朵? 板书设计:保护耳朵要做到1感冒时不要老吸鼻涕; 2.用耳机听音乐,不要把音量调得太大; 3.听到巨响,要迅速张开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随便掏耳朵;
5.常常捏耳垂,促进内耳血液循环。
2红眼病的防备和护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急性结膜炎(红眼病)颠琛因、政状、预防、治疗和护理的方法。
2、教育学生养成讲卫曲、爱清洁的文明习惯。教学过程: 1.导入新题(教师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红眼病(急性结膜炎)的预防和护理。2.学习新课
师:请同学们各自小声读课文。课文比较长,自然段比较多,请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写出顺序号。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1、通过生活实例甲流的传播以及传染病的传播环节,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2、通过对艾滋病的全面了解,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难点: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搜集相关传染病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分组搜集甲流、艾滋病、肺结核、足癣、蛔虫病的致病原因及传播途径等相关资料;情景剧的排练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创设境导入新课
预备铃后播放健康歌(约3分钟)
导入:“好,时间到。又到了我们的超级侦探,认真断案的时间。目前,一种疾病席卷全球,各国人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课件呈现:
播放甲流新闻视频,结合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大家看出来了,这是甲流,之所以大家都恐慌,是因为它能传染,是传染病。这种疾病有何特点,引起传染病的元凶是谁?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侦破这类案件。”板书(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前倾听歌曲;根据老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视频,步入情境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从生活情境出发,从学生的关注视角出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目标
课件呈现本节课学习目标
观看课件,阅读学习目标 再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正强化,有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前进的方向。
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类型自主研
学 导入:“我们先进入侦探摸索阶段——七嘴八舌。关于传染病,请大家各抒己见,谈谈你的疑问。”
“好,结合大家的疑问,我们进入侦探摸排阶段。”课件呈现自学内容:
1、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特点,3、传染病的类型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积极提出自己关于传染病的问题,步入侦探角色。
结合自学和搜集的资料,施展侦探才能,逐步探究
表达交流 赋予角色,提供课堂参与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验证自学内容的正确性,做到会的不讲,难点点拨。
难
点
点
拨 设问导入:“原来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呀,那病原体指的是什么呢?请负责抓获元凶的侦探将罪犯押上来„„
课件呈现:由A、B、C、D四小组结合课件给大家展示相应传染病的病原体。
老师结合课件指导学生,结合四类传染病的元凶,共同归纳病原体类别。
ABCD四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传染病的元凶。
结合课件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认同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那些类型
传
染
病
流
行
环
节
合作交流
设问导入:“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呢?请大家欣赏公交车上的瘟疫。”
课件呈现
指导学生展示情景剧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有哪些?
2、如何区别这几个环节?
3、结合传播途径区别传染病的类型 部分学生展示情景剧,其余学生观看,并思考课件呈现的相应问题。
小组讨论并交流,得出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并明确各环节的概念
学生结合自学,与传播途径相结合,再次分析归纳出传染病的类型,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化难为易。同时通过学生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表现能力。
小组合作,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点点拨 课件呈现传染三环节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结合概念、实例讲解区分三环节。
倾听、思考、比较
巩固
练习 课件呈现练习题 积极完成练习 巩固新学内容
传
染
病的预
防
措
施 导入:“甲流是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可是我们这儿并没有大面积流行,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回答)对,因为我们采取了预防措施。咱们学校和各自家庭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大家列举一下。”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学校和家庭对甲流采取的预防措施。课件再次呈现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针对三个环节找到预防措施,并给与恰当的评价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学校和家庭对甲流采取的预防措施,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活与学习相结合,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编辑本段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编辑本段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新生儿破伤风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编辑本段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风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编辑本段
传染病的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甲型H1N1流感
现在,在全世界肆虐的甲型流感漫步开来 首先我们要做到 预防 流感的 措施 以下方案: 1.勤洗手 ,把手朝下方搓洗 2.强身健体 3.感冒 发烧 不适者 尽快就诊 ,并告诉 医生游历 4.尽快接种疫苗 5.禁止去流感区域 6.打喷嚏 咳嗽 禁止对人 做以上几点 防止 甲型H1N1流感!
编辑本段
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体温计 简介
非典时期体温计
非典时期为了防止医护人员在测量病人体温的时候发生交叉感染,造成医疗事故,专门使用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人体体温的体温计。该体温计采用红外线射击到被测量对象,没有激光点不造成人体的伤害。[1] 用途
1.人体体温测量:准确的测量人体体温,替代传统的水银体温计;
2.皮肤温度测量: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比如医学用皮肤表面温度测量;
3.物体温度测量: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比如可用于茶杯外表的温度测量;
4.液体温度测量: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婴儿洗澡水的温度、奶瓶内牛奶温度等。特点
精确度:测量遍差≤±0.3度。(采用进口红外探测系统)
测量时间:测量时间<1秒钟。
使用方法:一键测量,操作方便。
测量演示
非接触:对人体额头测量,不接触人体皮肤。
使用寿命:装2节5号电池,可使用超过10万次,产品使用寿命>300万次。
测量距离:在5~15CM之内都可以适应,无需固定测量距离。
显示:大屏幕液晶显示,白色背光,任何光线都可以清晰显示。
温度报警:自由设定报警温度。
存储数据:存储32个测量数据,便于分析参考对比。
设置修改:可以修改设置参数,以适应不同肤色的人种(白人,黑人,黄色人种等)。
单位转换:使用摄氏度、华氏度互相转换。参数
1.正常使用条件: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
2.电源:DC3v(2粒AA电池)
3:尺寸:196×150×50mm(长×宽×高)
4.重量:220g
5.测量范围:
体温模式:32℃~42.9℃
表面模式:0℃~60℃
6.精度:32℃~36℃=±0.3℃
36℃~39℃=±0.2℃
39℃~42.9℃=±0.3℃
7.功耗:≤50mW
8.测量距离:5CM-15CM
9.自动关机:5秒
今年以来,蜱虫、恙虫、肝吸虫等“虫虫致病”事件接连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热议。在危害人类健康的“虫虫特攻队”中,除了可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乙脑、疟疾等多种虫媒传染病的“明星队长”蚊子外,大多数队员“知名度”不高,可谓“隐蔽杀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冬季传染病预防教育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健康教育预......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教育教案小学生预防传染病教育教案篇1:小学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年级; 执教:一、教学思路本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预防冬季传染病教育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