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学教案12(幻灯)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教案”。
花卉栽培学教案
绪论
一、花卉的含义和范围
花卉的定义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概念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卉”是草本植物的总称,狭义的花卉,仅指草本的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
广义的概念
但随着人类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国际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与渗透,花卉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广义的花卉,指凡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并经过一定技艺进行栽培管理和养护的植物,有观花的(如月季、牡丹等)、观叶的(如蕨类、吊兰等)观芽的(如银芽柳的银白色绒芽)、观茎的(如紫竹、斑竹、红瑞木等)、观果的(如佛手、观赏西葫芦等)和观根的(如水杉的气生根、木棉的板根等),也有欣赏其姿态(如盆景、根雕等)或闻其香的(如玫瑰、兰花等等);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从水生到陆生,气生;有的匍匐矮小,有的高大直立;有草本也有木本,有灌木、乔木和藤本,应有尽有,种类繁多,都包括在花卉范围之中。温室中盆栽观赏的灌木、果树现在也纳入了广义的花卉的概念中。
二、花卉栽培学
花卉栽培学是研究花卉的形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应用等应用技术的学科。根据生产目的目的的不同分为生产栽培和观赏栽培两大类。(概念见书P1)
三、花卉的作用
(一)花卉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之一
花卉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在园林绿化中是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的重要材料。它可以用作盆栽和地植。盆栽装饰厅堂,布置会场、点缀房间。地栽布置花坛,花境、花带等。丛植或孤植来强调出入口和广场的构图中心,点缀建筑物、道路两旁、拐角和林缘,在烘托气氛、丰富景观方面有它独特的效果。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花卉还多应用于各种重大节日、各类展览会和各种会议的装饰和布置,增添欢快和喜庆的气氛。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街头巷尾用花卉点缀,增加了节日的气氛。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直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二)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花卉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之一,花卉除了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化外,还可以用来进行厅堂布置、室内装饰,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也可以用作盆花、切花。花卉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加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花卉在外事活动、亲朋交往过程中,具有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促进科学文化交流的作用。另外丰富的花卉种类以及其中存在的科学奥妙,为人们了解自然、增长科学知识、进行教学(品种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三)在经济生产的作用
花卉不仅具有美化环境、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盆花生产、鲜切花生产、种子、球根、花苗等的生产,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一般的农作物、水果、蔬菜,鲜切花一般每公顷产值在15万—45万元以上,春节盆花一般在45万----75万元以上,种苗生产的效益会更高,所以,花卉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花卉还能出口换取外汇,如漳州水仙、兰州百合、云南山茶、荷兰的郁金香、风信子,日本的百合、菊花、香石竹、月季等,花卉已成了高效农业之一,经济效益高,已发展成为重要产业,创造了较高的利润。
另外,多数花卉都有多种用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鸡冠花、桔梗、荷花、芍药等,它们的根,茎、叶或者花都能入药,是很好的药用植物。有些种类,如米兰、白兰,茉莉、珠兰、等,它们花香馥郁,可熏茶。有些种类玫瑰,晚香玉等能提取芳香油、香精等。还有很多种花卉可食用,如菊花、百合、金针菜、菊花脑等。也有的是造纸、制麻的原料。随着社会消费的不断提高,花卉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大。
四、如何学好花卉栽培学
学好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花卉分类学是学好花卉栽培学的基础,培养兴趣对花卉栽培的兴趣是关键,学好花卉栽培技术的基础理论,勤于实践和观察、多问是学好花卉栽培的有效途径。
五、北京花卉情况
产销情况
2001年北京花卉生产面积3067公顷,比上年增加867公顷,尤以现代温室增长速度快,从2000年的19万平方米增加到35万平方米。生产种球种苗2137万株,比上年增加603万株;切花6528万支,比上年减少1058万支;盆花2226万盆,比上年增加728万盆,花灌木2314万株,比上年增加1206万株;草坪草151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3.8万平方米。产值4.4亿元,比去年增加近1亿元。花卉生产企业达550家,高效生产园20个;花卉市场体系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档次逐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大型花卉批发市场发展到15家,销售网点1500个,年交易额5亿元。
北京已成为年宵花盆花的重要生产和催花基地和集散地,盆花质量逐步提高,优质花卉占到30%以上,有的可与进口花卉相比。热带兰、彩色马蹄莲、火鹤、一品红、杜鹃、长寿花、球根海棠等国际流行的花卉在北京都有生产。存在问题:
1、人才缺乏,特别是现代花卉生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才;花农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只占15.5%。
2、设施引进盲目,适应性差,加大了改造费用;
3、育种业落后,缺乏鼓励育种的支持政策和保护育种者权益的软环境,引进新品种有支持资金,培育开发新品种缺乏支持经费,新品种研究人员的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国产种苗质量明显低于进口质量,使国产花卉缺乏竞争力;
4、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成果转化慢,花卉科研投入少且分散,难于适应花卉业的发展,建议将新品种研究以人为中心改为以品种为中心,使新品种研究持之以恒,成为产业中的一环。
5、野生资源缺乏开发利用和保护。
6、花卉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花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带动农户处在摸索阶段;产品数量和质量高于农户,冲击了农户生产,而花农在市场经济中,没有发展资金、贷款保障、现代技术、信息和好品种,在市场经济中,势单力薄,缺乏市场竞争力;
7、花卉流通体系建设缺乏规划,随意性强,市场管理相对落后,投资者注重摊位收入,缺乏对花卉业的整体考虑;难以适应入世;
8、生产和市场建设的多元化投资使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难以适应行业管理,特别是花卉业,是在市场经济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政府支持少,没有行政体系的约束,管理更显薄弱;
9、缺乏收集整理信息的手段,尤其是缺乏市场信息采集条件。
第一章 花卉分类与识别
花卉的种类繁多,分布范围也很广,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各异,其栽培方法及利用方式也不同。为了便于掌握花卉的繁殖、栽培及利用,按其生态习性和栽培应用特点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还有依据花卉原产地的分类方法等等。下面分述之。
第一节 依生态习性和栽培应用特点的分类
一、依生活型与生态习性的分类
(一)露地花卉
在自然条件下,在露地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花卉。
1.一年生花卉:在一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即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结实、后枯死。故又称春播花卉。如鸡冠花、波斯菊、硫华菊、翠菊、百日草、万寿菊、孔雀草、茑萝、千日红、麦杆菊、一串红、半支莲、五色草大花秋葵、藿香蓟、凤仙花等。
2.二年生花卉:在二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即秋天播种、幼苗越冬、翌年春夏开花、结实、后枯死,故又称秋播花卉。如金鱼草、三色堇、桂竹香、羽衣甘蓝、金盏菊、雏菊、风铃草、须苞石竹、矮雪轮、矢车菊等。
3.多年生花卉:指这种花卉它的地下茎和根连年生长,地上部分多次开花、结实,即其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不同,可分为两类。
(1)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现象;地上部分表现出一年生或多年生性状,如菊花、蓍草属、紫菀属、金鸡菊、宿根天人菊、、金光菊、紫松果菊、一枝黄花、蛇鞭菊、芍药、乌头、耧斗菜、铁线莲、荷苞牡丹、蜀葵、福禄考、剪秋罗、随意草、桔梗、沙参、费菜、鸢尾属、射干、火炬花、萱草、玉簪、万年青、吉祥草、麦冬、沿阶草等。
(2)球根花卉:地下部分的根或茎发生变态,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等,如郁金香、风信子、葡萄风信子、贝母、百合、绵枣儿、大花葱、铃兰、秋水仙、白芨、水仙、石蒜、葱兰、韭兰、晚香玉、唐菖蒲、球根鸢尾、火星花、番红花、美人蕉、大丽花、花毛茛、红花酢浆草,因其形态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鳞茎类、球茎类、块茎类、根茎类、块根类。4.水生花卉:指生长在水中或沼泽地或耐水湿的花卉。常见的如荷花、睡莲、萍蓬草、芡、千屈菜、菖蒲、黄菖蒲、香蒲、水葱、凤眼莲等。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如虎耳草、香堇、蓍草、景天类等。
6.草坪地被花卉:主要指覆盖地表面的低矮的、具匍匐状、质地优良、扩展性强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以及一些多年生适应性强的其它草本植物和茎叶密集的低矮灌木、竹类、藤本植物等。如结缕草、马尼拉、细叶结缕草、狗牙根、百慕达、天堂草、假俭草、早熟禾、高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四季青)、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马蹄金等。
(二)温室花卉
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育,或冬季须在温室内保护越冬。通常可分为下面几类。
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彩叶草、报春花等。
2.宿根花卉:如非洲紫罗兰、鹤望兰、百子莲、非洲菊、花叶竹芋、蜘蛛抱蛋等。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香雪兰、马蹄莲、大岩桐、球根秋海棠、彩叶芋等。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附生兰类:如卡特兰、蝴蝶兰、石斛、兜兰等。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特殊贮水能力,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并能耐干旱。如仙人掌、蟹爪兰、昙花、芦荟、绿铃、生石花、玉米石、龙凤木、龙舌兰等。6.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如铁线蕨、肾蕨、巢蕨、鹿角蕨等。7.食虫植物:如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8.凤梨科植物:如彩叶凤梨、虎纹凤梨、金边凤梨、筒凤梨等。
9.草木本植物:又称亚灌木花卉,如倒挂金钟、香石竹、天竺葵、竹节海棠等。10.花木类:如一品红、龙血树、龟背竹、米仔兰、珠兰等。
11.水生花卉:如王莲、热带睡莲。
二、依花期分类
此分类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点,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的四季划分法出发,依据诸多花卉开花的盛花期进行分类。
(一)春季花卉
指2—4月期间盛开的花卉,如金盏菊、虞美人、郁金香、花毛茛、凤信子、水仙等。
(二)夏季花卉
指5—7月期间盛开的花卉,如凤仙花、金鱼草、荷花、火星花、芍药、石竹等。
(三)秋季花卉
指在8—10月期间盛开的花卉,如一串红、菊花、万寿菊、石蒜、翠菊、大丽花等。
(四)冬季花卉
指在11月至翌年1月期间开花的花卉。因冬季严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的花卉能花朵盛放的种类稀少,常用观叶花卉取而代之,如羽衣甘蓝、红叶甜菜。温室内开花的有多花报春、鹤望兰等。
三、依观赏部位分类
按花卉可观赏的花、叶、果、茎等器官进行分类。
(一)观花类
以观花为主的花卉,欣赏其色、香、姿、韵。如虞美人、菊花、荷花、霞草、飞燕草、晚香玉等。
(二)观叶类
观叶为主,花卉的叶形奇特,或带彩色条斑,富于变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龟背竹、花叶芋、彩叶草、五色草、蔓绿绒、旱伞草、蕨类等。
(三)观果类
植株的果实形态奇特、艳丽悦目,挂果时间长、且果实干净,可供观赏。如五色椒、金银茄、冬珊瑚、金桔、佛手、乳茄、气球果等。
(四)观茎类 这类花卉的茎、分枝或带有叶常发生变态,表现出婀娜多姿,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如仙人掌类,竹节蓼、文竹,光棍树等。
(五)观芽类
主要观赏其肥大的叶芽或花芽,如结香、银芽柳等。
(六)其它
有些花卉的其他部位或器官具有观赏价值,如马蹄莲观赏其色彩美丽、形态奇特的苞片;海葱则观赏其硕大的绿色鳞茎。
四、依经济用途分类
(一)药用花卉
芍药、桔梗、麦冬、贝母、百合、石斛等。
(二)香料花卉
如薄荷、晚香玉、香堇、玉簪、香雪兰、等。
(三)食用花卉
如百合、菊花脑、黄花菜、落葵、藕、芡等。
(四)其它有经济价值的花卉
可生产纤维、淀粉及油料的花卉,如黄秋葵、鸡冠花、扫帚草、含羞草、马蔺、蜀葵等。
五、依园林用途分类
(一)花坛花卉
(二)盆栽花卉
(三)室内花卉
(四)切花花卉
(五)观叶花卉
(六)荫棚花卉
六、依自然分布的分类
(一)热带花卉
(二)温带花卉
(三)寒带花卉
(四)高山花卉
(五)水生花卉
(六)岩生花卉(七)沙漠花卉
七、依栽培方式分类
(一)露地花卉
(二)温室花卉
(三)切花栽培
(四)促成栽培
(五)抑制栽培
(六)无土栽培(七)荫棚栽培(八)种苗栽培
第二节 依花卉原产地的分类
一、中国气候型
亦称大陆东岸气候型:这一气候型的特点是夏热冬寒,年内温差较大,夏季降水量较多。属此气候型的地区有:中国的大部分、日本、北美东部、巴西南部、大洋洲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依冬季气温的高低可分为温暖型及冷凉型。
(一)温暖型
包括中国长江以南、日本南部、北美东南部等地,原产的花卉有:中国石竹、福禄考、天人菊、美女樱、矮牵牛、半支莲、凤仙花、麦杆菊、一串红、报春花、非洲菊、百合、石蒜、马蹄莲、唐菖蒲等。
(二)冷凉型
包括中国北部、日本东北部、北美东北部等地,原产的花卉有:翠菊、黑心菊、荷包牡丹、芍药、菊花、荷兰菊、金光菊等。
二、欧洲气候型
亦称大陆西岸气候型,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凉爽,一般气温不超过15—17℃;降水量较少但四季较均匀。属此气候型的地域有:欧洲大部分、北美西海岸中部、南美西南部、新西兰南部等地;原产的花卉有:雏菊、矢车菊、剪秋罗、紫罗兰、羽衣甘蓝、三色堇、宿根亚麻、喇叭水仙等。
三、地中海气候型
以地中海沿岸气候为代表,其特点是自秋季至次年春末降雨较多;冬季无严寒,最低温度为6—7℃;夏季干燥、凉爽,极少降雨,为干燥期,气温为20—25℃。多年生花卉常成球根状态。属于该气候型的地区有南非好望角附近、大洋洲和北美的西南部,南美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原产这些地区的花卉有:风信子、郁金香、水仙、香雪兰、蒲包花、天竺葵、君子兰、鹤望兰等。
四、墨西哥气候型
又称热带高原气候型,特点是周年温度约14—17℃,温差小、降雨量因地区不同,有的雨量充沛均匀,也有集中在夏季的。属该气候型的地区除墨西哥高原之外,尚有南美洲的安弟斯山脉,非洲中部高山地区、中国云南省等地。主要花卉有大丽花、晚香玉、百日草、一品红、球根秋海棠、金莲花等。
五、热带气候型
该气候型的特点是常年气温较高,约30℃左右,温差小;空气湿度较大;有雨季与旱季之分。此气候型又可区分为二个地区:
(一)亚洲、非洲、大洋洲的热带地区,原产该地的花卉有:鸡冠花、凤仙花、蟆叶秋海棠、彩叶草、虎尾兰、万带兰、非洲紫罗兰、猪笼草等。
(二)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原产该地的花卉有:紫茉莉、大岩桐、椒草、美人蕉、竹芋、水塔花、卡特兰、朱顶红等。
六、沙漠气候型
该气候型的特点是,周年气候变化极大,昼夜温差也大,降雨少,干旱期长;多为不毛之地,土壤质地多为沙质或以砂砾为主。属该气候型的地区有非洲、大洋洲中部、墨西哥西北部及我国海南岛西南部;原产花卉有:仙人掌类、芦荟、龙舌兰、龙须海棠、伽蓝菜等多浆植物。
七、寒带气候型
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尤其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短暂凉爽,植物生长期只2—3个月。我国西北、西南及东北山地一些城市,地处海拔1000m以上也属高寒地带,栽培花卉时要照顾到气候型的因素。属该气候型地区有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等寒带地区及高山地区。主要的花卉有雪莲、细叶百合、绿绒蒿、镜面草、龙胆等。
第二章、花卉的应用
由于花卉的品种繁多,色彩艳丽、组合配置方便,因此常做为重点美化的材料,布置成花坛、花带、花境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公园、广场、机关、厂矿等主要地区。
一、花坛:将同期开放的各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按照一定的图案设计,栽植于特定的床地内,以发挥群体美的一种布置方式。
花坛的调协 要根据当地的环境。花坛的大小、外形、结构、颜色、图案等都应当与四周的环境相协调。
花坛的图案设计 要简洁、大方、轮廊清楚,体形有对比,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花坛的高度 应在人们的视平线以内,以利于观赏。为了使花坛内层次分明,栽种时应呈现肉高外低(四面观赏的花坛)、或前低后高(一面观赏的花坛)的形式。花坛的中心可押放或栽植一些姿态优美、较高大的观花或观叶植物如叶子花、铁树、黄杨球等。四周所选用的花卉不宜太高,要求栽种整齐,以免影响花坛的效果。
花坛的色彩不宜太多,一般以2~3种为宜,可以一种色彩为主色调,其它的作对比,衬托用,否则给人以杂乱的感觉。
二、花境: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栽植的花卉布置方式,这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绿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炼后应用于园林布置中的一种方江。
花卉的设计 主要是自然式配置,设计时要注意花境内花卉的色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花境的宽窄要与背景的高低、道路的宽窄成比例,植株高底不要超过背景。花境的长度,要根据需要来决定,过长的可分段栽植。
花卉的配置 应考试到同一委节中各种花卉的色彩及数量的协调与对比,同时,要求一年中要有季节变化,三季有花,因此所选用的花卉多以花期长、色彩艳、栽境管理简单的宿根、球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一、二年生花卉。
三、卉的室内装饰
会场布置:多以盆栽花卉为主,适当的配以插花。主席台的天幕下应当选用高大整齐的观叶植物.以突出天幕上的布置,高度以稍高于台上站立的人为宜.主席台的报告桌上,可布置一盆花或一瓶插花,但体量不能大,以免遮挡视线.主席台的前沿可成排放置观叶盆花,中间加入部分观花植物.主席台上花卉的色彩及气氛应根据会议的内容与性质来确定。
餐厅的布置:除特殊需要在餐桌上摆花外,一般仅在餐厅的两侧或四周的角上摆放观叶、观花或下垂的植物于几架上,如果餐厅有种植池,则只需在种植池内直接栽植或摆盆花。餐桌上摆花以插花为主,具体的形式及色彩则应根据餐桌的大小、餐具与餐厅的风格以及客人的来源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餐桌上的摆花所用的花草要求玩肥水、农药的污染,无病虫害,一定要清洁。不能使用有特殊气味的花卉。
休息厅的花卉布置:常常是最清致的,因为在休息时,人们可以欣赏或品评所布置的花卉,因此休息厅的布置应选一些观赏价值高,姿态优美,适宜近处欣赏的盆花、盆景、插花等,但休息厅的布置不能太多太杂。所摆放的位置主要是大厅四周的角上及窗台、桌几或专调的花架上,此外在门厅的内外两侧应有大型的盆载布置,这样才能内外衔接,而不致给人与突然的感觉。
不论是什么样的室内布置,都要考虑到花卉的生物学特性,根据室内的光线、通风、温度等条件选择相应的花卉,如果需要摆放的时间较长,则应定时更换,更换的时间视具体品种的耐荫程度来决定。
四、插花、花篮、花束、花圈的加工制作:
(1)鲜花的切取方法:为了延长鲜花的花期,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水中切取法:为了避免切口与空气直接接触,造成空气进入导管,吸水困难,可将花枝弯于水中再切离母体。或把切下的花枝基部浸入水中再剪去一段,以保证水分供应。但多乳汁或多浆的花卉不宜采用此法。
②浸烫及灼烧:切花剪下后将花枝基部浸入沸水数十秒钟或用火灼烧至枯焦。这样可防止枝条组织内汁液外溢、切口阻塞及水质腐败。此法适宜一品红等多乳汁或多浆的花卉。③扩大切口:将花枝基部斜切或将切口纵向劈裂并嵌入小石子,以扩大切口啬吸水面积。④药剂处理:通过药剂处理,可灭菌防腐,促进及水和增加营养,抑制枝叶的水分蒸腾和花瓣的脱落。使用的方法有:用药水涂抹切口或用药配成水养液等方法。常用于涂抹的药有樟脑、薄荷油等;用于配制水养液的有硼酸、高锰酸钾等。此外,近年来已有商品保鲜剂的生产和出售。
(2)鲜花的切取时间:切花应在植物组织水分充足、气温凉爽时用利刀剪取,一般应在清晨和傍晚时剪取,剪下的花枝应放于阴凉湿润的地方,如地窖里。
由于各种花卉的习性不一样,因此对各种花的剪取时间亦有不同,大多数花卉宜在含苞待放时剪取,而大丽花、香豌豆、美国石竹、扶郎花、一品红等宜剪全开的;百合、月季、菊花、芍药、郁金香、唐菖蒲、晚香玉、香石竹等宜剪半开的。梅花、碧桃等则应在透色时剪取。大多数切花要求花枝长度达到80cm左右。
(3)插花:插花是比较精致的花卉装饰品,它具有制作方便,使用灵活、装饰性强等特点。插花的形式有:
普通式:着重于色彩构图和优美的线条,选材范围很广。
盆景式:多置于浅而宽大的容器中,在选材上不受限制,着重于意境的创造。整齐式:常用碗状或盂状容器、多呈球形、半球形、辐射对称或环状组合颜色可单色或复色。选材要求匀称,花形端正,表现端庄的风格。
不论哪种形式的插花,在花卉的选择,容器的形式及构图等方面都要求其色彩,形态与性质的调和、均衡及有韵律,并与所装饰的环境,气氛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插花发挥出花卉自身所不能发挥的艺术作用,提高插花的观赏价值。
(4)花篮:主要作为喜庆、祝贺的礼品或室内装卉用。花篮的形态,大小不一,大的可高达一米,多放于地上,小的不到一尺,可放于桌上或作装饰用。
供花篮用的切花要求花枝都较长,在制作前要先进行花卉装置的构思,可以某种花卉为主,或以某种颜色为主,亦可用一种花卉制作花篮,如月季、唐菖蒲、香石竹等。再适当加一些衬托用的材料,如文竹、霞草等。制作花篮前,要先将花泥在水中浸泡透,然后按选好的花钵形状及大小切好放入花钵中,然后选好花草等材料即可上花。
上花时要注意花色、大小、深浅的搭配,可先上主要的花,再上填衬的材料。(5)花束:花束的应用很广,凡迎送宾客、祝贺、慰问等均可用花束。花束的形状因用途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变化,一般花束不以多取胜,而要讲究美观,以质取胜。花束的握手部分不能太粗,要便于握持。所扎成的花束要求姿态稳定,不易变形,选材时注意不要用能染色的和有臭味的花卉。
(6)花圈:用竹片或树枝作一圆圈,外绑上草,用绳捆紧后外包以彩色纸,然后插上鲜花及枝叶。一般短小的草花要先扎成小束绑在小竹签上,然后上圈。在我国花圈一般以冷色调为主。另外,应尽量选不易萎焉的切花材料。
不论是插花、花篮或是花束、花圈的选材与布置,都应事先了解使用者的风俗习惯,由于各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同一种花将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三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种类的不同,它们的生长发育类型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充分调查清楚每种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才能创造和运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达到人们改造植物、利用植物的预期目的。当前国际花卉生产中广泛采用的电照生产、遮光处理、种子和球根的低温处理等技术措施,都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某些花卉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栽培措施,这些都大大提高了花卉生产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长发育规律是花卉工作者首要的任务,也是花卉栽培和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花卉同其它植物一样,无论是从种子到种子或从球根到球根,在一生中既有生命周期的变化,又有年周期的变化。在个体发育中,多数种类经历种子休眠和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三大时期(无性繁殖的种类可以不经过种子时期),上述各个时期或周期的变化,基本上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如发育阶段的顺序性和局限性等等。由于花卉种类繁多,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复杂,常形成众多的生态类型,其生长发育过程和类型以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其它植物繁多而富于变化。不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长短差距甚大,一般花木类的生命周期从数年至数百年,如牡丹的生命周期可达300-400年之久;草本花卉的生命周期短的只有几日(如短命菊),长至1年、2年和数年(如翠菊、万寿菊、凤仙花、须苞石竹、蜀葵、毛地黄、金鱼草、美女樱、三色堇等)。
花卉同其它植物一样,在年周期中表现最明显的有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化。但是,由于花卉种和品种极其繁多,原产地立地条件也极为复杂,同样年周期的情况也多变化,尤其是休眠期的类型和特点有多种多样:
一年生花卉的休眠期特点
一年生花卉由于春天萌芽后,当年开花结实而后死亡,仅有生长期的各时期变化,因此年周期即为生命周期,较短而简单。
二年生花卉的休眠期特点 二年生花卉秋播后,以幼苗状态越冬休眠或半休眠; 多年生花卉的休眠期特点
多年生的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则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贮藏器官形成后进入休眠进行越冬(如萱草、芍药、鸢尾以及春植球根类的唐菖蒲、大丽花、荷花等)或越夏(如秋植球根类的水仙、郁金香、风信子等,它们在越夏中进行花芽分化)。还有许多常绿性多年生花卉,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几乎周年生长保持常绿而无休眠期,如万年青、书带草和麦冬等等。
花前成熟期 人们早已知道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并把到达开花前的这段时期称为“花前成熟期”或“幼期”(在果树学和树木学中称为“幼年期”),这段时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或品种而异。花卉不同种或品种间的花前成熟期差异很大,有的短至数日,有的长至数年乃至几十年,如矮牵牛,在短日照条件下,于子叶期就能诱导开花;瓜果类的落花生在种子中花芽原基已经形成;唐菖蒲早花品种一般种植后90天就可开花,而晚花品种需要120天;瓜叶菊播种后需经过8个月才能开花;牡丹播种后需3-4年甚至4-5年才能开花;有些木本观赏树更长,可达20-30年,如欧洲冷杉为25-30年,欧洲落叶松为10-15年。一般来讲,草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较长。
二、各类花卉的生育特点
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萌芽、生长、开花、结实、芽或贮藏器官的形成和休眠等变化,然后逐渐衰老而死亡(一年生植物在当年内开花结实后迅速死亡)。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不仅逐渐认识和掌握了植物的上述发育过程的规律,而且随着生物学科和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植物的许多重要发育过程,如开花、休眠等过程的了解已进入到生理生化机理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还找到了不少人为控制某些发育过程的方法和措施,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种子春化处理、球根低温贮藏、花期控制等等。但是,植物生育过程是极为复杂的生命现象,不仅与植物整体的生理密切相关,还时常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至今人们还没有对植物每个发育过程的性质和机理都已了解和掌握,比较清楚和确实掌握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就叫春化作用,也称感温性。植物通过该阶段所要求的主要外界环境条件是低温作用,而不同植物所要求的低温值和通过的低温时间各不相同。依据要求低温值的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三种类型:
1.冬性植物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低温,约在0-10℃的温度下,能够在30-70天的时间内完成春化阶段。在近于0℃的温度下进行得最快。有人称这类植物为春化要求性植物。
二年生花卉,如月见草、毛地黄、毛蕊花等为冬性植物。在秋季播种后,以幼苗状态度过严寒的冬季,满足其对低温的要求而通过春化阶段,使植物正常开花。这些植物若在春季气温已暖时播种,便不能正常开花,因其未经低温的春化阶段。但若春季播种前经过人工春化处理,可使它当年开花,但缺点是植株矮小,花梗太矮,若作为切花是不利的。
对于二年生花卉如需在春季播种时,应于早春开冻后及早播种,可得较好的效果,也可开花,但不及秋播的好。如延误播种,对开花则不利。罂粟、虞美人、蜀葵及香矢车菊等,如春播,时间应当更早,否则开花极为不良。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也为冬性植物,这些植物通过春化阶段也要求低温(如鸢尾、芍药等)。
2.春性植物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的低温值(5-12℃)比冬性植物高,也就是说,需要较高的温度诱导才能开花,同时完成春化作用所需要的时间亦比较短,约为5-15天。一年生花卉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为春性植物。
3.半冬性植物
在上述两种类型之间,还有许多种类,在通过春化阶段时,对于温度的要求不甚敏感,这类植物在15℃的温度下也能够完成春化作用,但是,最低温度不能低于3℃,其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是15-20天。在花卉栽培中,不同品种间对春化作用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异,有的品种对春化要求性很强,有的品种要求不强,有的则无春化要求。
不同的花卉种类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也不相同,通常有两种方式,以萌芽种子通过春化阶段的称种子春化;以具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通过春化阶段的称植物体春化。多数花卉种类是以植物体方式通过春化阶段的,如紫罗兰、六倍利等。而种子春化的种类至今还不太清楚。据日本农学博士阿部定夫等人指出,栽培经过低温催芽的香豌豆种子可以提前开花。
(二)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
是指一日中日出日落的时数(也即一日的日照长度)或指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它是植物生育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可以控制某些植物的花芽分化及其发育开放过程(称做成花),而且还影响植物的其它生长发育现象,如分枝习性,块茎、球茎、块根等地下器官的形成以及其它器官的衰老、脱落和休眠,所以光周期与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成花所需要的日长条件不同,也就是说各种植物都依赖于一定的日照长度和相应的黑夜长度的相互交替,才能诱导花的发生和开放。因此常依据植物对日长条件的要求可划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长日照和短日照的极限以每天日照长度超过12小时的为长日照植物,不足12小时的则为短日照植物。
1.长日照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成花。一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时的日照,可以促进开花,若在昼夜不间断的光照下,能起更好的促进作用。相反,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开花或延迟开花。二年生花卉秋播后,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营养生长,在春天长日照下迅速开花。瓜叶菊、紫罗兰于温室内栽培时,通常7-8月播种,早春1、2月便可开花,若迟至9、10月播种,在春季长日照下也可开花,但因植株未及充分成长而变得很矮小。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锥花福禄考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满足其春化要求,也在春季长日照下开花。
2.短日照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在每天日照为8-12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能够促进开花,而在较长的光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一年生花卉在自然条件下,春天播种发芽后,在长日照下生长茎、叶,在秋天短日照下开花繁茂。若春天播种较迟,当进入秋天后,虽植株矮小,但由于在短日照条件下,仍如期开花。如波斯菊通常4月份播种,9月中旬开始开花,株高可达2m,如迟至6、7月份播种,至9月中旬仍可开花,但株高仅1m。
秋天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多属短日照植物,如菊花、一品红等在短日照下方能开花,因此为使它们在“十一”国庆节开花,必须进行遮光处理。
3.中性植物
这类植物在较长或较短的光照下都能开花,对于光照长短的适应范围较广。大约在10-16小时光照下均可开花,这类花卉有:大丽花、香石竹、扶桑、非洲紫罗兰、花烟草、非洲菊等等。
但是荷兰的维恩(R.V.D.Veen)和梅杰(G.Meijer)及日本某些教授都认为上述假定极限是不确切的,并指出应按照临界日照长度划分为宜,临界日照长度即为能诱导开花的日照长度。并根据临界日照长度的不同,将植物分成下列6种类型。
1.短日照植物
即指植物在少于临界日照长度下进行花芽分化的植物。如为一年生草花的凤仙花和波斯菊、牵牛、金莲花、冬性金鱼草等。
2.长日照植物
即指植物在长于临界日照长度下进行花芽分化的植物。如为二年生花卉的金盏菊、矢车菊、天人菊、罂粟等。
3.中性植物
不受日照长短影响而开花的植物。如紫茉莉属植物。
4.定日或中间性植物
在短日照或长日照下都不进行花芽分化,必须在特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进行花芽分化。
5.长短日照植物
花原基在长日照下形成,在短日照下花原基才能发育成花。如翠菊,在长日照过程中形成花芽和莲座,并开始伸长,如继续用长日照,莲座则继续伸长。如改用短日照,莲座则停止伸长,提前开花。
6.短长日照植物
花原基在短日照下形成,在长日照下才能开花者。如大花天竺葵及风铃草,只有当短日照周期之后跟随着另一个长日照周期才能被诱导开花。 不同品种的花卉对日照长度的反应也不相同。根据日本冈田1957年对于菊花开花温度和日照长度影响的调查,在6个品种群中,花芽分化和花蕾发育对光周期的要求分为:
①短日,短日;②中性,中性;③中性,短日;④短日,中性等4个类型。 植物的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既相互关联又可相互取代。许多春化要求性植物,往往对光周期反应也很敏感,如不少长日照植物,如果在高温下,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或大大延迟花期,这是由于高温“抑制”了长光照对发育影响的缘故。
一般在自然条件下,长日和高温(夏季)、短日和低温(冬季)总是相互伴随着关联着。另外,短日照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某些植物的低温要求;,在某些情况下,低温也可以代替光周期的要求,因此应当把光周期和温度因子结合起来分析问题。
第二节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和发育在植物一生中是关键性的阶段,花芽的多少和质量不但直接影响观赏效果,而且也影响到花卉事业的种子生产。因此,了解和掌握各种花卉的花芽分化时期和规律,确保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对花卉栽培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不少国家在花卉生产上广泛采用遮光生产(短日照处理)、电照生产、移地栽培等等技术措施,对菊花、一品红、兰花等花期控制,进行周年生产,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这是正确掌握每种花卉花芽分化规律,制定合理栽培技术的结果。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
近年来,随着花卉生产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植物开花生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不少中外学者多方面探讨有关花芽分化的机理问题并发表了不少有关的学说,如碳氮比(C/N)学说,“促花激素”学说等等,这些理论都对进一步促进花卉学及花卉生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碳、氮比学说
即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是植物体内醣类(即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并以C-N率来表示。这种学说认为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比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关键,当醣类含量比较多,而含氮化合物少时,可以促进花芽的分化。中外学者都支持这一观点。从多数试验结果和事实证明:C-N率对于花芽分化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同化养分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花芽分化将不能进行,即使有分化,其数目也甚少。一些花序花数较多的种类,特别是一些无限花序的花卉,在开花过程中,通常基部的花先开,花形也最大,愈向上部,花形渐小,至最上部,花均发育不全,花芽停止分化,这说明同化养分的多少决定花芽分化与否和开花的数目。同化养分的多少,也决定花的大小,如在菊花、芍药、香石竹的栽培中,为使花朵增大,常将一部分花芽疏去,以便养分集中于少数花中,使花朵增大。 “成花素”(也可称开花激素)学说
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的发生则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导致。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激素所制约。综合有关的研究和报道,目前都广泛认为花原基的发生与植物体内的激素有重要关系。但有关成花素的形成、运转机理至今尚未搞清,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除上述学说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植物体内有机酸含量及水分的多少,也与花芽分化有关。不管哪一种学说,根据研究的结果都承认这样一点,即花芽分化必须具备组织分化基础、物质基础和一定的外界条件,也就是说,花芽分化是在内外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而物质基础是首要因素,激素和一定的外界环境因子则是重要条件。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当植物进行一定营养生长,并通过春化阶段及光照阶段后,即进入生殖阶段,营养生长逐渐缓慢或停止,花芽开始分化,芽内生长点向花芽方向形成,直至雌、雄蕊完全形成为止。整个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形成期,三者顺序不可改变,缺一不可。生理分化期是在芽的生长点内进行生理变化,通常肉眼无法观察;形态分化期进行着花部各个花器的发育过程,从生长点突起肥大的花芽分化初期,至萼片形成期、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有些花木类其性细胞形成期是在第二年春季发芽以后、开花之前才完成。如樱花、八仙花等。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由于花芽开始分化的时间及完成分化全过程所需时间的长短不同(随花卉种类、品种、地区、年份及多变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异),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一)夏秋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于6-9月高温季节进行,至秋末花器的主要部分已完成,第二年早春或春天开花。但其性细胞的形成必须经过低温。如许多木本类的花卉,如牡丹、丁香、梅花、榆叶梅等等。球根类花卉也在夏季较高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如郁金香、风信子水仙等秋植球根在进入夏季后,地上部分全部枯死,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花芽分化在夏季休眠期间进行,此时温度不宜过高,超过20℃,花芽分化则受阻,通常最适温度为17-18℃,但也视种类而异。春植球根则在夏季生长进行分化,如:美人蕉。
(二)冬春分化类型
原产温暖地区的某些木本花卉及一些园林树种多属此类型。如柑桔类从12-3月完成,特点是分化时间短并连续进行。一些二年生花卉和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仅在春季温度较低时期进行。
(三)当年一次分化的开花类型 一些当年夏秋开花的种类,在当年枝的新梢上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如紫薇、木槿、木芙蓉等以及夏秋开花的宿根花卉,如萱草、菊花、芙蓉葵等,基本属此类型。
(四)多次分化类型
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形成花芽并开花。如茉莉、月季、倒挂金钟、香石竹等四季性开花的花木及宿根花卉,在一年中都可继续分化花芽,当主茎生长达一定高度时,顶端营养生长停止,花芽逐渐形成,养分即集中于顶花芽。在顶花芽形成过程中,其它花芽又继续在基部生出的侧枝上形成,如此在四季中可以开花不绝。这些花卉通常在花芽分化和开花过程中,其营养生长仍继续进行。一年生花卉的花芽分化时期较长,只要在营养生长达到一定大小时,即可分化花芽而开花,并且在整个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时期,继续形成花蕾而开花。决定开花的早迟依播种出苗时期和以后生长的速度而定。
(五)不定期分化类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无一定时期,只要达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开花,主要视植物体自身养分的积累程度而异,如凤梨科和芭蕉科的某些种类。
四、各类花卉的花芽分化实例
万寿菊高温下,仅在短日照下开花;12-13℃条件下,仅在长日照下开花。
百日草短日照下,花芽形成得早,但是花朵小而茎细,植株分枝 不多;长日照下虽然开花迟,但株丛紧密,花朵也大。
大岩桐花芽的形成没有特定的日照和低温的要求。植株成长后,花芽开始形成,因此,生长愈迅速,开花愈早。温度低,生长缓慢时,侧枝增多,花数也相应增多。
映山红短日照条件下,促进花芽的形成,但品种之间有差异。40-50天左右的短日照,效果最好。花芽形成的适温也因品种而异,有些品种在高温下促进花芽的形成,而有些品种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可促进花芽的形成。
报春花在低温下,无论长日照或短日照均可开花,但是温度高时,仅在短日照下开花。
大丽花在10-12小时短日照下,花芽发育速度快,开花也早。长日照下,侧枝多,花也多,但是,花的发育比较慢。在短日照下,生育结束得早也能促进块根的形成。 叶子花在高温和短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但在15℃条件下,无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下都能进行花芽分化。经过赤霉素处理,在长日照和低温下,能促进花芽分化,但在短日照下无效果。
花卉栽培学教案6花卉与环境 (花卉与营养)第五节 花卉与营养一、花卉对营养元素的要求维持植物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大量元素,通常认为有10种,其中构成有机物的元素有4种,即碳、氢、......
花卉栽培学教案第四章花卉栽培与环境(20)第二节、花卉与光照阳光是花卉赖以生活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能量源泉,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光照强度......
花 卉 栽 培 学 教 案第一章花卉生产设施及环境调节1、1花卉生产设施教学目标:1、温室、大棚、荫棚、温床与冷床的设计与搭建2、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和空气等各项因......
花 卉 栽 培 学 教 案绪论教学目标:1、主要让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花卉的广、狭义定义及花卉生产技术的概念。2、理解花卉的分类方法和花卉生产特点。3、了解我国花卉生产......
月季的栽培技术月季(rosa cvs)又名斗雪红、长春花、月月红等,蔷薇科,蔷薇属。月季花容秀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时常开,深受人们喜爱,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目前广为栽培的月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