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案粽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劳技活动教案”。
设计原因:
现在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接触到现代化的娱乐工具日渐频繁,像电视、电话,尤其是电脑和手机,可以说是如影随形,还有不少的学生迷失其中,少儿近视眼、青少年网迷也就慢慢产生了。自然而然,也在不知不觉中,错失了很多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更错失了本应该学习到的基本的生活技能与文化知识的机会。通过制作“五彩香包”这样的活动,一则可以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二则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我特设计了这样的劳技课。
教学特色:
积极实践,快乐体验。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制作“五彩综”,继续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儿童是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时刻,他们自尊心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基本的劳动技能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都能够顺利进行。再加上劳动技能课对学生来讲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再加上教师 “积极实践,快乐体验,以及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特色,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其中,成就“积极实践,快乐体验,以及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完成手工粽的制作,学会绕线。
2、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五彩手工综,拥熟练掌握折、包、绕、组装等技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制作一个完整的手工粽,手工粽如何缠线,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的问题,学会制作手工粽。
2、在学生制作手工粽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制作手工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组内合理分工,为更好的作品齐心协力。
2、在进行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意见的态度,以及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够有意识地去完善自我,做生活的小主人。并为传承、发扬我国的灿烂古典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难点:
完成制作手工粽,缠线的顺序、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手工粽、没有缠线的粽子、毛线、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手工粽制作材料、毛线、双面胶、剪刀。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引入,农历五月初五,风俗习惯等。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板书课题:五彩香包。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的成员通过小组合作,也做出了香包,但是你们手中的香包和老师手中的香包一样吗?(生:不一样)相比起来,谁的更漂亮呢?(生:老师手中的香包)那你们想不想让你们手中的香包也变得和老师手中的香包一样漂亮。(生:想)那我们这节课就继续制作五彩香包,完成最后一个步骤——缠线。(板书:缠线)二、五彩香包——缠线
师: 缠线也是一门技术活,只有抓住技巧,才能缠出精美的五彩香包。
师:俗话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要是想比老师做的还要好,大家学的时候可要认真哟!
1、教师示范讲解---五彩香包的制作方法: A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五彩香包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往老师这儿看,老师拿出我们上节课制作的五彩香包半成品。首先用食指和中指上下拿着香包,在香包的棱角边缘,贴上双面胶,并把双面肩上的白色部分撕掉。
接着,开始产毛线,可以一次用一条线,也可以同时用两条线来缠。缠的时候,将彩线末端粘在粽子顶端的缝中,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粽子上下两端右手将彩线依次缠在1、2、3三个角上一直缠下去,在缠的过程中,线条并排走,不交叉,中间不留缝隙,自由更换颜色,可用也可打结或用双面胶进行链接,缠的时候毛线不留在外面,缠完后把线剪断,末端粘上双面胶,用针塞入粽子的缝里。)
B传授秘诀——合作的技巧与效果
师: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可以把五彩香包作的又快又好的秘诀。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想)
就是在五彩香包的缠线的时候仍然要进行分工合作。可以两个人两个人缠线,两个人换线,可以把不同颜色的线连在一起,从而不耽误缠线的时间。这样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就可以在有效的时间段节约人力和时间,制作出最完美的五彩香包。
师:对于老师的示范讲解,还有哪位同学不明白制作方法的请举手。(有的话,老师进行说明。以保证同学们真的了解了五彩香包如何缠线。)既然大家都清楚了,那么,现在我来说明一下我们的制作要求:
2、制作要求:(课件出示)(1分钟)时间:在1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不能按时完成的取消展评资格。
作品设计: 实用、美观、有创意。
评比:获得制作一、二、三等奖的小组,小组代表可以从老师的文具袋里选取自己喜欢的一种礼物作为小成员的奖品。
活动提示:制作五彩香包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要维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注意把制作香包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乱扔,收集整理到自己的袋子里。这样,我们的制作活动才算完美!
1、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15分钟)
师:还是那句老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3个音乐结束之后,会进入3分钟的倒计时。请同学们把握好时间。现在各小组开始为各小组的香包缠线。计时开始: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品展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哪一组的票数多,哪一组获胜。)(5分钟)
1、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加这次展评。
师:下面的时间,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拿着你们小组的作品参加这次展评。
2、班级同学按展评的要求对展出作品进行点评。
师:现在,参加展评活动的各组的代表都已经站在了台上。那么,台下哪位同学想对台上同学的作品依据展评的要求进行一下点评呢?或者,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3、拉选票
师:现在,由各小组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在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之前,老师先声明一下的我们展评投票规则。(课件)(课件出示)展评投票的规则:
(1)投票时,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2)每人只有一次的投票机会;
(3)本组学生不投本组的票。
师:下面由各组的代表依据评比的要求(课件)依次介绍他们的作品,为赢得更多的票数做最后的努力。
你是不是希望在座的老师和同学都能够投你一票?那么现在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话?
4、投票。
师:现在进入了展评活动最关键的时刻:投票。(教师准备卡片纸,把票数写在卡片纸上。)
5、评。
师:请各小组的代表把你们的记分卡拿好,通大家的观察,我们得出我们的一、二、三等奖————其余的小组,虽然你们这一次没有脱颖而出,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们继续努力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也会像他们那样站在领奖台上。谢谢你们的合作!一、二、三等奖小组的代表留下来。其他小组的代表回到座位上。
6、颁奖
师:现在进入到了活动的最高潮-----颁奖。请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小组的代表依次从老师的文具袋中选取一种礼物作为你们小组的奖品。
7、谈获奖心得(采访冠军小组代表)
师:现在,各组的代表已拿到了自己的奖品,现在我来采访一下我们获得一等奖的小组代表: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师: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送一、二、三等奖小组的代表回到他的座位上,同时祝贺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教师总结:
1、学生谈收获。
师:转眼间,我们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就快要结束了。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2、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五彩香包的制作方法,体会出了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快乐。这是我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五、作业
课下呢,请同学们各自制作一个五彩香包送给自己的妈妈,说一句你暖心的话,表达一下你对妈妈的心意。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合作!
粽子
作者:清莲诗人
我相信包粽子是在包 虔诚的心情,多少朝代褪去 却因一个人悲怆的一跳 赢来百姓永久的崇敬 粽子伴清香的艾草而来 粽子伴激情的波涛而来 粽子伴铿锵的锣鼓而来 粽子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 粽子的思念是中华的思念 我相信吃粽子是在咀嚼 遥远而鲜活的记忆,历史啊,因 风云突变而跌宕起伏,汨罗江用 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 灵魂,从此,国破家亡写进了 沉重的叹息或者拷问
我相信民族需要这种无畏的勇气和感情 所以,赛龙舟,吃粽子,以举世瞩目的 盛大节日的仪式流传到现在,成为 人民共同的心声
粽子的由来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 得儿子的说法。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了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吃粽子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连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亲手制作的粽子。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在端午节,他们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软的,甜甜的,别有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包粽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较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豆沙粽和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的,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粽子》教学设计洪山区武珞路小学石牌岭分校 黄文丽【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完成手工粽的制作,学会缠线。2、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五彩手工综,拥熟练掌握折、包、......
劳技课教案 课题:纸杯垫的制作教学目标: 掌握纸杯垫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加以运用,制作出其他的相关作品。 1.知识目标:掌握纸杯垫的基本制作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学......
八年级第一学期劳技教案(九——十七课)教案 ------------------ 课题: 第九课实际操作—— 纸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纸杯垫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较基本的制作......
劳动与技术学科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我是东棘坨镇中学一名劳技教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汇......
第一章 导线的连接 第一节 电路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连接方式及电路图2.能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识别电路图。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