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常识教案_初中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9 03:45:4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七年级

一、教材分析:

1、《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位于中间部分,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它是小学民族知识常识与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的衔接。相对小学的知识要更为抽象一些,而又比高中所学的要更为现实、具体。

本教材共有八个课目,每个课目介绍一项民族政策。每一课目的内容基本划分为七个部分:

引言:放在本课目的题目之前,通过趣味引入或承前启后,揭示本课的基本内容。引言文字精练,具有启发性。

题目:紧扣本课学习内容的主题要旨。阅读与思考:系统地阐述某个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民族花园:根据每个课目的主要内容,陈述一个典型案例或故事,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个课目内容。

探究与体验:结合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相关栏目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该主题的相应内容。

讨论与分享:设置相关活动供学生讨论和分析,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基本意识。

实践园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和意识拓展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主要内容

介绍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以及制定这些民族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教材以民族政策常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民族团结作为教育的主线。

本教材介绍到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教学目标

了解党和国家制定上述八个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与对待党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分2个学年使用,共计4个学期,合计20—24个学时,平均每个学期5—6个学时。每课目教授3个学时,每个学期完成2个课目。

第一课 民族平等政策(上)

教学内容:

民族平等政策 “阅读与思考”和“探究与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我国民族平等政策的特征;理解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提高对我国各民族权利平等的认识能力;学会和少数民族同学平等相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爱国的情感,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同“不同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这一观点;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平等。教学重点:

(1)民族平等政策的主要内容。(2)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性。

(3)自觉维护民族平等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理解民族平等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自觉维护民族平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什么是中华民族、其构成和分布特点。

炎黄子孙谓之百姓,蚩尤后裔称之黎民,合称黎明百姓,是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发展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所有民族的集合,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任一中国人都属于中华民族。当一个人拥有中国国籍时即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员。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和海外华人的总称。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属于社会的公共政策范畴。民族政策,顾名思义,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实施对少数民族的管理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政策历来是党和政府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特定的统治集团的民族观和他们的利益要求。

2、民族平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是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先进或者后进都一律平等。因为各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是民族之间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这些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天生的。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只要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提供发展的机遇,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进步。主张各民族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三是主张民族平等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在法律上、政治上。

四是主张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五是主张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甚至不惜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现实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自觉维护民族平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整个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党和国家制定了民族平等政策,需要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在认同的基础上去遵守和主动实践。学生在了解民族平等政策之后,应当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贯彻,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学会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同学、同胞。

3、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1)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我国公民在经济、政治、人身、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享有权利自由)

2)权利的真实性(首先,真实不真实,是同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而言的。资本主义国家,表面上赋予公民权利,而且花样繁多,实际上因为它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权利主要为资产阶级所享有,人民的权利常以各种借口被剥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其次,公民权利的实际享有,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既有物质条件的积累过程,又有民主制度的完善过程,还有公民意识的提高过程。以选举为例,如果公民不珍惜自己的权利,视选举为儿戏,那么公民的选举权利也就落实不到实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公民的真实权利会更充分地落实。再次,正确认识公民权利被侵害的现象。如果一个国家公民的实际权利被侵害,而得不到保护,侵权行为得不到制裁,那么这种权利就说不上是真实的。如果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后,法律主持公道,制裁侵权行为,那么公民的权利就是真实的。我国属于后者。我们要通过法律常识的学习,增强权利意识,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保障自己所享有的真实权利。

3)权利的彻底性。4)权利的完整性。

5)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宪法的一条重要原则。)

4、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政策是我国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基础,没有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问题不可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研究与体验

按课本“研究与体验”内容进行师生互动,要求学生都动起来,参与交流。

四、巩固练习:教师提出与课上所讲内容相关的问题,由学生来回答。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后,归纳本课重难点。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民族平等政策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

3、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

4、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二课时 民族平等政策(下)

教学内容:民族平等政策“民族花园”、“探究体验”、“讨论与分享”。教学目标:

1、阐述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制定和贯彻民族平等政策,达成理性认识;

2、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少数民族同学平等相处,实践所学内容。

3、激发道德情感,导行的教育。教学过程:

第二课 民族团结政策

教学内容:本课时旨在通过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教材内容;

3、通过提问、点拨、讨论等方式,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做维护、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热心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明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的重要性,做维护、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热心人。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导入

课前全班齐唱《爱我中华》。

教师导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花满园。”正像我们刚才歌中所唱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鲜花,只有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一起盛开,中华民族这个美丽的大花园才会春意盎然,满园花香。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我们资兴市有哪些少数民族。

二、阅读与思考

课堂探究一:有同学说:我们要讲民族团结,少数民族地区就交给少数民族自己去管理,在他们生活有困难时,由政府拨点款资助一下不就行了?

探究思考:说一说你对同学甲观点的看法。你认为民族团结的含义真的就是由政府拨点款资助一下不就行了吗?

教师点拨分析:民族团结是指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互相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它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总原则之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对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和汉族是兄弟民族,只有五十六个民族都发展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园才能算是真正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在经济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要在政治上确保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课堂探究二: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思考: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教师点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团结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课堂探究三:学生阅读教材第11、12页。

探究思考: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民族之祸”?

学生结合教材畅所欲言,然后教师归纳作结:因为各民族团结对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障。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三、探究与体验

1、为巩固和维护民族团结,党和国家做出了哪些努力?

教师点拨分析: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其中壮、布衣、苗等十多个民族的文字都是由政府帮助创制和改进的。

在我国无论是在司法、行政和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应用。(如:毕业证,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所有商店、工厂牌匾都用两种文字标识;考试有少数民族语文、电台电视台播放少数民族语言的电视节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全国或地区性重大活动,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

高考招生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的政策。很多大学设民族预科班。

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还派出了大批的支边干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

2、谁能说说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间做出的贡献?除课本上的,你还知道哪些事迹。

提示:孔繁森的事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查找图书报刊资料、观看《孔繁森》影视录像、请有关人员作孔繁森事迹报告等。孔繁森事迹包括: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四、讨论与分享

1、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教师点拨分析: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战争和地区冲突都是由于民族和宗教矛盾引发的,如俄罗斯的车臣问题,苏联时期对车臣民族政策有偏差,导致今天车臣要从俄中分裂出去,不断制造暗杀、绑架事件、甚至发动战争。因此,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定和统一。

2、畅所欲言:

A、你们知道“5·12”地震的发生地汶川主要居住的是哪几个民族吗?举例说明全国各族人民是如何“手拉手,肩并肩”,团结一致,共度难关的?在抗震救灾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通过“5·12”汶川大地震,你如理解“三个离不开”?

五、作业与练习: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该在实际行动中维护民族团结。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第六课

第五课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

民族政策常识复习题

一、选择:1、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3、除汉族外,我国还有回族和满族也使用汉语。4、早在公......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考点概述

【1】民族平等政策 民族平等含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寉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

自己整理《民族政策常识提纲》

民族政策常识内容注释:带有“★☆、※”的必须识记、理解、掌握一、民族平等政策1.识记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的含义解读:在民族平等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

八年级民族政策教案

教 学 设 计课题: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

下载民族政策常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政策常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