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学年高中物理 2.10 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中物理简单逻辑电路”。
2.10简单的逻辑电路
(一)内容及解析
1、内容: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以及门电路的实际应用。
2、解析:感受数字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巨大改变;体验物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以及“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门电路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以实验教学为主体的媒体教学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对比教学为主线、联系生活实际为辅线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举例子引入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门电路→ 真值表 →练习、小结
2、教学情景
1.按照输入和输出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分为“与”门、“或”门、“非”门等。
(1)“与”门
理解:当几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出现某一结果,这些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与”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与”门。
符号:如图
特点: ①当A、B输入都为“0”时,Y输出为“0”;
②当A输入为“0”B输出为“1”或A输入为“1”B输出为“0”时,Y输出为“0”; ③当A、B输入都为“1”时,Y输出为“1”。(2)“或”门
理解:当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就能出现某一结果,则这些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或”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或”门。
符号:如图
特点: ①当A、B输入都为“0”时,Y输出为“0”;
②当一个输入“0”另一个输入为“1”时,Y输出为“1”; ③当A、B输入都为“1”时,Y输出为“1”。(3)“非”门 理解:当一种结果出现时,另一种结果一定不出现。即输出Y是输入A的否定,这就是“非”逻辑,具有这种逻辑的电路称为“非”门。
符号:如图
特点: ①当A输入为“1”时,Y输出为“0”;1 1 1
(六)目标检测
1.数字电路:处理 的电路叫做数字电路。
2.门电路: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 ;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3.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具有 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
4.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件事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具有 的电路叫做“或”门电路。
5.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呈现 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具有 的电路叫做“非”门电路。
设计意图:检测目标完成情况 A组题
1.走廊里有一盏灯,在走廊两端各有一个开关,我们希望不论那一个开关接通都能使灯点亮,那么设计的电路为()
A.“与”门电路 B.“非”门电路 C.“或”门电路 D.上述答案都有可能
2.如图所示电路为()A.“与”门电路 B.“非”门电路 C.“或”门电路 D.无法判定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练习 B组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为()A.“与”门电路 B.“非”门电路 C.“或”门电路 D.无法判定
2.下面是逻辑电路及其真值表,此逻辑电路为,在真值表中X除的逻辑值为。
3下图左端表示输入端A、B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果它们是“与”门的输入端,请在方框中画出输出端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C组题
1.有一个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如下表,试判断这是一个 门电路,并在右图中画出电路符号。
2.下面是逻辑电路及其真值表,此逻辑电路为,在真值表中X除的逻辑值为。
3.下图左端表示输入端A、B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果它们是“或”门的输入端,请在方框中画出输出端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设计意图:提高部分学生的的能力 教学反思: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学年高中物理 1.5 电势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1.5电势差(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电势差的基本知识。2、解析:这一节主要使学生知道电势差是指两点的电压,与零电势的选择无关,电势就是该点与标准位置的电势差。电......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学年高中物理 2.1 电源和电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1电源和电流(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2、解析: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二)目标及其解析1.让......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2、考生将第Ⅰ......
2.10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优点。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3、初......
2.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商品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我国的工作中心、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理解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