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欢欣的日子 空山鸟语教案 湘艺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湘艺版音乐三年级教案”。
欢欣的日子 空山鸟语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器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回忆一些诗词与音乐相匹配,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2学情分析
本 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中“八音”一词,是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八种原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总称。在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部分传统民族乐器,并听赏了一些民乐作品。作为初中阶段的中国传统民乐欣赏课,应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一 步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组”,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等。3重点难点
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课堂活动的引导和组织。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边听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走进教室。[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听赏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独奏曲。
三、新课教学:(一)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
1、乐器简介:琵琶
师:首先,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琵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其音色有哪些特点? 生: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师:对于琵琶的音色及表现力,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作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这几句诗句。(学生齐声朗读诗句)师:从这些诗句我们知道琵琶的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它既能表现雄壮、热烈、紧张的气氛,又能抒发轻松、愉快、优美的情感,它的音色如珍珠滚落到玉盘中碰撞发出的声音那样美妙、清脆、悦耳。
2、介绍常见的琵琶指法,进一步感受琵琶“珍珠落玉盘”的美妙音色。
3、播放VCD《阳春白雪》,学生听赏全曲,结合标题及以下两个问题,启发学生大胆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意境。
①该曲的旋律、节奏有何特点? ②该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交流听后感。
生1:优美的旋律、轻快活泼的节奏让我仿佛看到了冰雪消融,流水潺潺的初春景象,闻到了泥土的芬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生2:这首乐曲让我回忆起了小时侯跟父母去踏青的情景,我现在感觉心情非常舒畅。生3:我想用一首杜甫的《绝句》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学生朗诵《绝句》)师: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我非常高兴。正如大家所说,《阳春白雪》这首乐曲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活泼轻快,描绘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感受音乐意境,陶冶学生情操。
5、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与《阳春白雪》意境相匹配的诗词。
师: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不但音乐家们讴歌春天,诗人们也赞美春天,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同学们能否回忆几首相关诗词,我们现场开个简短的诗词朗诵会。生1:我想起了陆游的《山城踏青》这首诗。(学生朗诵)生2:我为大家朗诵一首孟浩然的《春晓》。(学生朗诵)生3:我朗诵一首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学生朗诵)
6、欣赏两首唐诗。
师:老师这儿也准备了两首唐诗,请大家看大屏幕。(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学生朗诵《钱塘湖春行》。②理解古诗的深刻内涵。
师: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西湖早春时节的盎然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喜爱。
(2)《咏柳》------柳宗元 ①请个别学生朗诵《咏柳》。②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古诗的内涵。
生: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柳树生动形象的描写,赞美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熟悉的诗词的回忆、赏析,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意境,感受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音诗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7、复听《阳春白雪》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II)(二)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师:诗人们用诗词来赞颂生活,音乐家们用音符来表达情感,画家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描绘生活的呢? 生:用图画。
师:是的,画家们是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生活的。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渔翁独钓图》。
1、欣赏《渔翁独钓图》,朗读张志和的《渔歌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画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勾画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画中画了白鹭、桃花、流水、竹林、连绵的群山、竹排、渔翁。在清幽的环境中,一位渔翁独自垂钓。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诵张志和的《渔歌子》。(学生朗诵《渔歌子》)师:这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描绘了渔翁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独自垂钓的情景。在我们民族器乐曲中,也有很多描绘渔家生活情景的作品,如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民族管弦乐曲《东海渔歌》、吹打乐《渔舟凯歌》、巴乌独奏曲《渔歌》等等。接下来我要介绍的作品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通过画、诗的赏析,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VCD《渔舟唱晚》,学生听赏全曲。
师:《渔舟唱晚》全曲可分二部分,前后两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较大的变化,同学们在听赏过程中要仔细对比一下。
3、师生交流:结合图文提示及乐曲前、后两部分在速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出乐曲的意境。
生1:这首乐曲第一部分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典雅,第二部分速度加快,情绪越来越热烈,表现出了渔人喜获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生2:乐曲的第一部分描绘了清幽、美丽的傍晚景色,第二部分情绪热烈,让我联想到了渔民们满载而归,海面上繁忙、热闹的景象。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只要用心去聆听音乐,都会得到美的享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除了刚才我们欣赏的《渔歌子》外,同学们能否再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4、课堂活动:学生回忆一、二首表现渔家生活情景的诗词 生:我来为大家朗诵柳宗元的《江雪》。(学生朗诵《江雪》)师:你能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意境吗? 生: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在冰天雪地里独自钓鱼的老渔夫的形象。
师:回答得很好。我也很喜欢柳宗元的诗,我们一起欣赏他的另一首诗——《渔翁》。(学生朗诵《渔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设计意图:通过画、诗、音的结合进行多元整合,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意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5、复听《渔舟唱晚》音乐片断。(主题I、主题II)(三)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师:我国民族器乐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器乐家,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熟悉的器乐家的名字及其代表作。
生1:我知道的器乐家有华彦钧,代表作是《二泉映月》。
生2:我知道的器乐家有黄海怀,代表作是《赛马》,还有彭修文,代表作是《瑶族舞曲》。师:回答得非常好。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器乐家、演奏家、教育家——刘天华。
1、作曲家简介:向学生介绍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师:刘天华是江苏省江阴人,从小酷爱音乐,尽管家境贫寒,仍然坚持学习二胡、琵琶演奏,他在北大任国乐导师期间创办了“国乐改进社”,编印出版了《音乐小杂志》。1932年染上了传染病猩红热,逝世于北京,年仅37岁。虽然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却留下了大量音乐遗产,更重要的是,他将二胡这件民族乐器从伴奏地位上升到独奏地位,在高校设立二胡专业,培养了大批二胡演奏人才,为二胡在我国民族器乐中的地位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良宵》、《空山鸟语》、《光明行》、《歌舞引》。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刘天华的《空山鸟语》。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
2、介绍《空山鸟语》标题由来。
师:《空山鸟语》这个标题来源于王维的一首诗——《鹿柴》。哪位同学来朗诵一下这首诗?(请个别学生朗诵《鹿柴》)师: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诗中的“人”换成了“鸟”,它要表现的是在空旷的山谷里听百鸟鸣叫的情景和感受。接下来,我们就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大森林,去聆听那百鸟的鸣叫声。
3、播放VCD《空山鸟语》,学生欣赏全曲。
4、师生交流: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谈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 生1:乐曲开头节奏较为徐缓,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早晨,鸟儿们和大森林从睡梦中醒来,一只鸟儿站在枝头上唱起了歌,许多鸟儿都争先恐后地唱了起来,大森林百鸟音乐会开幕了。
生2:我想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常忆那次春游,误入密林深处。寻路,寻路,惊起鸟儿无数。
师: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也深受感染。二胡音色柔美圆润,尤其适于表现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把自己的感受融入乐曲中、鸟鸣声中,用拟声手法模仿百鸟鸣叫,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刻画了一幅美丽清幽的山林景观,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设计意图:引导、启发学生赏析乐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四)延伸拓展、推荐曲目: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三首优秀的器乐独奏曲,它仅仅是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的开端,许多宝贵的音乐遗产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这里我再向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民族器乐曲,供同学们课后赏析。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瑶族舞曲》、《翠湖春晓》;福建南音《八骏马》、《梅花操》;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竹笛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姑苏行》;琵琶独奏曲《月儿高》、《十面埋伏》;二胡独奏曲《良宵》、《二泉映月》;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山村来了售货员》;古筝独奏曲《流水》;巴乌独奏曲《渔歌》;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积累民乐知识,培养学生欣赏民乐的兴趣。(五)才艺表演:邀请班上具有民族乐器演奏才能的学生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才艺表演,使课堂气氛升到高潮,学生亲眼目睹同学的演奏,更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宜良九中 李永江教学目标1、聆听民族器乐曲,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华民族音乐,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二)1教学目标1、能知道“八音”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2、能识别骨笛、编钟、编磬,并分辨其音色。3、能在听赏《原始狩猎图》、《楚商》中体会其音乐的......
《我爱你,中国》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 兴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二、欣赏《我爱你,中国》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爱......
XX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湘教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以聆听声乐作品为中心的欣赏,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欣赏曲。精选了《回声》、《闲聊波尔卡》、《跳蚤之歌》、......
怀化市武陵中学 初中高效课堂新课改教案2012湘艺版七年级上音乐学科第四周 总第四课时上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罗振华备课人:罗振华第二单元:美妙的人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