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角的度量的教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浮山县文昌小学 陈爱婷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领大家去看一场比赛,猜一猜,两只小蚂蚁谁先到达坡顶A点的呢?
生:第一只小蚂蚁,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第一个的坡度小,第二个的坡度大。
师:也就是说∠2比∠1大,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的,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 生:可以拿活动角比一比,(抽生上讲台演示)
师:用活动角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但∠2比∠1大多少?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能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1)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用什么量? 怎么量?度量是什么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用什么量和怎么量两个问题来研究。(板书)通过预习,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呢?量角器。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量角器,其实,在他的身上藏着许多小秘密,谁能说说你的发现?(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白板演示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刻度线及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
(3)二人小组互相指认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
2、建立1°角的概念
让学生看书本第37页,自学1°的概念(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度,记作1°(课件演示1°角)。
3、读角
(1)在量角器上摆出30°,60°,70°,120°,150°的角,问: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知道的?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 °、150 °,你认为应该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
学生开始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能回答30 °角或150°角,最后应得出:这个角是锐角,应该读30 °才对。
(2)在量角器上画出150°的角,问:这又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角是钝角,应该读作150 °才对)
(3)为什么同一条刻度线,一个表示30 °角,另一个却表示150°角?这就是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的奥秘所在。读30 °角我们看的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为什么呢?(读 30 °角我们看的是内圈的刻度,因为30 °角所对应的0刻度在内圈)读150°角我们读的是外圈刻度,为什么呢?(150°角所对应的0刻度线在外圈)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师:看来读角难不倒大家,那下面我们一起来量角。同学们赶快动手吧,试试量出∠1的大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量的?(教师巡视辅导)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在实物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 ①首先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角的顶点 ②其次使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③最后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且起量的0刻度线决定我们读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量角的过程: ①点心重合②边线重合③读准度数 还有谁来试试?
(2)一起来看看课件是如何度量角的,大家试试边看边说它的量角步骤。(出示课件)(3)你觉得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抽生回答)
四、自学检测:
1、完成自学检测第1题
2、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师:用量角器量一量自学检测第2题的两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讨论,引导学生回答: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板书: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1)认识了量角器;(2)学会了如何量角。
六、布置作业
画一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角的度量陈格一、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同学们,之前我们在家通过视频,已经学习了部分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播放视频,视频内容:1度角,认识量角器) 二、小组学习,讨论质疑现在根......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角的度量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教案《角的度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角的度量潍城区月河路小学 任国莲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