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雨说教案教学设计”。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田圃、留滞、襁褓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音乐性。
2.掌握诗人通过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抒发情感的创作手法。
难点
1.通过春雨到来前后景色的对比描写,理解春雨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2.理解“勇敢地笑”等诗句的含义。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引雨。1.导语: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
——雨。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阅读郑愁予的诗《雨说》,看看这位天空的泪水是如何给田野带来微笑的? 2.作家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于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二:听雨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注意(1)听准音。
(2)听朗读节奏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2、检查预习。
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三、读雨
1、播放音乐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3、指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品雨。
1、雨说了些什么,你听到了吗?请说说你所听到的内容。
雨说。
2、学生齐声朗读“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段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3、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示: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4、这温柔、亲切的春雨除了给大家带来了春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它的使命是“教你们勇敢地笑”。
引入写作背景:《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新兴的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1979年,十年浩劫结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对前景一片茫然,失去方向。
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5、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6、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7、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8、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9、从上面可以看出,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雨不仅是春天的使者,更是爱的使者。
四、赏雨
播放舒伯特《小夜曲》,全班伴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小结:这首诗借春雨之口,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温柔亲切的爱意,表达了希望孩子们能够自由快乐地生活的美好愿望,表现了一种博大深沉的爱。五:写雨
1、诗句积累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2、“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呢? 请拿起你的笔,用诗的语言,用心和春雨倾谈。六:板书设计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
《雨说》教案【教材分析】《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温情的倾诉,是诗人用拳拳之心为我们谱出的一曲爱之歌。这首诗清新明丽,节......
《雨说》临朐县冶源镇杨善初中 陈海顺【学习目标】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
《雨说》临朐县冶源镇杨善初中 陈海顺【学习目标】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
雨说【教学目标】:1、整体了解诗歌内容,理解把握诗歌的感情。2、品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3、体会诗人对祖国的关注,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