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孙子兵法(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兄友弟恭传统文化教案”。
《孙子兵法》三章
教学目的:领略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古代军事家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了解孙武和孙子兵法
二,诵读课文,理清文意
【原文】
【翻译】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一卒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伍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就差一些。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三,探究:孟子认为,统治者如果用武力去征服天下,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结合上
文,谈谈你对孟子观点的认识。
四,直面人生:战争真的无法避免吗?请你发表一下对战争的看法。
六,小结
第二课时《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翻译: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译文: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确有打胜的把握,就算国君下令不要打,也要坚持开战;根据当时的情况不能取胜,就算国君下令要打,也要坚持不战。将领不为谋取名利而前进,不为躲避罪罚而后退,只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以有利于国家为最高原则,这才是国家的宝贵人才。
第三课时《视卒如子,而不可骄》
翻译: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相对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娇惯的儿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二十四史”教案 2011-03-30 17:47 二十四史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史包括哪些?2.知道二十四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地位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史记》是我国......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大学》教案(2009-11-08 16:56:28) 转载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宗教 《大学》 《四书集注》 朱熹 中国 教育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1课《大学》选读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3.理解《大学》中的 “三......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入孝出悌【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3.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悟透......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大学》选读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