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1_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18:12: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科版品德与社会教案”。

m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了解中国近代百余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初步感受团结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知识要点

1.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

五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世界各国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

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国家的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也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腐朽不堪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3.近代中华儿女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为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近代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

教学要求

1.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核心地位,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2.从认知和情感上把爱国、爱中国共产党和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知识要点

1.伟大的民族精神。

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儿女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之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2.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链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1)一百多年来,各种理论和运动,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而失败。

(2)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建立了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5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振兴。5.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1)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初步的繁荣富强。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树立忧患意识。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3.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

4.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并能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

知识要点

1.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

(1)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能亡身。

(2)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2.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己任”。

(2)将来,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自然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

(3)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成败。我们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几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第四课 走向小康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感受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形成对小康社会的感性认识。

2.通过了解“小康”内涵的历史演变、小康的标准、不同阶段的小康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知识要点

1.我国的小康目标。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构想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2.我国已总体上实现了初步的小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国家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l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要求

2.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成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现代人必需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知识要点

1.财富基于勤劳。

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经过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千疮百孔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引下,勤劳致富受到鼓励,一大批人依靠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

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勤劳,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敢于冒险和开拓的胆识与勇气。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只有积极开拓,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地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为个人和企业乃至国家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3.科技创造财富。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教学要求

1.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2.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认识到在财富中蕴藏着法与德的交织力量。3.学会如何处理财富问题的矛盾和冲突。

知识要点

1.要合法致富。

(1)合法获得财富的办法和途径有多种。靠勤恳的劳动,用体力获得财富;靠科学技术、用知识获得财富;靠丰厚的资金,用资本获得财富;运用管理科学,让先进的思想创造财富,等等。

(2)要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进行。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才能平等地为每个社会成员创设创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3)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也是最有效的。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2.要依法纳税。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不懂税法或知法犯法,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4.要富而思进。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富裕之后,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5.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国安邦之道,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人的美德。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艰苦的年代,我们要用勤俭节约渡过难关,在富裕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要求

1.把握弱势群体的内涵,了解各种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人群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3.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知识要点

1.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弱势群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2.弱势群体的特征及其包括的人群。(1)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2)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在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在城市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他们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在城市,农民工背井离乡,他们面临着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子女就学等诸多问题和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一些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遭遇自然灾害后,不少人抵御灾害的能力很弱,成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经济和精神支持的弱势群体。

3.在我们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

(1)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

(2)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许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疾病、失学、贫穷、战火等是导致他们困境的原因。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

书利华教育网 www.shulihua.net 您的教育资源库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 教学要求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2

m 第八课 日月无私照教学要求1.认识到从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2.理解平等的真谛,了解我国政府为实现平等做出的努力。3.知道平等要受......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daodoc.com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学设计“五千年文明”教学设计案例教学......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学设计 “五千年文明”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了解博大的中华文......

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学设计

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学设计第一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一、直面风风雨雨1、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遭遇挫折,身处逆境。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受......

下载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