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父与子的教案”。
《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精段阅读法、想象体会法、读写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离死别。
地震是可怕的,它是灾难。今天我们这则故事,就发生在1994年1月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情况(出示资料):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数条公路被震断,电力设施受阻,桥梁坍塌,山崩地裂,几万顶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人被埋在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听朗诵,扫清文字障碍。
地震洛 杉 矶 混乱 安顿 挖掘昔日废墟阿曼达 坚定 绝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疾步瓦砾 砸碎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2.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父亲和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揭示:了不起。
二、品味课文,体验感悟
(一)品味课文,体验父亲与儿子“了不起”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研习课文
①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 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批注出理由。
③ 试着体会父亲救儿子时的心理变化。
2、交流自悟收获。
学生可能从以几下方面来谈:
先体会父亲:学生自由读1至16自然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
引导: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感受,再引导到走进父亲心里。
老师引导父亲8小时心理的变化:
体会绝望,看不到孩子的绝望。指导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冲向”看出父亲很急切,只希望儿子能平安。可父亲到了,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废墟,父亲当时太痛心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天旋地转)
体会他的普通,和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与众不同。揭示废墟的危险,和父亲的动力:“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信念使他重拾信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悲痛欲决但由从新挺立的父亲。父亲能从痛苦中坚定地站起来,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很了不起的。
12小时了,24小时了,父亲会是什么样子,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联系好心人、警察、消防队长的表现,体现父亲的执着,深刻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指导朗读。父亲的失望、孤独、无助和坚持
36小时了,他仍然在坚持人们以为父亲失常了,你觉得呢?引出这是来源于他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板书)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父亲奋不顾身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不停地在那里挖,36小时都没停止过,眼睛满是血丝。为了救儿子,父亲付出了这么多,有谁读了不受感动呢?
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力量在支撑着他。(教师板书:爱)
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这句最真挚朴实的话(教师示意学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运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
总结:课文就是通过写父亲的语言、外貌、外在表现、包括动作、神态,把父亲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的,体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是这部分的主要表达特点。
引导:38小时了,已经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了,人疲惫到了极点,黄金救援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引读到最后一段。
儿子:学生自由读17至27自然段。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
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确定:儿子对爸爸的信任,相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这让人感动。(阿曼达才七岁,就能凭着父亲的这句话,安慰同学们,告诉大家不害怕这种精神很令人感动。)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课件出示。
确定:他终于要见到了父亲,他却自己不出来,让同学出来,他有着保护同学的意识,对同学们很有责任感。
学生谈体会。引导联系孩子的年龄、孩子所处的环境,想象他如何度过38小时,体会他是多么的勇敢、坚强、无私。指名读。
3、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激情:只因为那一句真挚的承诺,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儿子;只因为那一句朴素的承诺,儿子勇敢地与灾难作斗争。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啊。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你们从哪体会到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呢?
确定:因为父亲相信儿子,儿子相信父亲,他们心灵相同,终于团聚了。
父亲爱着儿子,儿子相信父亲。是爱,让他们幸福着。
苦肉终于团聚,父子心灵相通,是亲情让他们幸福,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幸福。爱让他们这样
幸福,被爱让他们如此幸福。
大家设想一下,刚才有个同学谈到,当时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也可能害怕,他害怕还是不害怕? 不害怕,他一直记得爸爸对他说的话,是爸爸的话在支撑着他,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害怕,他才7岁,就是大人,在发生地震也会害怕的。
三、总结板书
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七岁的阿曼达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一定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父子俩就是凭着这句话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感悟父爱》,在序开头的有这样一句话很感人,很有哲理: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父与子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儿子
坚定善良
执着无私
深沉的爱富有爱心
了不起
四、作业
我们已经感受到,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是那样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象去写,把了不起的阿曼达用说手中的笔写出来。也像刚才我们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那样,通过写他在废墟里,在黑暗当中的语言、心理、神态、来表现阿曼达的了不起!
例文:
心理描写: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住!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他不会仍掉我不管的。爸爸我在等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语言描写:他对同学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爸爸是个很伟大爸爸,他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
《父与子》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对结尾“这对父子了不起”的正确......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资料引入1、“地震”——你了解它吗?2、有这样一对父子,在惨烈的地震中演绎了极其动人的故事。齐读!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什么了解?本文主要写在一......
“父与子”讲评【作文题】(河北省唐山市2013年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
父与子一天中午,有一户人家要吃饭了。但当无双太太把香喷喷的红烧肉端在桌上时,风帽子先生就“垂涎三尺”。“亲爱的,我可以先尝下吗?”风帽子先生指着红烧肉,用讨好的眼光对视了......
读《父与子》有感在二零零九年中,我读了一本名叫《父与子》的连环画册。读完后,我有很深的体会,现在,大家就来听一下。这本书是由一位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画的。主要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