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节约资源》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东版道德与法治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水和电的用处大、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节约水电资源。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节约水电资源的具体方法。
3.让学生懂得要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节约水电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节约水电资源和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水娃娃》的录音。
学生:完成《水娃娃的旅程》调查表,收集节约水电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认识标志图
教师:同学们好,认识这个标志?还记得在哪里见到的吗?
教师:它又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出示课件)中国节水标志图,图中小水滴动态出现。
配录音:“我呀,一会在小溪里散步,一会在池塘里睡觉;一会在江河里奔跑,一会又在海洋里舞蹈。”
教师:就是这一滴一滴的水,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课件呈现《水娃娃》,板书课题:水)
教师:关于《水娃娃》,你们对它了解多少呢?(生小组交流)
2.对比认识
教师:如果这一大缸水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那么这一小勺水就是地球上的淡水,而我们人类能用的水只有这可怜的一滴。
教师:看到这,你感受到什么呢?
学生:水太少、太少,太宝贵……
3.交流水的作用大
(播放音频:《水娃娃》)
“大家好,我是水娃娃,我的本领可大了。如果没有我,地上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不会有你们小朋友了,地上的万物离不开可都要靠我呢!”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水娃娃并不陌生,它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水有哪些作用,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看谁的发言更积极,谁的倾听最认真。
生交流。(浇花,解渴,洗衣服……)
教师:有了水,小朋友就不口渴了;有了水,花儿开得更鲜艳了……(生回答)
教师:看来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水!
(出示课件,板书:作用大)
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嫩绿的小草;
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茂密的树林;
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美丽的蝴蝶……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水娃娃的旅途
1.滴水的水龙头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美赞,水娃娃应该很高兴,可它却在叹息。
(出示课件:滴水的水龙头)
“这一天我来到了校园里,水龙头,低着头,滴滴答答泪着流。问它哭什么,它却低头不开口。”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水龙头的心事吗?
教师:很多同学看见滴水的水龙头,会关紧,但也有些同学看了却视而不见,心里想:不就是那么小的一滴水吗?(生发表看法)
2.滴水实验
教师:水娃娃在旅途中来到一间教室,它请老师帮忙提前一节课将矿泉水瓶放到了教室,水龙头没有关紧,就这样滴答滴答,一滴一滴地流,一节课过去了,你们看,流了多少水?
学生:这个矿泉水瓶已经装满了。
教师:同学们和我来做道算术题。
教师:一个水龙头一节课漏掉一瓶水,一天就要漏掉一桶水。
教师:我们这个街道(社区)有100个水龙头,会漏掉多少水?1天乘100个等于100桶。一个月呢?100个乘30天等于3000桶水。这3000桶水汇在一起,能装满一个小型游泳池。
教师:生活中你做过浪费水的事情吗?(生沉思片刻回答)
教师:水娃娃在旅途中将我们的这些做法都记录了下来。
(课件呈现:节水标志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答)
教师:虽然我们生活的城市水资源相对比较充足,你还记得去年冬天全城停水的事吗?家家都在买水、找水。
3.缺水现象
教师:同学们,在我国的一些水贫瘠地区就是这样的。
(课件呈现:水娃娃的旅途镜头切换到“缺水的地区”)
故事内容: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淡水的国家,在我国一部分干旱地区,地都旱得裂开,因为缺水庄稼颗粒不收了。因为缺水,人们不得不用浑浊的水做饭。而他们洗脸也只是用水往脸上喷一喷,甚至是用舌头舔一舔,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水。还有那里的同学们,洗脸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他们从未想过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即使是平时饮用的水,他们也要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驮。课件中一位74岁的老婆婆,正坐在一口井边排队水回家做饭,大概还需要5个小时才能轮到她打水。
教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我们曾经以为水有很多很多,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你们知道吗?
(出示课件)
教师:我们的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可是大部分是咸水,是不能饮用的。
(实物演示)
教师:跟着水娃娃,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水看起来很多,实际能用的却很少。
活动二:电宝宝比本领
1.断电(投影切换成断电模式)
教师:唉!这是怎么了,怎么断电了,它是在提醒我们什么吗?
(播放动画:电宝宝闪出来)
教师:我们还有一位朋友呢。
教师:没有了水,就没有美丽的生命。如果没有了电,又会怎样呢?
教师:瞧,刚才电宝宝就跟我们开了个玩笑。
2.比本领
(播放录音)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我,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家家户户都需要我。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电宝宝有哪些本领吗?
学生:电灯能让夜晚明亮,冰箱冷藏食物、电脑电视、火箭发射等)
(教师补充介绍“电宝宝本领大”视频。)
教师:听了电宝宝的介绍,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答)
教师:那就让我们看看生活中常用的一度电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一度电可以让冰箱运转一天,一度电可以……
教师小结:真是积少成多,滴水成河呀!别小看这一度电,加起来可不少。看看我们的大调查。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节约水电好方法
1.生活大调查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过同学们调查人们浪费电的现象,你们有哪些收获?
浪费电的现象调查表
地点现象浪费量
教师:能讲讲你们调查的事例吗?(生:开着电视玩手机,不热的时候也开空调,爸爸单位的电脑一直开着……)
教师:你们知道电是怎么产生的吗?
(生答)
教师:除了这些,还有核能发电。
教师:我们生活中的用电大部分是靠煤来发电,大约一斤煤才能发一度电。
2.行为指导
教师:电宝宝和水娃娃一样,都非常宝贵。
教师:在学校、在家里,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水电呢?
情景一:这里有一盆水,要冲马桶、拖地、洗菜,怎样洗最节约?
情景二:晚上我们学校的教学楼上亮起了五彩的灯光,让学校更漂亮,可是每晚要浪费好多电,你有好办法吗?
(生讨论)
教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知道了这么多节约水电的方法。
教师:你们知道吗,全世界许多城市曾发起过“停电一小时”活动。
教师: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来制订一份“节约水电公约”吧!
(出示课件)
教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制订这份公约,并写下来。
教师:把你们组的公约读出来吧!(学生读完粘贴)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制订的公约贴在教室里,让它成为我们教室中最美最亮的一角!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共同遵守公约,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一个月后小组为单位统计家中的水电费。比较这个月和上个月,计算节省了多少水电。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懂得了水电的作用之大,知道了水电资源很宝贵,今后我们更加去珍惜它。
(补充板书:珍惜——资源)
(在珍惜资源的中间绘制四朵花瓣形状,贴上水娃娃和电宝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和米的来历,知道节约用纸和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2.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培养节约用纸、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去关注环境和资源,树立起绿色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纸和米的来历,认识到节约用纸、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养成节约用纸、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
教师:制作动画视频“纸的来历”,水稻种植过程动画,中国节能认证图标。
学生:调查人们浪费纸和粮食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老师在地上捡到的一个小纸球,它全身缩成一团,正在伤心地哭呢!你们听。
(播放录音)
教师:你们想想纸娃娃为什么会哭呢?聪明的你来猜猜看!(学生自由发言)
2.揭题
教师:你们可真是纸娃娃的知心朋友。小小纸娃娃,它的用处可大了!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珍惜资源》。
(板书课题:纸)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一张纸的来历
1.认识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纸。
教师:如果我把这张纸送给你,你能用它做些什么呢?(生:画画、写作业、做手工……)
2.作用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学生出示自带的纸制品,全班交流纸制品的作用。
(课件展示:纸杯、纸袋、台历、人民币……)
教师:在学习中,购物用到的包装纸可谓是丰富多彩,(出示图标)好多纸制品上印有这样的标识,知道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吗?
(生答)
教师:平时你的家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纸袋可以重复用。
教师:从你们的交流中我听出了,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色彩,我们天天都离不开它。
3.来历
教师:你们对纸在生活中得应用了解的可真不少,那你们知道纸是怎样被制造生产出来的吗?为了清楚地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纸娃娃来讲述。
(播放课件 “纸的来历”)
教师:听完了这么复杂的造纸工序,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我想到制造纸娃娃的妈妈是大树。
学生:我想到一张纸需要好多人的劳动。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造纸工人需要付出很多的劳动和汗水才有能制成我们写字用的纸。
活动二:珍惜每一张纸
1.小调查
教师:小小的一张纸真是来之不易,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做一份“平均每人一天大约用了几张纸”的调查表,完成了吗?
教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投影展示)
教师:你们看,这位小朋友一天的用纸量。让我们也像他一样,算一算,自己一天用了多少张纸?(出示表格,计算自己、全班、全校同学一天的用纸量)
教师:我们刚刚统计了全班40位同学的用纸量,每人平均一天用5张纸,大约得用200张。那全校50个班,2000位同学一天要用多少张纸呢?2000×5=10000张。
学生惊讶。
教师:刚才有位同学提到过,纸是用大树做成的。我们每天用这么多的纸,要砍多少棵大树呀?
(课件补充资料:制造4000张纸,大约需要一棵长了20年的大树)
教师:同学们经过调查,还知道造纸会消耗大量的水,排出的脏水,会污染河流,破坏环境。
2.节约行动
教师: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张纸,那么全区、全省、全国节省下来的纸张就可以留住一片森林。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节约用纸,少砍树。
(播放课件:大树哭了)
教师:看到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包装礼盒,大树爷爷为什么哭了呢?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大树爷爷的一段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制造2000—3000个包装礼盒就要牺牲我们一棵大树,每当逢年过节,不知要有多少棵大树为此而被砍掉,呜呜呜……我越想越伤心,同学们,快快想办法救救我们吧。”
学生:我们可以一纸多用、节约用、回收纸……
(板书课题:节约每一张纸)
3.废纸回收小分队
教师:从你们的办法中,我明白了你们要提倡一纸多用,或者尽量少用。
教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废旧纸张也可以再次被巧妙利用,用先进的科技方法来研究新材料的循环纸。
教师:瞧,这是我们班同学用牛奶盒制作的作品——“绿色家园”,多美啊!你们也可以利用家里的废旧纸品来创作,打扮我们的教室。也可以留心将他人随手丢掉的纸送回到可回收的垃圾桶。
活动三:一粒米从哪里来
(播放课件)听音乐,背景是田间劳作的人们在唱歌。
教师:随着摄像机的镜头,我们一起到田野里走走吧。
教师:同学们,你们明亮的小眼睛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答)
教师:看到这,我想起了每天餐桌上的米饭,你们知道这小小的一粒米是从哪里来的吗?(生思考)
教师:让我们以对唱的形式表演儿歌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来?
金灿灿的稻谷脱出来。
金灿灿的稻谷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教师:“一粒米”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常,但是,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它。
(课件展示:水稻种植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哪些生产过程?(生汇报)
教师生梳理:播种——插秧——施肥、浇水、除草——收割——脱粒——运输——碾米。
教师小结:一粒米,一滴汗,每当吃饭时我们必当思“米”来之不易。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四:粒粒皆辛苦
1.剥稻谷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剥一剥稻谷”的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亲手剥,看哪个小组最先将这一盘稻谷剥完。
(生谈感受)
教师:每当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就想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说到珍惜粮食,你们最先想到了哪首古诗?
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话节粮
教师:可是现在有不少人认为“粮食多得都吃不完,浪费点没关系”。你们怎么看?
(课件播放公益广告:小朋友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吃不完就离开了。)
教师:在生活中,像这样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你遇到过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生谈自己看法和做法)
生:吃多少,盛多少……
生:积极参加“光盘行动”。
(课件呈现:中国节能认证图标)
教师:节约粮食就应该对“浪费”行为勇敢地说“不”!
教师小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要求:“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一粒米、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请珍惜我们的有限资源。
(在珍惜资源的中间,四朵花瓣中贴上米和纸)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小一张纸、一粒米得来不容易。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珍惜资源”行动组吧(课件)。
1.把班级中节约用纸的金点子向你周围的人积极宣传。
2.搜集珍惜粮食的名言名句。
3.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我们节约的好习惯。
本主题对应课程标准的内容是:“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之“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应《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是:“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
导读:第一单元我爱我家1说说我自己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和期望,了解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悦纳自己,超越自我,欣赏自我。能力:学会收集信息,整理相关资料;学......
道德与法制教案一年级 我的好习惯课时:共两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体会保持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重视自己的仪表,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道德与法治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道德与法治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