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石拱桥的教案”。
谷城名师评选课堂教学考察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考察对象:杜权成(五山镇中心学校教师)
鉴定专家:郭大有(五山镇教育总支副书记)
龚传安(五山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4.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过程与方法: 1.默读,圈点勾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体会说明文的准确严谨和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治学严谨。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中国石拱桥。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本文由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以及从先到后的时间顺序,体会作者的说明技巧。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法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教师在关键处和难点要给予及时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刚刚学习说明文,所以本文的学习贵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逐步体会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重视总结提升。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为了听课的完整性,第一课时充分预习,第二节探究。教学时间: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PPT 1 十七孔桥 2 玉带桥 3 五山堰河村吊桥 4 南河大桥谷城和老河口交界的光化大桥
(二)单元导读,明确本单位内容和重点(桥梁、建筑、说明文为主)
(三)展示本文学习目标(PPT)
(四)布置充分预习 ppt 1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二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哪两座桥梁? 3 三读课文,勾画:(1)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句子。(2)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3)讨论一下,课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五)检查预习 1 PPT出示生字词。抽查学生分读课文(选择中等生)3 ppt中的预习思考题
(六)当堂训练
1.展示两段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的文字表述(一为描写,一为说明),请同学体会、比较,谈差异。
2.教师小结,引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简要介绍说明文文本知识。(见PPT课件)
(七)课代表小结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与收获。
教师对这次验收鉴定提出希望,争取学生的最大配合。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说明对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否可以把题目改为以下之一?为什么?
候选题目:石拱桥、中国古代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2)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3)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行文由拱桥,然后到石拱桥,第三段开始进入文章正题──中国石拱桥的介绍;文章只是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突出特点,目的并不是为了介绍这两座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这是个名词性偏正短语,其核心词语是“桥”,它的基本作用是“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桥”字前面有三个修饰语。“中国”明确了区域,“石”限定了其材质,“拱”明确了桥的形态。小结全文框架结构,如下: 石拱桥:(1~2)
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
当代发展(10)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丰富,通过题目改换和拆解这两种形式,首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顺便复习之前学过的短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其次,在明确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全文内容,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各段之间关系,这就完成了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框架结构的工作。2.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1)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出的结论?(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交流。(3)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和赵州桥的相关段落(特点、说明顺序等),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分析卢沟桥部分。最终总结概括提取信息的方法: ①分清结论句和支撑句,抓住结论句。如:第三段1、3、4句。
②理清文章层次,根据文章层次概括。如:第五段,大体是总分总的结构。③根据内容和层次自己提炼概括。如:第四段。
④根据语言标志。如:不但、而且、同时(第五段);首先、其次、再其次(第九段);设问句(第九段)。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关注第三段对中国石拱桥整体性的介绍后,请学生举一反三,继续概括其他段落,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赵州桥的分析是重点,在相关段落的分析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是通过赵州桥这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的。
(二)学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第三段如果压缩到最精简,应保留哪些句子?其余的语句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2.请再在文中找到几处运用了说明方法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地方。3.教师总结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问让学生明白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往往出现在“特点”之后,起到支撑作用,是为了更充分具体地说明这一特点。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同时了解更多的说明方法。
(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你觉得下面语句中哪些词语的运用格外严谨、准确,为什么?(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2.小结引导。
修饰语和中心语都可以使行文表述更严谨准确。修饰语,如“比较”修饰形容词“早”,“大约”修饰谓语动词,“一直使用到现在”修饰名词性短语“最古的石桥”。中心语如“横跨”,也很准确而形象地展现出赵州桥的宏伟壮观。3.总结说明顺序(段落内、段落间)。
(四)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不一定非要选在课程开始。此次选在最后是因为本文语言朴素平实,貌似读来没有什么,但是通过文章的分析,会发现本文语句的表达非常准确严谨,行文的思路,说明时的顺序又格外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在有了这些深入体会后,再引入作者介绍,会使学生对这位科学家充满敬意。
(五)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的写法,至少运用2种说明方法,介绍一个具体的事物,不少于400字。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案拜泉县大众中学王宏彦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
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德育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知识点:积累“雄......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中国石拱桥》教案1茅以升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2、积累„雄伟、残损......
《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德育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