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推荐)_乘法分配律优质课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8:55: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乘法分配律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海幕小学 梁先贵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54 页例题,及55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前,我们研究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谁愿意用语言叙述一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指明让学生回答。

谁说一说下面这道题怎样计算。

25×13×4=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在计算。

(10+20)×3= 10×3+20×3= 5×(20+40)= 5×20+5×40= 提问:他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相同吗?

老师: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却相等,那么两个算式之间究竟有什么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观察比较(1)创设情境(2)观察思考

①从书上例题中你获取了那些有用的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张老师要买5件上衣,每一件65元,买5条裤子,每条45元,求一共要付多少钱?)

②怎样理解“一共要付多少钱?”这句话?(就是求5件上衣和5条裤子共用多少钱)

③根据题意,怎样列示计算?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学生甲:(65+45)×5 =110×5 =550(元)

65+45表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钱,也就是一套衣服的价钱,再乘5,就是5件上衣和5条裤子,也就是5套衣服的价钱.学生乙:65×5+45×5 =325+225 =550(元)

65×5表示5件上衣的价钱45×5,表示5条裤子价钱。

2.总结归纳

(1)讨论: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两种算法在解题思路上不同。一种是先求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付多少钱,再求出5件上衣和5条裤子共付多少钱?另一种分别是求5件上衣和5条裤子的价钱,再求出它们的和)

两种算法不同,结果相同,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都求5件上衣和5条裤子共付多少钱,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回答师板书:(65+45)×5 65×5+45×5 2.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生读等式 板书:(65+45)×5=65×5+45×5 生读算式(65+45)×5=65×5+45×5 师: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探究、验证。

出示:((出示一组算式)猜一猜:它们的结果会怎样?(3+2)×4 3×4+2×4 再来猜一组:

(5+10)×2 5×2+10×2 师: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通过计算验证)师: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的呢? 4.小组讨论:

通过观察这几道等式从左边到右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5.合作探究

是不是任何三个数组成这样的算式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1)下面我们共同合作,验证一下 谁能举出三个数。如:„„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怎么表示? 谁能根据左边的算式,写出右边的算式? 请你分别算一算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2)下面请同座位合作来试一试:

左边的同学任意找出三个数写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右边的同学再写出对应的算式,再分别算出结果,看是不是相等。

(3)指名两组汇报,并板书:„„(4)你能写出具有这样规律的等式吗?

6、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任意的3个数,能不能把我们的发现用字母公式表示出来?

板书:(a+b)×c= a×c+ b×c

7.归纳小结: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我们的数学前辈们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三、巩固新知,尝试练习

1.想一想,连一连

(15+85)×7

325×(99+1)325×99+325

34×45+34×55 34×(45+55)

15×7+85×7 23×24+23×76

23×(24+76)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70)×5=80×□+70×□ m×153+m×47=□×(□+□)(a+b)×9=a×□+□×□ m×n+m×16=□×(□+□)3.火眼金睛辨对错

(1)13×(16+24)=13×16+13×24

()(2)12×4×4×13=4×(12+13)

()(3)(a+b)·c=a+(b·c)

()(4)78×101=78×100+78

()

小结:能口算,并且能凑整

十、整百数,算起来比较简便。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五、作业 完成家庭作业

六、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5+45)×5=65×5+45×5

(a+b)×c= a×c+ b×c

七、教学反思:

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就在身边。

乘法分配率对于一般学生理解起来有些不易,特别是它的算理,所以本节课教学要借助情景图,通过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探究与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在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乘法分配率的算理,在此基础上达到应用定律解决问题的目的。这节课,继续渗透“猜想—探索—验证”的数学方法。根据例题中的算式发现了一定的规律,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猜想验证,确定乘法分配率的正确性和普遍性。

练习题的选择上,由于乘法分配律掌握起来有一个过程,所以,这节课的练习主要以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算理为主,通过连一连、填一填、判断等题目进行了巩固练习,学生掌握的还不错。在此基础上,我又安排了一个拓展延伸、分层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出乎我的意料,此题学生做的不错。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36 页例3。 执 教:津市市灵泉中心小学 唐燕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乘 法的分配律在本册书中所学的运算定律中,是学生......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6 页例7。 教学目标: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3、培养学生观察......

2023年乘法分配律优质课教案

2023年乘法分配律优质课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乘法分配律......

六年级数学 乘法分配律教案

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

乘法分配律教案

乘法分配律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

下载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