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教案_教案藤野先生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8:54: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藤野先生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一、理解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

二、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高贵品格的写法。

三、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教学重点

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

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现在我们再学习一篇回忆录《藤野先生》。这是鲁迅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这篇回忆录与《回忆我的母亲》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文章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二、指导预习

1.简介时代背景和藤野先生的有关情况。

鲁迅是在1902年去日本留学的,1904年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当时正是中国积贫积弱、受列强欺侮的时候,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列强鉴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理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一直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篇《藤野先生》中对弃医从文这件事情的原因也做了交代,这也是我们要理解的重点。

关于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2.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主要叙事线索是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或录音范读,并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生字、词的读音和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语言。

三、研习新课 学生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提示学生在分段时要抓住叙事线索。学生讨论后归纳明确:文章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第4—35段)写作者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作者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2.重点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章节:

●读§6-10。作者先主要从肖像入手写藤野。找出写藤野肖像(语言、语调)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生活俭朴、严于治学(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严于治学的学者形象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是我们、也是作者对藤野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看作者主要为什么讲了有关藤野先生和作者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透过这些我们会更深入的了解藤野的内在品质。)

●读§11-23,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哪些事?

用简短的语句给每个事件拟小标题,并说说分别体现了藤野什么品质: 四件事:

①检查订正讲义 —— 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高度重视,对教学极端负责)②纠正解剖图 —— 要求严格(也表现了事一的品质)③关心“我”教剖实习 —— 热情诚恳 ④了解裹脚的事 —— 求实精神

(课文具体写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藤野治学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跳开没有直接写藤野的§24-31读§32-35与藤野告别。藤野的“悲哀”表明离别的痛苦,师生的情谊;

赠照片、题词表明对友谊的珍视,令作者终生难忘。可略讲:学了6-23,我们可以在写作上借鉴一些要领:

a.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不同品质。

b.叙事应该有详略。c.上下文注意过渡。

d.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3.读到此,我们更深的了解到藤野先生的为人,他真诚的关心这鲁迅,热情的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民族偏见。那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生回国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最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时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合作探究

前面我们阅读的是直接些藤野先生的章节,文中还有一些内容事件是没有直接写到藤野先生的,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太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即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都是由于强烈的爱国主义。

1.第一部分写作者在东京的哪些所见所感?(1)研讨分析明确:

①作者在东京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思想腐朽、不学无术,整天不是逛公园、赏樱花,就是学跳舞。正在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对他们的这种思想行为十分厌恶,不愿与他们为伍。所以文章一开头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情绪,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又只好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样,自然地引出了仙台之行。

②“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这样”指代的是清国留学生盘辫子、散辫子、赏樱花、学跳舞,不图报国、醉生梦死的现实;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的恶浊气氛的厌恶;作用是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③描写清国留学生时,抓住他们盘辫子的特征。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运用夸张“形成一座富士山”,反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增强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等修辞手法对他们的辫子进行了形褒而实贬的描写,揭露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本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感。

(2)总结:这部分作者以辛辣的语言,嘲讽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揭示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为下文结识藤野先生埋下伏笔。

(3)指导学生集体朗读第一部分,体会语言鲜明的感情色彩。

原文借助反语用了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表现了作者对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语言感情色彩鲜明,改过的文字就达不到这样的讽刺效果。

2.写从东京到仙台,途经“日暮里”和“水户”。

从东京到仙台六七百里,所见甚多,但文章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因为“日暮”两字触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所以印象深刻,几十年后还记得。至于“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作者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此对“水户”铭记不忘。写这些事情,反映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起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3.写初到仙台所受到的“优待”。此段内容可分两层:

第一层(1—3句)写“我”受到“物以希为贵”的“优待”,即不收学费,几个职员为我食宿操心。

第二层(4—9句)具体写几个职员为我食宿操心。(认为我住的客店包办囚人的饭食,很不相宜,几次三番劝说,只好搬到别处。)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统领第一层,句中的副词“大概”表示推度、估计。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所给予的特殊关心和照顾,固然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表示,推断为“物以希为贵”,这是作者感到自己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怜悯与同情。这里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居然睡安稳了。”句中的副词“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意思是想不到前面说的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一般是不易安睡的,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达了作者对恶劣生活环境的不以为然。“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这段写初到仙台,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还是受到“优待”。这样写是为藤野先生出场前作准备,为后文要写的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起了衬托作用。拓展延伸 1.写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匿名信事件)。先写收到预谋的匿名信,再简介匿名信的内容及有人在黑板上写广告,含沙射影地讥讽鲁迅,最后写事情的结局:“终于这流言消灭了”“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这是正义的胜利,是维护祖国尊严的胜利。尽管如此,作者在遭受凌辱后的辛酸和愤懑仍不可遏止,所以说,“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2.写看电影事件。(难点)

作者在看放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影片上的中国人因愚昧而被杀头,因愚昧麻木做围观的看客而实在可悲,在讲堂里还有一个看电影的“我”,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他的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当听到日本学生的拍掌欢呼时,更是火上浇油!不禁发出“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这两件事表达的思想各有不同的侧重。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要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决心弃医学文。(引导学生再看课文有关注释。)反馈检测

(1)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选取了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作者是抓住藤野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的?

(3)本文语言精炼准确,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试举例分析。

四、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第6—10段写一个新老师到班上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要求写出老师的外貌、神态、声调、语言、行动以及同学的反应,自己对老师的印象等。(堂上完成)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深刻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段。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鲁迅【教学目的】1、理清文路,了解线索。2、通过典型事件表现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3、体会文章中浓厚的思想感情,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通过典......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藤野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选择和组织材料,,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教案怎么写?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藤野先生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藤野先生教案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内容......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

下载藤野先生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藤野先生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