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教案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必修一数学高中教案”。
第四单元学习教案
教学目的 :
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本单元演讲稿的内容。
3.结合本单元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辞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一、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辞,即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演讲辞该怎样写才能在演讲时取得良好效果?
【学生合作讨论】
二、演讲稿的基本格式
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
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
3.正文
4.结尾(如:谢谢大家)
三、演讲稿的结构。演讲稿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
1、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矗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
2、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演讲主体的层次安排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也可以平行并列、正反对比、逐层深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
3、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此外,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大多数演讲稿如同一篇议论文,有主要观点,有对主要观点的论证。一篇演讲稿最好只有一个主题,这是由演讲稿的特定情景性和时间性所决定的。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内,完全借助于语言、手势等向听众讲明一个问题或道理,同时又要说服听众,就要求在写作演讲稿时一定要突出主题、观点鲜
明。
四、预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
第二课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学习文章的背景。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演讲辞。要想理解这篇演讲辞的内涵和意义,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北大的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二、分析本篇演讲稿的内容。
1.演讲者的身份是什么?针对的对象是什么人?
2、今天我们学的是演讲辞中的一种——就职演说,即担任某一职务,在走马上任、宣誓就职时发表的演说。同学们想一想,作为刚刚上任的新官,在自己的职位上发表第一次演讲,这演讲辞该说些什么好?假如现在你担任了某一职务,要来写一篇就职演说,你会怎样写?说说你的内容要点。
3、读演讲稿看看本篇演讲稿的内容是什么样的?
4、根据演讲稿的特点,分析本篇演讲稿的特点。
第三课时我有一个梦想
一、背景作者介绍。
马丁·路德·金。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在黑人区生活,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他聪颖好学的先后获得文学学士、神学博士学位。1955年12月,蒙哥马利节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金遂同几位黑人积极分子组,织起“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共法与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此举揭开了持续10余年的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金博士锻炼成民权运动的领袖。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的全部奖金(54,600万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68年4月4日,金被种族分子暗杀美国政府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他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美国的《展示》杂志将他评为近百年世界最具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二、分析演讲稿的内容。
1、本文是针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写得演讲稿?
2、分析文章的结构。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
1、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请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
2、现在,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一下文中这些段落为什么会让你感动?
第四课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写作背景介绍。
1.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2.背景介绍。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去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词。
二、本篇演讲稿的特点。
本文是悼词性质的演说词。悼词:一种文体。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去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赞其功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其功绩的评价。结尾颂其德悼念:对死者的悼念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本篇演讲稿的结构。
1、分析本文的结构。
2、说说马克思的贡献。
四、本文的语言特点。
沉痛悲伤而又平静深沉,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而这样的情感效果,主要得益于本文准确而富于情感的语言。
品味第一段的语言:
1.齐读第一小节,明确本小节的表达的主要情感——。
2.找出关键的词句揣摩感情明确:
A.“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
B.“停止思想了”——思想家停止思想,表现了。手法(不能说出或不愿说出时用此手法。)加深了的情感。
C.“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永远”一词之情强烈。“睡着了”又是的手法。
课后练习:
1.写一篇演讲稿:《我的青春梦》
2.总结本单元的生字词。
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希望能帮助你们。......
石岩公学高中部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城隅(yú) 踟蹰(chú) 彤管(dān) 守拙(zhuō)B帏裳(wéi) 夙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第......
高中政治必修1 第四单元练习题1、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求,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A.计划和市场B.法制和道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