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_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6:34: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教案”。

古诗词鉴赏之语言赏析及情感把握

薛城区舜耕中学九年级语文董雨辰

一、导入:

一首首诗词,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曲曲乐章,升华了我们的灵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诗词鉴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我们就诗词鉴赏进行专题复习。

二、复习授课: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要求: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过渡:基于这两点,中考命题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多媒体)

1、所选古诗词曲课内外基本各占50%,但是课外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2、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情景描述、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

3、题型以主观题居多,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2009年的中考更加偏重对语言品析和情感把握的考查。

4、这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一般占2~5分。

过渡:而中考题型大概有以下几种:(多媒体)

1、赏析古诗词中的形象、意境

2、体味古诗词的语言

3、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4、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过渡:因此,本节课我们的复习目标是:(多媒体)

掌握古诗词语言品味和诗人情感把握的答题方法,熟悉题型,学会正确规范的答题技巧。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初探两道语言品味型的中考题:(多媒体)

一、(2009淄博)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第5题。(2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本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句中的五个形容词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二、(2008淄博)

(一)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第6题。(2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两道题,3分钟以后请说说你的理解。

(提2、3名学生答题,评价)

过渡:同学们答得不错,这说明大家的知识储备还是很丰富的。那么,此类题目

我们究竟需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来解答呢?(多媒体)

(多媒体)

词语赏析方法:

(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一般考虑修辞手法、动词和修饰语的表达效果。

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解说:这首诗作为写景诗,其诗眼很显然是后两句。在后两句中“护田”“排闼

送青”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山水的有情有义,将山水写活了。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解说:“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写

出了景物的坚毅之美;“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和黄河的渺远无尽头;“圆”给人以温暖亲切而又苍茫的感觉

过渡:句子的赏析则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入手(多媒体)

句子赏析方法: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

(2)分析该句中关键词语和表现手法的表达

效果和语境作用。

如2008枣庄题《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断。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结合本诗后两句,谈谈你的理解。

(请学生在2分钟之内做出答案)

解说:“野旷”句写遥天无际,前路茫茫;“江清”句以拟人手法写月影多情,似与人亲,慰人寂寞;烟际泊宿,恍然置身海角天涯、寂寥无人之境,凄然四顾,更觉得家乡之远。看似写景.实际上在表达独客异乡的惆怅之情。(情景交融)

过渡: 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所复习的知识来完成学案上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时间

4分钟。

4分钟后找2、3个同学回答自己的答案

过渡:情感把握型题目相比较而言就稍有难度了,因为随着课外古诗词的考试

比率的增加,对同学们来说,掌握一定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初探题型。(多媒体)

一、(2008济宁)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一11题。

(一)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7.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6、(2009潍坊)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4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要求: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首诗

找1生答题,试说依据。

请同学们齐读第二首诗

找1生答题,试说依据。

过渡:以上两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一起了解快速把握情感的“五看”法。(多媒体)

快速把握情感的“五看” 法

1.看背景

2.看体裁

3.看技法

4.看意象

5.看关键词句

解说:

1、关于背景,每个诗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境遇不同,其诗歌中必然有所

反映。

2、关于体裁: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

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

往。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

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

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3、关于技法:

1、典故

2、情景交融

3、托物言志

4、动静结合5、虚实结合6、借景抒情

7、衬托等

4、关于意象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

5、关于关键词句:

过渡: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学案上的第三题和第四题,时间4分钟。4分钟后找2名学生答题并简单评价。

过渡:看来同学们能根据已经学到的方法来进行答题了,可是明明觉得自己的答案很切题,为什么还会失分呢?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语言,能够把握感情,但是答题还不够规范。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考时,古诗词鉴赏题的评改依据。(多媒体)

1、定准题点

2、找准诗眼

3、抓准主旨

4、踩准分点

5、用准词句

解说:(略)

过渡: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规范答题的技巧(多媒体)

语言品析类

【规范格式】

①采用„„修辞手法,②描绘了„„情状,③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④在结构上起„„作用。⑤语言具有„„特点。⑥其他。

语言类试题涉及修辞手法,这类试题 要针对问点作答,不必面面俱到。有的是对词的鉴赏,有的是对句的鉴赏,答案须要言不烦,切忌空洞。

【答题忌语】 “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承上启下”等。

情感把握类

【规范格式】

①说明情感或观点的总体特征,②具体分析这种情感或观点在诗歌中的体

现,③其他。

【相关术语】

思想情感:建功立业、息影林泉、壮志难酬、志得意满、悲苦孤寂、旷达洒

脱、羁旅之愁、思乡之苦、爱国之思、亡国之悲等。

过渡: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按照规范答题的要求完成学案第五题。

时间2分钟

结语:

清代诗人学者王夫之有论“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对诗词的语言和情感的把握始终是鉴赏中最重要的一环。然而古人又言“诗无达诂”,对待诗词鉴赏,不能对已经学到的方法生搬硬套,要活学活用。

诗词鉴赏课教案

诗词鉴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相关知识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介绍古诗词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把握格律诗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从......

《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2004潮阳市公开课教案)

《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市性公开课) 执教者砺青中学 郑光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始,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是一座座诗歌的高峰。代代......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

古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复习目的:1、了解设题特点。2、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1、古诗鉴赏须知的术语。2、各类题型示例及训练。 复习方法:识......

届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2008届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一、命题特点与规......

诗词鉴赏复习指导

诗词鉴赏复习指导2013-12-15 漳浦三中语文备课组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辈出,诗作浩如烟海,有着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古人赏诗,大......

下载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词鉴赏复习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