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的风景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钢笔画风景教案”。
汇报课教案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
平江县瓮江学区浯口中学 湛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解风景画的基本透视现象。
2、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透视的规律,并能运用于 自己的绘画中。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分析风景图片并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在绘画作品中表 现出的空间感。
2、扩大参与性,在表现中实现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形成初步 的表现与运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理解风景画中特定的情感表现力。强化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画中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理解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 学生准备:画具
四、教法、学法:
导学法、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
主氛围。学法上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观察、体验、发现、以及对话、思考、讨论、尝试表现等活动,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并逐步把所学的知识一步步内化,最终能熟练的运用于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由一组瓜州的风景图片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伴随着音乐播放学生熟悉的瓜州风景图片。)
1、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教师调拨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
2、师:这是哪儿的美景?生:瓜州。师:对,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瓜州的风景图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画家乡的 风景》(出示课题)
(二)分析作品、学习方法:
1、画作欣赏,激趣。
(1)师:许许多多的画家都用画笔表达过对家乡的热爱,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教师调拨课件,展示风景画作品)
(2)师:同学们想不想学学风景画的画法,在课余时间也用你 们的画笔描绘我们瓜州的景色呢?
生:想
(3)师:画好风景画有很多因素所决定,我们来看看这节课需要解决风景画的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看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中桥有什么变化?(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小组内迅速交流,并全班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加以引导 学生明白他们观察到的视觉现象叫做透视,可以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引出这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透视。
2、学习透视的概念,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1)师:什么是透视?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3页透视的概念,并让一名同学读出来。师强调关键词(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透视的目的。
(2)师:知道了透视在绘画中的作用,还要了解透视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多媒体讲桌。
(3)师:我们把讲桌可以简单的看成一个长方体,大家都知道长方体是有什么组成的?
(学生会有“面、棱、角”等类似的回答。)
(4)指相应位置的同学回答问题:你正对着的是长方体的什么?(面还是棱)
通过不同位置同学的回答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就知道了什么情况下是平行透视,什么情况下是成角透视(这属于了解的内容,学生能分辨出来即可)。此时,告诉学生我们是以平行透视来学习画面空间感的表现的。
2、过渡语:学到这,有些同学肯定要问了:“透视到底在绘画中怎么表现出来?”我向同学们推荐一位画家,他生长在蒙古大草原,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画了许许多多表现美丽大草原的作品,他就是蒙古画家朝戈。同学们可以边欣赏他的作品,边看看他是怎样就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画出来的。
3、分析朝戈的作品《草原的路》(初步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1)教师调拨课件、展示朝戈的作品《草原的路》
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朝戈是怎样表现出草原的辽阔、一望无际的感觉的。(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3)教师在白板上演示能表现地貌的主要线条的走向,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4)问题交流:将图示中的斜线改为直线,你的感觉会有什么变化?
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过渡语: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透视,也知道了透视的基本方法,接着我们来学习透视的基本规律。
4、分析霍贝玛的作品《村道》
(1)师: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小路、树、房屋、田地、人、蓝天白云)
(2)师:通过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浓郁的生活气息。)(3)师:画面主要描绘了什么?(小路和树)好,我们来看看小路和树,从近到远有什么变化?(小路越来越窄,最后消失于一点)
(4)师:小路消失的点在绘画中叫心点,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7页。
指同学读心点的概念,并解释学生难理解的重点词,同时引出视平线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知道就行,不需要着重强调,关键在后面的运用中。)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同时在课件上画出示意图。
(5)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近处的高,远处的低)学生反馈的同时教师在白板上画示意图,并引导、点拨学生注意树干的画法,以及与画面的关系。)
(6)师:小组内迅速的将刚才你们观察到的小路和树的变化归纳整理以下。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整理的结果。(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教师指出这就是透视规律
(三)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
1、师:仔细观察画面,找一找,画面中发生了消失变化的线有哪些?
教师调拨课件,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找出画面的心点、视平线、消失变化的线以及没有发生变化的线。
2、师:谁来试一试?上来画一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个别学生在白板上演示。
3、让学生说一说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4、师:我们的知识学完了,大家刚才也用了,大家现在想一想,在具体绘画时我们应该首先干什么?(引出画画的具体步骤,教师分别作解释。)
(四)我学我用
1、参照风景图片,用铅笔画一幅风景速写。要求:透视关系正确,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找一名画得快得同学,在白板画出简单的线条图)
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作品与大家分享。小组推荐作品,布置展板。
(五)评一评、说一说。
先让学生点评、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全班交流分享(主要引导学生点评画面是否体现了空间感,透视关系是否基本正确,对有创意的点评和对画面其他方面的点评,教师要及时鼓励。)
(六)结束语:
同学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处处都是美景,让我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描绘美丽的家乡。
六、板书设计
1、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进宽远窄。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现美、表现美,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2、了解透视知识,学习风景画的构图,参考摄影作品改画风景。运用透视、构......
湘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画家乡的风景》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素描,绘画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倾向。2、运用平行透视或者成角体透视的原理......
《画家乡的风景》教案教学分析:本课以风景画展开教学,通过分析朝戈作品《草原的路》,帮助学生理解绘画风景画中的透视现象及其相关知识,解读其情感表现;重点以霍贝玛的《村道》来......
《画家乡》教学设计一、导入展示四幅小朋友们画自己家乡的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四位小朋友分别画了他们自己的家乡,这一幅幅画也传达着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的喜爱之情。我们......
教学目标: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男”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3段课文。3、能运用语言,介绍涛涛和小青的家乡。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