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_经济建设发展和曲折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4:07: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教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建设发展和曲折”。

历史教学论

教学题目: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041201042 朱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以及在*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三大改造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以及人民公社化对生产力的阻碍;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图片,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总结能力。2.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3.此外教师还贯穿讲述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重大努力,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建国初期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经济上能和政治上一样取得优秀成绩。

2.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

3.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点

1.“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教学难点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

历史教学论

四、教学提纲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二)一五计划(1953-1957)

(三)三大改造(1953-1956)

二、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一)中共八大(1956)

(二)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三)八字方针经济好转(1962-1966)

三、*时期(经济遭到全面破坏)(1966-1976)

(一)周恩来

(二)邓小平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

[PPT1]教师: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经历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然后自然经济解体,接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最后陷入绝境,新中国就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建立起来了,面对这样的经济状况,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二)讲授新课

[PPT2]教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按照经济建设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过渡时期,主要讲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其中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是重点内容。第二个板块是十年探索时期,主要讲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严重困难以及“八字方针”指导下经济好转的一些情况。其中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重点内容,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教训的总结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第三个板块是*时期,主要讲经济遭到全面破坏的一些原因、表现以及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经济得到恢复的情况。

[PPT3]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两段反应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的文字材料,请同学们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是怎样的经济状况?

学生: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工业也十分落后。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新中国

历史教学论

成立初期,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确十分低下,工农业的生产水平都非常的低下,国民经济已经面临全面崩溃。我们来看当时上海的一位资本家对我们执政党的评价,他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是怎么回答的呢?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于是建国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板块的第一个子目国民经济的恢复。

[PPT4]教师:首先我们来看国民经济恢复的背景,根据刚刚展示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初国民经济基本上是面临一个全面崩溃的情况。那么建国初国民经济为什么会面临这样一种状况呢?有何表现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50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找出原因和表现。

学生:原因:a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b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c多年战争的破坏;

表现:a交通瘫痪;b通货膨胀;c人民生活困苦;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在书本P50也有提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到1952年,仅用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那么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以后,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就像刚刚我们XX同学说的,国名经济恢复工作完成之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那么国民经济恢复好了,国家进行了什么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板块的第二个子目第一个五年计划。

[PPT5]教师:请同学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些材料,思考一下老师的问题。

学生:新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极其落后。[PPT6]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根据XX同学的回答,再结合书本上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一五计划是在农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展开的。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五计划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50下面和P51上面的文字,总结一五计划的内容。

学生: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

历史教学论

行社会主义改造。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PPT7]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呢?我们来看本节课的第一个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结合已有的知识、老师之前讲的内容和书本上的内容仔细思考老师的问题。

学生:a、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b、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c、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补充。)接下来看一下一五计划的成就。[PPT8][PPT9][PPT10]图片展示成就。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成就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ppt12]大家来看一下这张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分布图,可以清楚的看到除了公路和桥这些交通建设,其他的工业建设均集中在东北。[PPT1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是课本P53学习延伸的问题。

学生:首先,东北地区资源非常丰富,交通十分发达;其次,工业基础好;此外,背靠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PPT6]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五计划的重要意义。这个很简单,书上都有,就是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教师:[PPT13]下面我们来学习三大改造,先看内容,在农业和手工业方面要求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实质就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请同学们把这个实质写在课本的对应地方,以后考试会经常遇到。最后我们来看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这个也很简单,书上也有,请同学们划一下,就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教师:以上内容都是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下面我们进入了十年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经济建设有成功也有失误。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本节课的第二个板块十年过渡时期。

[PPT14]教师:我们来看第二板块的第一个子目中共八大,首先我们来看中共八大的背景,刚刚老师也提到了一些,其实中共八大的召开背景就是我们过渡时期的成就。接着我们来学习中共八大的内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本P51的内容,概括总结中共八大的内容。

学生:大会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矛盾,确立了当前的主要任务。

历史教学论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XX同学回答的很好,中共八大一方面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两一方面也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另外大会还确定了经济建设的总方针,就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最后我们评价一下中共八大,它对主要矛盾的分析和主要任务以及建设总方针的确定都是正确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坚持。

[PPT15]教师:中共八大是我党在十年探索时期的一次正确的探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党在十年建设时期的一些失误探索。我们来学习本板块的第二个子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次会议的内容,在书本P51最下面有介绍,大家看一下就是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接下来,请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评价这条总路线。

学生:①反映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②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③助长“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发展。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XX同学回答得很不错,总路线的确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出人民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也助长了经济领域里“左”的错误。正是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PPT16]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PT17][PPT18][PPT19][PPT20][PPT21][PPT22]图片展示“大跃进”大办农业、大办工业的情况。[PPT23]大家看一下,理想对照现实,大办钢铁,全民大炼钢铁,留下的是荒山秃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大办农业,浮夸的高产背后是荒芜的土地。

[PPT16]我们来看“大跃进”的表现,主要是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失误主要体现在忽视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危害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农业生产下降。

[PPT24]下面我们来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情况,大家看左边这幅图和图边上的两幅对联,再看看右边的图,人名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生产的积极性。

[PPT16]下面我们来看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表现,就是盲目扩大合作化

历史教学论

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失误主要表现在违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危害是严重脱离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最后我们来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就是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出现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大家看这张图片,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PPT26]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们来看一下八字方针对于调整国民经济的效果。1962年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1965年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八字方针纠正了经济上“左”的错误,但是没有彻底清算。

[PPT27]教师:虽然十年探索时期,经济上有很多的失误,但是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建设成就。我们来看这些图片。

[PPT28]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大家对第二板块的学习情况。

[PPT29]教师:最后我们来学习第三板块*时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53第一段文字和文字下面的两幅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爆发后,我们国民经济遭到了全面的破坏。我们来看一下*发展的一个历程,1966年*爆发,经济遭到全面破坏,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国民经济迅速回升,但是不久之后邓小平被打倒,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的实质就是系统的纠正*的“左”的错误。

[PPT30]教师:最后我们来思考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合作探究,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这也是课本P53的本课测评。请同学们认真思考。

学生:1.经济建设必须以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跃进的经验教训)2.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3.正确分析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健全民主与法制。(*的经验教训)

教师: 点评学生回答,补充不足。

(三)巩固新课(课堂小结)[PPT31]教师:我们来梳理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哪些是积极探索,历史教学论

哪些又是严重失误。讲解表格。

[PPT32]教师:这是本节课内容的一个框架,同学们可以根据框架回想巩固我们刚刚所学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今天的一课一练,并预习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的惨重损......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设计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建国初期严峻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的成就;三大改造及其影响;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2]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国现代史分期:过渡时期(1949—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新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陈志豪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

下载教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案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