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湘夫人》三维目标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虞美人三维目标教案”。
湘夫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相关内容。
2、了解有关《楚辞》的相关内容
3、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语言和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情味悠深的语言
2、学习屈原的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伟大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扫清字词障碍 难点: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杜甫和楚辞
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一、导入新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一一生都在追求真理、追求理想。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作家作品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1、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名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楚辞
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楚辞的出现,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多用语气词“兮”字(起着表情作用,又有着调整节奏的功能,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三、学习诗歌,掌握基本内容
第一段重点词句
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予:使我忧愁。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袅袅(niǎo):绵长不绝的样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波:生波。下:落。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薠(fán):一种近水生的秋草。骋望: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纵目而望。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杯忧苦毒,愁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陈设。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草中。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罾(zēng):捕鱼的网。罾原当在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关于湘夫人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其应处之所。之神,则无疑。
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第一段分析:
总写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帝子降兮北渚”,可望而不可及。《湘夫人》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
第二段重点词句:
(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澧荒忽:不分明的样子。(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潺湲:水流的样子。庭湖。芷(zhǐ):即白芷,一种香草。
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性别,都可称“公子”。
第二段分析
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随行为和心理活动。湘君在恍惚中日夜奔驰于沅、湘之间,颇似《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情景。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2、评析诗歌主题与语言特色
一、复习第一、二段,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三段
重点词句
麋:兽名,似鹿。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擗(pǐ):掰开。蕙:一种香草。櫋皋:水边高地。(mián):隔扇。澨(shì):水边。镇:镇压坐席之物。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往。缭:缠绕。杜衡:一种香草。葺:编草盖房子。盖:指屋顶。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荪壁:用荪草饰壁。荪(sūn):一种实。香草。紫:紫贝。坛:中庭。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走廊。椒:一种科香木。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栋:屋栋,屋脊柱。橑(lǎo):屋椽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chuán)。多的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样子。
灵:神。如云:形容众多。第三段分析
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先写筑室建房、美饰洞房,再写彩饰门廊、迎接宾客,极尽排场,百般美化,物色华丽,情调欢快,充分显现出湘君对理想爱情生活的执著追求。
三、学习第四段
重点词句
袂(mèi):衣袖。香草。褋(dié):《方言》:禅衣,江淮南远者:指湘夫人。楚之间谓之“褋”。禅衣即女子内衣,骤得:数得,屡得。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这时古时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女子爱情生活的习惯。
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第四段分析
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诗的行为和心境。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韧性。
3、全文总结
由扮演湘君的男巫独唱;湘君怀着一丝期望和几分惆怅在汀洲上徘徊;等待中想着与湘夫人未来的美好生活,设想用世上最芳洁的植物营造新房,让所有的神灵都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希望变成了泡影;失望之余,他也气愤地抛弃了湘夫人所赠的礼物;又摘下了杜若香草,期待下一次将香草送给恋人。
四、主题探究
这首诗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
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境界非常唯美。
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
《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因此显示出高洁优美来。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五、问题探究
1、作者在《湘夫人》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本文中塑造了一位等候爱人的神祗的形象,将他由爱人未到时的怅惘,到装饰新居时的欣喜,最后到恋人失约时的忧伤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2、作者在这里吟咏湘君和湘夫人会合无缘的爱情,塑造了湘君流连江边的形象,他的目的到底何在?
诗歌创作不仅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感情宣泄和精神补偿的过程。当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情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理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湘君在沅江、澧水两岸徘徊、追寻的身影,叠印着屈原“行吟江畔”的“上下求索”形象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寄托着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九死未悔。
拓展: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与神或人与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现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这里面也许包含着屈原自己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情。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历来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为什么?
提示: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
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
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
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
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
强烈的失望带来了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情化的描写。这就叫景与情谐。
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整理屈原诗歌中的名句。
屈原《湘夫人》教案 篇1:《湘夫人》优秀教案《湘夫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湘夫人》屈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屈原《湘夫人》,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屈原《湘夫人》屈原《湘夫人》1本篇与《湘君》是姊妹篇。《湘君》写湘水女神对男神湘君的迎候,此篇写湘水男神对女神湘夫人的追求,二者都表现了深挚的爱情,又都因爱情受挫而产......
《湘夫人》屈原《湘夫人》屈原1《湘夫人》先秦: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渺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