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沙教案_玩沙子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8 02:48: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玩沙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玩沙子教案”。

认识沙子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的操作尝试活动,感知常见的黄沙特性:(1)沙有粗有细;(2)沙是一粒一粒的;(3)沙是松散的;(4)沙不溶解于水。

2、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教育幼儿保护周围自然物。

3、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培养初步的探索尝试精神。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铲、箩筐、小桶)、搅拌棒、水、玻璃杯、用来自制沙球的矿泉水瓶等物品,场地周围贴有若干有关沙的功能图片。活动过程:

1、把幼儿带到沙坑,以玩沙导入学习活动,引出活动主题

2、通过尝试活动,并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1)让幼儿感知沙的粗细特点,并结合相关的卫生教育。

教师归纳沙的第一个特点:有的沙比较细,有的沙比较粗,一般人们称它为细沙或粗沙。教育幼儿懂得一点细沙和风的关系。平时玩沙是要注意不扬沙,保护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器官。(2)让幼儿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教师归纳沙的第二个特点:沙是一粒一粒的。(3)让幼儿感知沙是松散的。

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团过“汤圆”,那用沙能团“汤圆”吗?(小朋友自己做实验)让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

教师归纳沙的第三个特点:沙是松散的。(4)让幼儿感知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①小朋友,平时我们吃的糖和盐,放进水里有什么变化?②沙放进水里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归纳沙的第四个特点:沙不溶解于水。并联想不溶解于水的物体。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师:小朋友知道了沙的特点,那么沙有什么用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你们可以根据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想一想,说一说。教师有目的地复述,帮助幼儿记忆,并浅显地介绍沙与人们地关系。

沙子宝宝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一筐、水若干桶、纱布、吸管若干。

活动指导:

1、运用沙子宝宝的秘密这个话题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

师:我们今天要和沙子宝宝交朋友。沙子宝宝呀,最喜欢和知道它秘密的小朋友玩。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沙子宝宝的秘密吧。

2、运用各种工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纱布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水桶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3、组织幼儿积极讨论玩沙活动中的发现。

幼1:我发现沙子很细小、很轻。、幼2:我发现沙子很轻,不小心会飞到眼睛里。

幼3:我发现沙子倒进水里时,沙子不会像奶粉一样化掉。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在玩沙的时候不要把沙子拿来扔,避免沙子飞到眼睛里。

4、再次玩沙,引导幼儿用水把沙浇湿,观察沙子遇水后结块的变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的区别,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小结: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游戏。

5、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造型,体验干沙和湿沙的任意造型。

幼儿自由分组玩沙,教师适当引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本次任务。

6、评价幼儿的表现。

你们今天表现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宝宝的秘密。沙子宝宝说下次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7、整理玩沙工具,洗手洗脚。

请值日生帮忙整理好今天的玩沙工具,教师与保育员组织幼儿排队,并帮助幼儿有序地洗手和洗脚,最后回活动室。

给水桶喂沙

活动目的:

1、幼儿自主探索,利用各种方法给水桶“喂”沙。

2、体验玩沙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水桶3个、人手一把铲子。

2、轻快的音乐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上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沙子,知道了沙子有哪些特点?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沙子。

二、出示水桶,引导幼儿思考江水桶填满最快的方法。

1、师: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出一个难题,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水桶填满呢?

2、幼儿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三、进行活动,验证想法。

幼儿进行活动,教师进行指导,为幼儿计时比赛。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选出速度最快的方法。

我们来运沙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引导幼儿以大带小进行活动。活动准备:

沙池、玩沙工具(大小不同的塑料桶各二十个、铲若干)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幼儿做沙操。

二、我们来玩运沙游戏。请小朋友想想,你会用什么来运沙?(幼儿自由讨论)

三、幼儿第一次运沙。

1、老师提出运沙要求:每一个大班小朋友带一个小班小朋友。

2、先在大桶里运沙,每人运五桶。

3、比一比两组为什么桶是一样大,但沙不一样多。(幼儿讨论)

四、幼儿第二次运沙。

1、幼儿用大桶来进行运沙(注意运沙的方法)。

2、用大桶运来的沙将小桶来装看看能运几回。

五、幼儿讲述自己运沙的经验。

六、如果用再大一点的工具来运会怎样的?用再小的工具来运沙会怎样?

七、老师小结。

八、幼儿整理。

美丽的树林

活动目标

1、能主动与同伴商量、合作游戏,遇到问题能积极想办法解决。

2、运用推、拍、压、印、挖等技能,用不同材料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3、能大胆向同伴讲述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沙铲、快速面罐、雪糕盒、印模、自制树苗、收集树上掉下的枯叶、树枝、活动过程 :

(一)引入活动。

“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过了一会儿,它觉得好累,于是就从天空中飞了下来,降落在陆地上。只见,周围烟尘滚滚,没有一棵小树,令小鸟觉得很难受,你们能够帮助它一起建一座树林吗,让小鸟可以安心地休息一下。

(二)复习巩固以往的玩沙方法,并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三)老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讨论:“做树林可以用什么材料?“怎么样的树林才漂亮?”并商量制作的内容和人员的分工,策划出玩沙制作图。

(四)老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制作树林的玩沙方法。

(2)树林的围栏要有规律地间隔。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能从材料、方法和规律这三方面进行讲述。

(七)幼儿欣赏作品,进行客观性的评价。能说出别人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建议。

有趣的筛子

活动目标:

1.动手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的小颗粒状物体大小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初步具有耐心、细致的探究品质。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认识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盐等物。

物质准备: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盐混合物若干;筛子、筷子、汤匙、镊子等工具;各种筛子的图片;工人、农民使用筛子的录像片段。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不小心把一盆芝麻打翻在黄豆里了。(出示混合物。)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个忙:把芝麻和黄豆分开。2.初次尝试:发现筛子的作用(1)介绍操作材料。

师:要把芝麻和黄豆分开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可以用手挑出黄豆。幼:可以用筷子分。

幼:可以用汤匙把黄豆分出来。

师:我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有汤匙、镊子、筷子、筛子。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2)提出操作要求:

①找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每种工具都试一下,比比哪种方法快。②分好后把工具放回框里,并和小伙伴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分的。③保持地板的整洁。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发现筛子能分离混合物的作用。

师指导语:你是用什么方法分的?哪种工具分得最快?为什么?(4)集中交流,梳理幼儿的探索发现。

①你用什么方法分的?分完了吗?什么方法可以最快地把混合物分开? 幼:我用汤匙分的,还没有分完。幼:我用镊子、筷子分的,也还没有分完。

幼:我所有工具都试过了,汤匙、筷子、镊子都可以分,但是都不够快,筛子是最好用的,用筛子能很快把它们分完。②为什么筛子能把东西分开呢?(边操作边讨论。)芝麻和黄豆一样大吗?使用筛子来分,你发现了什么? 幼:筛子上有许多小孔,黄豆比较大,留在上面;芝麻比较小,才会漏下来。师:(小结)原来筛子上有许多筛孔。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这样就把两种东西分开了。

(教师提供大小对比较明显的芝麻与黄豆混合物,幼儿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后,发现使用筛子能很快将两种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该环节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发现筛子的作用。操作后的集中交流中教师通过有效的追问,帮助总结并提升核心经验:比筛孔小的东西会从筛子上漏下去,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

找豆豆

活动目标:

1、能和同伴熟练的筛大筛子,能将筛出的大石子倒在2、指定的地方,注意自身清洁;学习一个人筛筛子。能从沙子中筛出蚕豆来,并将蚕豆倒入指定的脸盆里。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已经筛出的沙砾和蚕豆。

师:小朋友,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把这些颗粒较大的沙砾筛出来的吗? 师:你能把蚕豆分出来吗?

2、出示筛子。

师:你认识它吗?你知道怎样使用它吗?

3、教师讲解使用方法,并做示范。

二、幼儿操作

1、请幼儿与同伴一起进行操作,来回推动大筛子。

2、尝试将颗粒较大的沙砾筛出,巩固“筛”的技能。

3、指导筛子有不同大小的孔,可以筛不同大小的颗粒。

三、整理

请幼儿将筛子中的沙倒出,整理自己的衣物,清理身上的的沙子。

分一分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和摆弄,萌发好问、乐于尝试的积极情感。2.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寻找不同的方法,在反复尝试实践后得出结论。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所需资源

沙子、小米、大米、绿豆、各种孔眼大小不同的筛子、铁盘、纸盒。活动过程

引人:“我帮阿姨想办法”。

阿姨家的小弟弟把许多粮食都混在沙子里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阿姨把混在一起的各种粮食分开来。

探究的问题:怎样把沙子、小米、大米、绿豆分出来? 幼儿讨论。

(1)用手捡,太慢了。

(2)用有眼儿的小筛晃一晃就分出来了。做一做。

根据筛子孔的大小不同,给筛子编号1~4号。

(1)把四种粮食放在l号筛子里,先分出沙子,再用2号筛子分出小米,最后用3号筛子分出大米和绿豆。

(2)把四种粮食放在2号筛子里,分别分出小米和沙子,大米和绿豆,用1号筛子分出小米和面,用3号筛子分出大米和绿豆。

(3)把四种粮食放在4号筛子里失败,放在3号筛子里分出绿豆,再用1号筛子分出沙子,最后2号筛子分出大米和小米。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用1号筛子分,沙子漏出来了,大米小米和绿豆留在筛子里;再用2号筛子分,小米分出来了,大米和绿豆还留在筛子里;把大米和绿豆放在3号筛子上试一试,大米漏下来了,绿豆留在上面,我全都分出来了。

(2)我用2号筛子分,小米和沙子漏下去了,大米和绿豆留在筛子里;再用l号筛子分,小米留在筛子上,沙子漏下去了;再用3号筛子分大米和绿豆,大米漏下去了,剩下的是绿豆,我都分出来了。

(3)我用4号筛子分,全漏下去了;再用3号筛子试一试,沙子、小米和大米全漏下去了,绿豆分出来了,放在盘子里;再用1号筛子试一试,沙子筛出来了,剩下大米和小米;最后用2号筛子试一试,小米漏下去了,大米留在筛子上,我全都分出来了。注意事项

1.教师在活动前亲自实验,知道哪种筛子能筛出哪种粮食,并在每种筛子上做标记。每位幼儿手中都有一套筛子,如果材料有限,可两人一组。

2.教师要准备足够量的盒子、盘子等,幼儿在用筛子进行分离时,下面要用一个大的纸盒接着(如衬衣盒),然后倒在盘中,盘子最少有4个,分别装沙子、小米、大米、绿豆。如筛子较小要把混合物分几次进行分离。

3.筛子的代用品最好边缘有沿,这样幼儿筛选时,混合物不易落到外面。如纱窗四周要钉有木条,这样较硬,拿着方便。

《玩沙》教案

《玩沙》教案......

《玩沙》教案

《玩沙》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玩沙》教案,欢迎......

玩沙幼儿园教案

玩沙幼儿园教案设计意图: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脚的皮肤表层有丰富的血液循环与末梢神经感受器。赤足行走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幼儿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把赤足......

小班教案《玩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小班教案《玩沙》,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玩沙教案2

中班组自然游戏研讨教案玩沙教案—挖地道一、活动目标:1、练习用不同的方法挖地道。学习深挖、压、拍等技能。2、遵守玩沙规则,尝试与同伴合作,不扬沙、扔沙,体验玩沙的快乐。二......

下载玩沙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玩沙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玩沙子教案 教案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