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级备课教案模板”。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小数乘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数乘法的起始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很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知识基础。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本课分层次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 同时,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一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得数转化成以元做单位的数。运用现实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例2脱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学情分析
作为起始课,必须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要理解算理。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是重点;算理的理解是难点;而关键是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转化。本课分层次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 同时,着重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法可一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最后再将得数转化成以元做单位的数。运用现实经验进行小数与整数的转化,初步理解算理,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笔算方法。例2脱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目标
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2,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1、0.09米=()厘米3.5元=()角150千克=()吨42米 =()千米2、0.45扩大10倍是()缩小到它的1/100是()扩大1000倍是()
75缩小它的1/10是()扩大100倍是()缩小它的1/1000是()
3、0.725去掉小数点,比原来()倍4、13×12=156
13×120=()
13×1200=()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小数与整数的互相转化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思维方法,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则是转化的主要依据。通过口答练习,为学生探究新知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索
(一)、依托现实情境,初步感悟
1、出示例1情景图,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选择买3个3.5元的风筝要多少钱进行讨论
(估算大约要多少钱)
2、独立思考,汇报交流
可能会有下列方法:
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着重请方法4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之一
4、小结并揭题: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不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对方法4的着重讨论,在培养学生估算、计算能力的同时,感悟小数成整数还可以先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算理和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出示0.72×5
现在0.72不再表示钱数,没有了具体的单位,你还能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3、汇报演示。
板演计算过程,呈现思考过程
交流时:(1)估算,得数是否可能正确
(2)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4、反馈练习。
竖式计算14.5×83.06×5(注意末尾0的处理)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巩固联系
1、对比练习:做一做1(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沟通两者联系,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2、明辩是非:(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
2.41.3 50.2 5
×6×3×8
-------------------------2.44 0.52 0 03、笔算。7.08×69.35×84、实际问题解决。奉化到宁波40.6千米,来回一趟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五、趣味练习
根据45×19=855,直接说出下列算式得
45×190 =45×1.9=
4.5 ×19 =4.5×1.9=
0.45×19 =()×()=0.855
(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前2-4题是对本课的巩固,后两题是拓展提升,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感受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是一脉相承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众向思维培养。)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5×3=10.50.72×5
3.5---3 50.72 扩大到它的100倍7 2
×3×3× 5× 5
----------------------------
10.5元----105角3.60缩小到它的1/100 360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数乘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5页例
3、例4,练习一4-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迁移类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的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的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教师谈话导入,观察课本情境图。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玻璃有多少平方米?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1.2×0.83、这道题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是解决校园生活中的装玻璃问题,主要体现了新课标中“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问: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能不能利用我们昨天学习的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2、汇报: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因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因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
1.2扩大到它的10倍12
× 0.8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6缩小到它的1/100963、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4、独立练习例4,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尝试列竖式计算“6.7×0.3、0.56×0.04 ”。
(1)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 计算0.56×0.04时,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怎样点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5、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借助整数乘小数、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寻找出小数乘小数的运算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明确怎样点小数点的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重点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计算。
3.7×4.60.29×0.076.5×8.4
让生独立完成后,说算理。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个别展示,后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注重了学生思考过程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习题1,重点落实“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决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知识点。习题2,正确计算。习题3主要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2 ×0.8=0.96
1.2扩大到它的10倍12
× 0.8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6缩小到它的1/10096
0.5 6
× 0.0 4
0.2 2 4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 ×1.2)
同学们看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数相乘?(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会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要做怎样的转换?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请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先转化成整数乘法,再点上小数点)。练习,指名一人板演。
①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把2.6扩大10倍看作26,把0.8扩大10看作8)。②谁能再说一说,第一个箭头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
呢通过计算,?
③我们得出2.6×0.8的积是多少?指名口答。
④小结:大家刚才说的真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看作整数乘,然后根据因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4、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教后反思: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将小数点对齐相乘的情况。这应是受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影响,因此使计算的质量受到了影响。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备学生”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作业本中我还发现当积的末尾有零时,个别学生就干脆不写,或涂掉。在教学中我在黑板上书写示范,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可能跟以往的书写习惯有关。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语文三年级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三......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三年级语文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语文三年级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三年级语文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