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峡的教案”。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b、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季节描写景物,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c、学习衬托、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感受三峡四季不同的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积累文言文词汇,疏通文章大意;通过合作探究、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语句去分析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从不同季节进行描写及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的美及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之情。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品读赏析法 [学法]
朗读法、讨论法、联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使用背景音乐《高山流水》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三峡风光的视频或图片。观看后要求学生说说感受,从而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
指导:朗读要注意节奏、停顿、语调变化,情感到位。
如:读描写“山”的语句,语速则是先慢后快,语气则是高亢的,要读出惊奇;读描写“夏水”的语句,则要语速稍快,语气豪迈,读出奔放;读描写“秋水”的语句,则要语速缓慢,语气低沉,读出凄婉。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工具书和教师补充注释解决字词疑难。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互相质疑。教师用多媒体给出如下补充注释:(1)字词注释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不见曦月(阳光)
或王命急宣(有时候)
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绝巘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飞漱其间(冲刷)
良多趣味(很)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2)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转折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沿溯阻绝(绝:断绝)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哀转久绝(绝:停止)
3、合作探究,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对三峡的山和水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品析美景
1、师:我们应带着美的眼光来寻找三峡的最美所在,大家看看三峡的自然景观最美美在哪?
美在山,美在水。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2、师:作者是如何写山的呢?
三峡的山独特之处在哪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就那么16个字,写出了连绵不断,高大磅礴的山势,勾勒出700里三峡的群峰连绵、山高峡长的壮丽。
3、师:作者是如何写水及其他景物的呢?
万物因水而有灵性,离开了水,也无以为峡,且奇山之下,必有异水,那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独特的美呢? 因季节不同而呈不同景象。
夏水:“沿溯阻绝”,“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景: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秋景“林寒涧肃、哀转久绝”。
4、师:同学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三峡很美,你能说说这些美是怎样的美?
[例] 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这是一种高峻美、状丽美。
夏水—湍急凶猛—奔放美
春冬—清荣峻茂—清幽美
秋景—林寒涧肃—凄婉美
5、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师: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小组合作讨论后互相交流。
(提示: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明确:除了上面讲的抓住特点写景外,文章在选景时有静立的高山,也有奔腾的江水;既有“林寒涧肃”,也有“高猿长啸”,动静结合;写法上正面落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崖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延绵,隐天蔽日的山势。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同时在写秋景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让读者已经觉得凄凉,而“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一个“泪”字更将这份凄凉进一步升华。不禁让人触景生情,心生悲凉!这里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发挥想像,描绘三峡
“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三峡景色,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假如你要到三峡旅游,你准备哪个季节前往?” 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强化背诵,巩固积累
郦道元用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丰厚的文字功底,用一百五十余字囊括了三峡的山、水、四季景色,笔法精妙至极。这样的美文一定要铭记于心,为我所用!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结构去背诵。这样思路清晰,便于背诵。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A.教师小结: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B.布置作业:
1、完成《学法大视野》第26课第一、二、三题。
2、请仿照郦道元三峡的写景手法,写一篇以“××之美”为题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静)(衬托)(高峻美)
三峡{
郦道元
水:夏日:湍急凶猛(动)
(奔放美)
冬景:清荣峻茂
(动静结合)
(清幽美)
秋景:悲寂凄清
(情景交融)
(凄婉美)
执教人:丁沛东
2013-11-28
《三峡》详案一、导入师:上课!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河是——生:长江。师:对。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 生:三峡......
《三峡》教案初中组3号 汤河中学孟德侠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正确、流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
26.三峡备课人:张静 上课时间: 学生姓名: 审阅人: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文意2、理清脉络,读出文情3、抓住特征,读出文心 重难点:1、把握文章抓住景物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2......
《三峡》教学设计主备:韦丽娟 修改:谭红梅一、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实词和理解文意。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品味语言,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二、情感目标 感受三峡的美,激发......
三峡课程计划●教学目标 1.理解三峡在自然景观文本中的描述,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 2.掌握这个场景描述的特点。 3.引导学生积累古典知识,注意阅读培训,逐步提高古典阅读和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