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准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8页
二、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另一部分是“比多少”,让学生初步感知“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单元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三、单元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数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感,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的方法。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5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重点:
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三、教学难点:
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
四、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情境图、1-10各数的数字卡片(大)学具:1-10各数的数字卡片(小)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新授: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国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教师:图中有哪些数是1的事物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都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 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2两题。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们仔细地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学生观察,汇报。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校园里的各种事物,还找到了我们身边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事物。放学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找一找哪些事物也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把你们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
六、板书设计。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情境图、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块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学具盒。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在小河边,一群动物在忙碌着呢!是怎么回事,一起去看看(出示课本情境图)。
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瞧,连河里的小鱼也被这热闹的场面给吸引住了。房前的石桌上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二)新课教学 1.教学“同样多”
(1)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兔?它们在干什么?每只小兔搬几块砖?
学生汇报,教师贴兔子头图和砖块图。
(2)教师引导学生看贴示的图片,说明:一只兔子搬一块砖,正好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块。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块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教师:现在来考一下同学们的听力,谁能把我刚才的话再说给大家听呢?(学生模仿说一遍)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一年级数学上册
(3)教师:你还能找到图上哪些物体同样多呢? 学生观察,个别汇报。
2、教学“多些”“少些”。
(1)教师:请继续看图,有几只小猪?几根木头? 学生汇报,教师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教师提问:小猪的只数和木头数量相比,你发现了什么?(两种数量不一样)
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3)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学生模仿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全课梳理
教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汇报。
2、拓展应用
(1)找课本中还能比较的事物。
教师:刚才我们比较了小兔和砖块、小猪和木头,大家再在图上找一找,还可以谁和谁比?(2)学具操作。
教师摆5个○,出示要求: 摆□,和○同样多。摆△,比○少。摆☆,比○多。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教师巡视指导。
3、巩固练习
(1)课本第7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根据一一对应的方法,勾出:左图是蜜蜂多、花朵少,在蜜蜂后面打勾;右图是小狗少、骨头多,在小狗后面打钩。中港英文学校
谭文珍
一年级数学上册
(2)课本第8页练习的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想怎样做。提示学生,因为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因此更要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判断出公鸡少、鸭子多,在公鸡后面的框里打钩。(3)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分别数出两种球的数量进行判断,红球少、黄球多,在黄球后面的框里打钩。
(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同样多”“比多少”,大家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五、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推荐15篇)由网友“素馨”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篇......
第二课时 比多少【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第6―8页【课程标准描述】:初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一一对应”思想。 【学习目标】:1.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
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