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_与书为友的主题班会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22:25: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与书为友的主题班会”。

“以书为友,悦读人生”主题班会设计

六年级四班 王喜涛

班会背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交朋友,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人们的阅历,丰富人的各种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识字面的进一步扩大,自主意识的逐步提高,有很多学生开始自主地阅读课外书籍。在他们有这种阅读需求的时候,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传输良好读书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习惯要在形成之初培养,基于这个理念,我们班举行了与好书交朋友的主题班会。班会目的:

1、使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好书,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3、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4、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班会准备:

1、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关于该书的名人名言。

2、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排练童话剧。

3、制作课件。班会过程: 揭题:主持人:同学们还记得,开学初,我就提出了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活动。大家积极响应,纷纷捐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并在班上成立了图书角,今天,我们这节课就围绕这个主题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结识更多的新的朋友。

一、交流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可以摘录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名人的读书观,读书观尽量能够贴近学生思想,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的。如果学生不熟悉的名人,要对学生进行简单介绍。)

1、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史美尔斯

主持人:这是名人的读书观,你对读书有何看法?可以在这里分享下。

(同学发言)

主持人:(总结同学发言,引出读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家吉尔伯特曾经讽刺人类不过是剃净了毛的猴子,史密斯据以反驳的理由是:人类会著书,会读书。人类能将心灵的精华诉诸文字,流传后世,也只有人类,才能阅读先哲的智慧,从中获益。可见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会读书,会思考,会在读书中获得知识,会从读书中寻找乐趣。读书是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而不离不弃的良师益友。

二、分享名人读书故事

主持人:下面我们来分享几则名人读书故事吧。1.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2.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读书故事?在小组里分享一下吧。(同学发言)

三、分享名人读书方法

一: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二: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三:利用“三余”。三国时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文豪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当然,“三上”语有夸大,也不利于健康,不足为训,仪以此说明抓紧一切时间是何等重要。四:读书“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近代胡适加了“手到”,形成了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五:贵在“五用”。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为显著,成为读书要诀。六:学避“六蔽”。古人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经对弟子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七:“七焚七录”。明代末年有个大学问家叫张溥,他的读书法奇特,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读再焚再抄,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他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八:“八面受敌”。这是宋代全能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的极优读书法。他每读一本书,有计划地分作意义、故实、文物等几个方面,每次钻研一个方面,步步深入,效果显著。东坡说:“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方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九:辨明九事。近人陈中凡钻研古籍,造诣极深。他总结为辨明九事:“一日别真伪;二日识途径;三日明诂训;四日辨章句;五日考故实;六日通条理;七日治经宜知家法;八日治史应详察史实;九日治诸子应知流别。” 十:十目一行。一目十行的浏览可以博学长识,而十目一行的专注,使人精深。清代学者陆世仪就是用了“十目一行”读书法取得成功的。百:百家百遍。韩愈之所以成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是从小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鲁迅先生曾形象地比喻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百家之书,还要熟读百遍。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如”。千:日记千言。韩愈自幼苦读,日记千言。叶奕绳谈到他学习的方法说:“每读一书„„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每天记千把字,是好办法。” 万:万卷万里。杜甫深有体会地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汉代文史家司马迁总结治学经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读万卷书可接受先人的间接经验。我国地大物博,行万里路可以壮志知情,获得直接经验。两者结合,才使人的认识升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主持人:同学们,你最觉得哪几种读书方法比较可行?这些方法中你使用过哪几种?谈谈你的读书方法。

(同学们分享读书方法)

四、小游戏:“击鼓传花”(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主持人: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吧!

游戏规则:击鼓传花,中奖者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曾经读过的并且印象最深刻的书,可以介绍一下故事梗概、故事所含的寓意和自己读后感。

(做游戏,分享读后感)

五、小调查:(了解一下全班同学的读书量和读书种类)

主持人:那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吧,让我了解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1.有没有每次读一定会让你流泪的书? 2.有没有购买过全集的书?如果有是什么? 3.你最不愿意看的是哪一类书?

4.你有没有在书的扉页或者尾页写字的习惯? 5.你最喜欢看报纸的哪一个版面? 6.你最喜欢看的一本杂志是什么? 7.最近正在读的书是? 8.什么样的书让你望而生畏?

9.让你印象最深刻且至今仍然愿意读的书是? 10.有没有在一个固定的书店买固定的书的习惯? 11.你觉得理想的书店应该是什么样的?12.看到书上写得好的地方会画线、打折或抄写么?会使用书签么? 13.会包书皮么?

14.有没有什么特殊的阅读习惯(上厕所时看书,睡觉前看书)15.购买过画册或者诗集么?(明星写真也可以)16.知道什么是工具书么?(举例)17.有没有一本书让你喜欢到复印也想拥有? 18.有没有打算自己写书?

19.喜欢在网上看书还是纸质书本?比较下优劣 20.你最近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什么书?

(根据同学们的反映情况可以在读书量、读书习惯、读书喜好、书籍内容接受能力、书籍种类等方面总结。)

六、班主任总结

书,像一杯杯香醇可口的牛奶,享受了丝滑般口感的同时,也补充了丰富的营养。一本本书,像是我成长的一步步脚印,伴随我走过人生这漫长的路。人生中,有惊涛、有骇浪、有暗流、有旋涡,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方向,激励自己坚强的意志;才能使人沉淀烦躁的情绪,浮现出心灵中的那块净土。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要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

读书吧!读书是促使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读书吧!让我们来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有时候读书,就像遇到了一位良师,似与圣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这种境界能使人忘记一切得失荣辱,拥有一份恬谈求知的心境。有时,书又是益友,听着他跌宕起伏的故事,被那种娓娓叙说的气氛感动着,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所以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还有很多好书都会让我们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散文、诗集、童话等等,都会使我们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对书籍的品味和领会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同学们,愿读书能够成为伴随你人生路上百舸争流、勇往直前的战友,成为你掌握人生正确方向的良师。

与书为友主题班会

“与书为友”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爱看书。2.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读书要有选择地读,读有价值、......

以 书 为 友

以 书 为 友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 陈子怡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在我看来,书不仅仅是一层阶梯,一件工具,它还是一位朋友......

以书为友

以书为友以书为友1在我成长的经历中,书是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它从小就伴我成长,它看着我长高,它看着我上学,它看着我的知识一点点在增多。在我还是小孩子时,爸爸妈妈常常念书给我......

以书为友

以书为友古人读书爱在书中夹些香草,乃有书香;油墨之味,亦是书香。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无处不在,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他。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当肚子饿了的时候找食物吃,眼睛饿了便要......

以书为友

“以书为友,悦读人生”主题团课设计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酒店1131 陈俊甫一. 引用《读书与人生》选段作为开始:人生好比一次长长的旅行,在旅途中有快乐有烦恼,也有很......

下载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6.4以书为友主题班会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