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杠杆的科学 1_科教版杠杆的科学教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22:19: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杠杆的科学 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科教版杠杆的科学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工具和机械

2.杠杆的科学

教科书说明:

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另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像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小孩能跷起大人呢?„„

师: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杠杆

板书:20、杠杆

二、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杠杆 师:出示课件——杠杆图

师结合课件讲解:一根棍子,当如图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动画效果)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练习:师指着杠杆三点,学生齐说。师:一起说:“杠杆上,这一点叫什么?”

生(齐):力点

生(齐):支点

生(齐):重点 师:当力点、重点能围绕支点转动时,就是一个杠杆。

(二)初步研究杠杆

师:同学们,想玩一玩杠杆吗?

生(齐):想

师讲述:所需材料三样:钩码盒做重物、杠杆尺一个、小木块一个。

要求:1.先用手直接提重物,感觉重物重量,用杠杆撬重物,感觉手用力的大小,比较两力;2.支点位置可以改变;3.小组合作研究,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组装、研究杠杆,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发现。

师:你们是怎样玩的?

生组装杠杆 师:请你指出杠杆的三点?

生指着杠杆汇报 师;请你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边操作边汇报:我们发现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轻; 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重。

师指着杠杆:木块在这个位置时,说法不准确。请看这段是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段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应该用支点到力点、重点的距离描述;手感觉轻、重,说法也不准确,应该是手用力小、大。

师:手用的力小,比谁小?

生:手用的力比重物重量小 师:这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省力 请思考手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小,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大?

(三)进一步科学认识杠杆

师: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杠杆。师演示讲解:

所需仪器:底座、支架、杠杆尺、钩码

师边说边组装

注意事项:1.杠杆尺有标记一端钩码做重物,一个钩码重=0.5牛,另一端为力;2.杠杆平衡了,说明使用杠杆可以撬起重物了;3.支点不变,杠杆尺上力点、重点只能各有一个;4.我们看课件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几个格表示,在第一个洞,距离是1个格,在第二个洞,距离是2个格;5.请根据表格做好记录 次数 物 体 重 量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有标记)实验要求:请研究杠杆,根据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师:请分析对比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数据和发现。生1.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有标记)一次 2牛

0.5牛 1 我们发现杠杆是省力的。

师引导:请看后面数据杠杆当怎样时,省力?(师板书: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生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师板书:大于

省力)

师:说的很好,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2: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2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有标记)二次 0.5牛

1牛

我们的发现是:杠杆是费力的。师提示:请说完整。生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师板书:小于

费力)

师:真棒!还有不同的吗? 生3: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人的拉力

1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4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有标记)三次 1牛

我们的发现是: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不费力。(师板书:等于

不省力不费力)

师:同学们真棒!关于杠杆的发现谁能完整的说说?

生4: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不费力。

师出示简图:同学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杠杆原理。

(四)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师: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师:(出示剪刀——费力情况)这是什么杠杆?为什么?

生:是费力杠杆,因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师:(出示剪刀——省力力情况)这是什么杠杆?为什么? 生:是省力杠杆,因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师:剪刀是较复杂的杠杆,还有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师出示课件: 介绍省力杠杆——钳子、起钉锤、起子、推车。师出示课件: 介绍费力杠杆——镊子、人钓鱼时、人体杠杆等 师用镊子夹物:镊子的三点在哪里?它是什么杠杆?

生:夹物的地方是重点,手的地方是力点,一个头的地方是支点,镊子是费力的杠杆。师:很好!镊子和前面的杠杆不一样,它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同侧。师:人钓鱼时,也是费力杠杆,请看图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省距离。师介绍人体杠杆。

师出示课件:天平是什么杠杆?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生:天平是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使用天平方便称物体重量。

师: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有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同侧,有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两侧,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动脑筋:

师:老师有个难题考考你们,看谁聪明。一个人用担子挑重物时,肩膀挑担子的哪个位置最轻松? 生1:挑中间位置。

师:假如一头重,一头轻呢? 生2:挑支点位置。

师:很好!你真棒!人只有挑支点位置时,担子是平衡的,人最轻松。拓展活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合适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三节拱形的力量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第三课。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在本课......

六年级科学上册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案 教科版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杠杆的科学》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主要指导学生利用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来研究杠杆省力费力的规律。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相......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结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杠杆的科学 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杠杆的科学 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