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地震”。
地震教案
地震及其危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片“恐怖的地震”及地震破坏的图片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2.通过阅读天津近20年的地震资料及世界、中国地震分布地图,了解天津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区及原因。
3.通过活动“假如我们处于地震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工协作、团体意识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用性思维。
4. 通过对地震发生、分布以及防震和抗震措施的了解,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正确对待地震灾害的态度和方法。
5. 通过布置实践活动——“防御地震,从我做起”,提倡、鼓励学生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要与家人分享,能够做到“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课标的落实与教材的处理]
1.课标要求根据资料分析地震对天津地区影响,引导学生了解防震和抗震的方法。按照课标的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说出天津市是地震多发区。
2.对于“地震的发生”一段内容,由于是选学内容,且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所以选择一个关于地震成因的科普动画,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不会把问题复杂化。
3.防震和抗震的内容是本节学习的一个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由学生总结出防震和抗震的措施。因为该内容的重点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若有地震发生,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所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创设、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完成这一学习任务。
[教学重点]:天津市是世界地震的多发地区及原因。了解防震和抗震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开展活动,有效落实以上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式、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任务信封、地震应急用品。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都是90后出生的,从你们出生到现在,有没有同学听说过或者感受到过地震?
[学生回答]略
[教师]虽然在座的大多数同学没有经历过地震,实际每天世界上都有地震发生,地震给我们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的灾难与威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震的威胁。
[教师]下面我们看一段动画片,看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动画片中最震撼你的地方是什么?
走近地震
[播放动画]恐怖的地震——成因篇
[学生回答] 中国多地震,而且人员伤亡惨重。
[转承]地震确实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下面请同学们看几幅最近几十年中外大地震实景图片。
[教师]你们现在对地震有什么感觉?害怕不害怕?你们觉得天津会不会发生地震?
[教师]天津今后会不会发生地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天津地区有关地震的历史资料,请同学们看资料列出天津及附近地区从1976年到1995年近20年的时间,地震发生的时间、震中的位置、震级,请同学们数一数天津及其附近地区共发生了多少次3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对,近20年的时间发生几次破坏性地震。同学们没有亲身体会,但你的父辈、祖辈对于唐山大地震一定是记忆犹新。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大地呼啸,地动山摇,顷刻之间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成为一片废墟,24万人死亡,70万人受伤。距离唐山有200多千米的首都北京,也是大地摇动,成千上万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北京的德胜门箭楼北、东、西三面的墙砖被震落;白塔寺的塔顶和塔基在这次地震中也受到破坏。
我国是地震多发区
[启发提问]我国为什么是地震多发地区呢?请同学们看图,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回答]我国处于世界两大主要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衔接处附近。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天津也是一个有地震的地区。
[过渡]如果天津发生地震,我们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通过活动来模拟体验一下地震。
“体验”地震
合作学习活动:假如我们处于地震中„(汇报形式可以多样,比一比哪组符合实际、又有创意。)
[教师]假如我们处于地震中,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与心理呢?我们这个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全班我们分成两个大组,靠门这一侧为体验组,前后两排为一小组,另一侧为专家组。活动分两个阶段——讨论阶段与汇报点评阶段。讨论阶段,体验组的同学按信封里的任务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专家组要利用这段时间充分利用课本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防震、抗震方面的专家;
第二阶段,体验组的同学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一个小组汇报,汇报完后相应的专家组进行点评。(分组及学习任务见附录)
[学生活动]:第一阶段:学生合作学习(约5分钟);第二阶段:学生汇报与点评(约12分钟)。
防御地震
[教师总结]刚才体验组的同学们的汇报很精彩,我们的专家组的点评也很到位,我们非常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防震、抗震知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大地震发生前一般会有一些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这样预警现象,也就是说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约有十几秒到二十几秒的预警时间。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时间,迅速选择安全的避震空间,就能增加我们生存的希望。避震的原则——就近躲避,在室内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要选择
开阔、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举例: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
防震小游戏:如何避震?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做个防震小游戏,看看同学们做得是不是同演出色。先选择一个场景,在十秒钟的预警时间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选择安全的避震空间。
教师先带学生做一次,请两个学生上来做。(3分钟)
[教师]同学们感兴趣,我们下去后再接着做。我们不仅要会在游戏中选择正确的避震空间,最重要的是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实地演练。
作业:积极防震,从我做起——家庭防震计划
教师:在多数情况下,地震的发生我们无法阻止,但是惨重的人员伤亡有时却是我们人为造成的,比如在家庭装修中,一个家庭打掉承重墙,其结果就会影响整座建筑的抗震性能。家庭中过多的玻璃饰品同样不利于我们选择安全的避震空间。
请同学们回家后,检查家中的物品的摆放、装饰是否利于抗震、是否有充足的避震空间,和你的家人一起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并进行防震演习。
把我们今天学到的防震、抗震知识和你的家人、朋友分享。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小结]:
火山地震带的歌诀记忆法:
火山喷发和地震,危害巨大灾难深。
带状分布是特点,形成火山地震环。
地中海喜马拉雅,太平洋带紧相连。
西起地中海向东,横亘欧亚大陆南。
地震频繁火山多,爆发种类多浅源。
我国在此两事间,地震强烈又频繁。
震前异常叫前兆,自然规律可寻找。
加强预防和预报,减轻灾害损失少。
第四章第五节 地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地震的成因(2)、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够对照地图说出全球地震的分布特点。 (3)、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2、......
地震齐白石中学杨翠红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地震是由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引起的。2、过程与方法: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地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明白自然灾害存在的极大危险,提高地震防护知识,将伤害降到最低。 (2)掌握一些地震后自救与互救方法1、知识与技能:(1) 了......
《当灾害降临的时候——地震》教案执教教师:王琴一、教材分析《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中的第三小节。《当灾害降临......
第五单元 地表剧烈变化19.地震教学目标:1、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的成因。(难点)2、能描述自己对地震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感受。(重点)3、能通过搜集资料,弄清发生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