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教案文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人墓碑记教案”。
房山高级中学问题导学教案
高三语文学科教案
一、学习重难点:掌握文中虚词“以”的用法
准确翻译文句,提高翻译能力。
二、学习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如:除、旌、按、易、视等
三、教学方法设计:交流
讨论
点拨
四、分层次问题学习 1.学生自学(A)学生梳理文本,落实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句翻译。(质疑 交流 讨论)
2.自学检测(B)(1)字音积累
蓼洲周公之被逮
逆阉
旌
湮没
皎皎
赀财
缇骑
抶
溷藩
傫然
詈
逡巡
投缳
户牖
矫诏(2)文言实词----解释加线词语
1.即除逆阉废祠
清理、整理
2.旌其所为 表扬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表率
4.抶而仆之 鞭笞
5.噪而相逐
相当于代词“他”
6.按诛五人 追究、查办 7.素不闻诗书知训 向来
8.逡巡畏义 迟疑不决(3)通假字
1.十有一月尔
2.五人之皦皦 3.敛赀财
4.亦曷故哉(4)词类活用
1.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作动词 修墓 2.疾病而死
名词作动词
患上疾病 3.不足道者
名词作动词 说
4.缇骑按剑而前 名词作动词
走上前
5.抶而仆之
使动
6.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名词作动词 用木匣子装 7.人皆得以隶使之 名词作状语 像奴隶一样
8.安能屈豪杰之流
使动 9.明死生之大
形容词作动词 表明
10.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作名词(5)古今异义
1.吴之民方痛心焉 古义:痛恨
2.意气扬扬 古义:慷慨激昂
3.颜色不少变
古义:脸色
4.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不同寻常 5.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古义:到了
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古义:心腹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6)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品行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激发、抒发
敛赀财以送其行
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生
其辱人践行
行为
而又有剪发杜门
头发
发其志士之悲哉
抒发
3.固
轻重固何如哉
本来引申为究竟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 主使
斯固百世之遇也 实在、真是
人皆得以隶使之 驱使 5.徒
慷慨得志之徒
一类人
6.按
缇骑按剑而前 用手压或握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空
按诛五人
追究、查办 7.得
慷慨得志之徒
实现
8.视
视五人之死 比较
人皆得以隶使之 能够
子孙视之不甚惜 对待 9.易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改变
见贱如贵,视少如长 看待
以乱易整 代替
亦视项羽无东意 看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交换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容易
国无小,不可易也
整治
五、分层次问题检测
(一)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B)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
被动句
焉 兼词
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3.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远近活用
省略句
颜色 古今异义 4.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二)挖掘写作素材(C)
(1)写作素材: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角度点拨: ①平凡与伟大;
②正义的力量是无穷的(2)写作素材:魏忠贤专断朝政,残酷镇压异己,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崇祯即位,魏忠贤被废黜,畏罪自杀。魏忠贤当权时,许多地方都建有他的生祠;他被废黜后,这些生祠也都被废毁。角度点拨:
①多行不义必自毙;
②有形的纪念往往短暂,精神的纪念才能永恒
六、布置课后作业 做巩固学案1-4题
虚词积累------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与精神的写法。2、归纳掌握“盛、发、率、徒、私”五个文言词语,并熟悉“况„„欤”等几种文言句式的译......
《五人墓碑记》教案上课时间: 总课时:复习目标:1、写出“有、皦、赀”三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2、写出“至于、私人、痛心、按、金、视、首领、”等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3、写......
《五人墓碑记》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二)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
《五人墓碑记》教案(四) 讲读第一段1、诵读。2、学生提出难词难句,教师解答。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魏阉是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阿谀奉承,在各地多有建生祠以媚......
《五人墓碑记》教案1.给课文拟一个简要的提纲。第一部分: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并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引出下文。第二部分: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第三部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