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4课时 电影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案第4课时”。
电影院
教学内容:电影院(教材第36、37页)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会通过估算解释运算结果的合理性。
3.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的进位法则。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教学难点:
1.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的进位法则。2.合理利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口算,请直接说出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
(出示)16×3=
15×4=
25×2=
1/ 5
16×30=
15×40=
25×20= 2.下面的计算对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12×35=320 25×72=315 师:看来合理运用估算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捷的解决一些问题。
(二)情境引入(出示笑笑的图片)
笑笑的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去看电影,今天我们就随笑笑到电影院看一看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电影院)
二、探究新知
(一)读一读——理解题意,提出问题,正确列式(出示主题图)
1.师:图上有哪些信息?
2.师:这么多人来看电影,如果你是笑笑会考虑什么问题呢? 预设:(1)影院的座位够不够坐;
(2)需要花多少钱?
3.师:要知道够不够坐,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板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4.列式:26×21= 5.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 5
(二)估一估——培养意识,掌握方法,发展数感 1.自己估计一下,够座吗?与同桌说一说。2.汇报:
预设:(1)26×20=520
(2)25×20=500
(3)30×20=600 3.讨论:26看成30,你认为合适吗?(小组内讨论)生汇报
小结:(出示点子图)虽然只把26估大了4,但在乘法问题里,实际上是增大了4个21,也就是80多,这样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在乘法估算时,要非常谨慎,如果没有就近的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整5或只把其中一个数看成就近的整十数就可以了。
(三)算一算——自主探索,明确算理 1.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准确的结果。2.组内汇报 3.全班交流
A.26×20=520,26×1=26 520+26=546 B.画图
C.竖式(生说,师板出)6
× 2 1 6
3/ 5 2 4 6 4.讲解竖式
(1)26表示什么意思?(一个26)板出:26×1(2)52表示什么意思?(20个26)板出:26×20(3)52为什么写在这里?
(针对学生十位计算上的问题,“5个百”是一个易错点,也是一个难点)
利用点子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20×6=120,20×20=400,120里面的100与400合起来是520 5.检查自己的竖式 6.填结果,答。
(四)试一试——尝试计算,总结算法。
解决完座位的问题,现在我们开始解决门票的问题。
(出示)三(1)班有38名同学,每张电影票12元,买电影票需要多少元?
1.读一读
2.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3.独立列式,并用竖式准确计算。4.小组同学互相检查。5.全班交流。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的计算,在4/ 5
计算过程中,哪位相加满十就向高一位进一,满二十呢?三十呢?满几十就进几。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5/ 5
Unit 4 leon 4《Numbers》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英语表达10以内de加法。 2.能够听懂并会唱本课歌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和游戏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1......
Unit4 I have a pen pal.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够听、说、认读句子:What is your hobby? I like collecting stamps· 2.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collec......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悉课文,生动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2、过程与方法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
第四课时课题:《都说》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都说》,感受幸福甜美的生活,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创编动作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1、歌谱2、电子琴3、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目标:(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流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