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术兴趣小组教案”。
素描专业理论基础知识(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素描的实际用途:向学生传授学习素描可以培养自己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2、了解素描专业基础知识
3、学会用美术语言描述素描课程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素描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素描的审美原则。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演示“灯光照射下的球体”让学生观察,观察黑白灰三个面的变化。通过观察证实,在没有灯光直接照射的情况下,三个面的明暗变化是不大的。通过演示,教师小结:球体体的明暗变化是由于位置方向不同,受光程度不同所决定的。
1、素描定义:
素描就是单色画。一般采用铅笔等工具,是各种造型艺术对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课程。也是一件成熟创作的前期写生或小稿。当然,素描也可以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
2、素描艺术简史 ·早期素描
人类开始懂得绘画是从素描开始的。根据考古的发现,现在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绘画是法国西南部比勒高省多尔多涅附近称为接斯柯的岩洞壁画和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山的洞窟壁画。前者距今约两万年,是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遗迹;后者约在1万年以前,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绘制的。原始人用最简易的材料描绘他们在狩猎活动中的主要猎获物。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野牛尤为精彩,其中一只低头挺角准备向前冲击的野牛,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充满向外的运动感。这是用烧鹿脂的灯烟画成的,然后用朱红色的矿物颜料粉末上色。这些古代壁画基本上是用单一颜色进行描绘,所以,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素描画。·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壁画
古埃及壁画以线造型为主,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而古希腊的壁画虽然仍以线的造型观念为主,但已向立体的表现演变。
·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艺术,但没有很突出的创造。·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重视对自然的研究,自然科学的进步和新发现,促使许多绘画大师们认真地对待描绘的对象。他们解剖尸体,了解人的解剖结构,画了不少分析图和人物习作,产生了艺用解剖学。在研究空间处理上创造了透视学。
3、素描艺术的审美原理
素描决不是照相术,应该说所有素描形象都应该是艺术的再创造,而不是实物的翻版。素描造型要求把对象的认识提高艺术形式美的高度来考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视觉刺激的节奏、节律感、形的力式因素,通过你的手段而明确起来,强化起来。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4、素描的工具、材料
包括笔、纸、橡皮、削笔刀、图钉、擦布、画板、画荚等。
笔:包括铅笔、炭笔、铁笔、粉笔、毛笔、圆珠笔和钢笔等。工具的不同关系着素描的艺术效果,也能影响画家的情绪和技巧.铅笔: 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素描常从铅笔开始。国产中华牌铅笔的质量信誉较好。型号有6H(硬)、5H、4H、3H、2H、H、HB、B、2B、3B、4B、5B、6B(软)和速写铅笔(8B)。炭笔:又分为炭笔、木炭条和炭精条等。钢笔:包括美工笔、书写钢笔等。
纸:有洁白、厚薄、质地、纹理之分。常用的有素描纸、铅画纸、卡纸等 橡皮:分为绘画用可塑橡皮和硬方形橡皮。可塑橡皮进口的质量较好;硬橡皮以质地柔软的较好。
画板:以光滑无缝平整为好,有大小型号多种。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的所学知识点。布置下节课内容
临摹组合素描静物(3课时)
教学目标:
素描是造型艺术领域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造型基础训练之一。他的作用及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的针对物体的观察与结构剖析塑造能力。掌握艺术的自然规律,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审美趣味。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组合静物的训练培养学生对物体间的对比、构图,形体间组合表达的塑造能力。教学过程:
学习素描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单个静物的塑造是培养初学者对每件物体的结构、明暗、空间、体积、质感、色素、透视关系等的理解与观察表现能力。而组合静物的训练特点是强调物体间的对比、构图,形体间组合表达的塑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平时的经验,更深入地去观察解决复杂的形体结构塑造关系。
一、临摹组合静物应分三个步骤进行:(约每个步骤1课时)
①构图的特点把握,在画一组素描静物时,不要孤立地去观察每个物体,要从整体的观察去理解物体间局部的对比,如质感对比、量感对比、空间形态对比等,无论是结构素描画法还是明暗对比画法都应围绕一个中心去刻画、深入,这就是造型塑造要求的准确性。初学者在构图上要多临摹一些优秀作品,了解构图的规律与审美特征。
②逐渐深入阶段,在画一组静物时,当各个形体的构图表现完成后,首先应抓住大的明暗对比关系与物体间的空间关系。要有虚实对比、空间对比、质感对比等塑造关系,从明暗交界线入手铺出大的明暗块面关系,注意物体间的空间表达虚实关系。画背景时,用整体的观察和体验去营造画面的素描效果。
③深入刻画与调整阶段,当画完成一组静物时,在对各物体的局部刻画是训练初学者能否把握好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关键所在。很多初学者在这方面缺乏这些能力,容易在深入时产生“脏”、“乱”、“花”等素描表现中的弊病。在画组合素描静物时,与单个素描静物所不同的是讲究构图的重要性。这就意味着初学者在更深层次上的知识突破,表现单个静物时,可以孤立地观察某个对象,观察方法也较单纯,相对容易把握好单个物体塑造能力。在表现组合素描静物时,要从整体的布局去观察、理解对象,难度较大,要注意物体间的空间对比,形态对比,质感对比等关系的掌握程度。表现技法上要掌握合理布局,虚实有度、对比强烈、塑造准确等造型要点。
二、学生作画,完成一幅静物素描的临摹。规格:8开纸 数量:1张 学时:3学时
作业要求: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结构、空间、形态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
静物结构素描写生(3课时)
教学目的:
结构分析素描的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观念,通过对物象结构的分析来深入对于空间的自我感受(诸如对形体观察与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间的运动作用,直觉的空间判断,心智的推理等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素描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些隐性作用,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教学过程:
(一)课题阐释(目的、要求、时间安排)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变化或其被使用的方式。物体外貌可变,而结构不能变。只有抓住结构,才能坚实有力地表现对象,否则就将歪曲形象。因此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
所谓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结构,如生物结构、植物结构、人的结构;二是指画面结构,是对形状、明暗、色彩做纯粹主观的安排。这里将着重介绍前一种结构。
在对物象全方位的审视中,我们努力超越物象的表象而达到对其内在结构的理解,通过结构的启示进一步产生设计的构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正是寓于这种自然对象内部结构与其外在形态的深刻体验和自觉认识之中的。“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家”,造型的设计往往蕴涵着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体结构的富于创意的理解。
结构分析训练要使学生努力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要能够理性地推理和表现出画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符合逻辑的、符合透视规律的、合乎物理性的内在结构,能够充分考虑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分离关系等。要直接用虚实不同的线,将物体的比例、轮廓、结构转折等本质因素,不加更多修饰的描绘出来。还要让学生研究线的表现力和结构因素在画面的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及理性的推理能力。
(二)搜集资料
1、搜集骨架型结构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2、搜集积量型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从所搜集的资料图片当中,体会骨架型结构和积量型结构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利用这两类结构对物象进行分析。
(三)体验练习
1、从所搜集的若干骨架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勒其骨架造型。
2、从所搜集的若干积量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画其积量造型。
3、以自然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造型。
4、以人造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造型。
(四)课题作业:多个人造器具或复杂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8开纸 数量:1张 学时:3学时
作业要求: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结构、空间、形态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
(五)作业展示
(六)交流讨论
讨论题目:
1、“形”与“体”的感知及其联系。
2、形如何向体转化?
3、动物、人、植物、器物等结构中的骨架与积量的转换。
石膏几何体素描写生(3课时)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的临摹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透视规律、作画步骤。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教学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1)基本透视原理
1.什么是透视:由于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份之间所处空间位置远近不同引起的近大远小的变化现象。
2.透视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一点透视(西画中运用多,就是从一个角度去观察对象)和散点透视(中国画中运用多就是把从多个角度观察到的形象有机地组合到一幅画中)下面我们着重就一点透视来进行学习。
3.一点透视大致又分两类: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这里我们就用方体为例来进行学习!a: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要求及结果方体的正面(前面)与观者平行此时方体的棱有三种方向:水平线\铅垂线\消失线(距离有远近变化的点的连线)它们各四条符合近大远小的变化规律 b: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要求及结果
方体上没有任何一个面与观者平行,有一条棱离观者最近此时方体的棱有三种方向:铅垂线一组\消失线两组(距离有远近变化的点的连线)它们各四条符合近大远小的变化规律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1、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透视法则)
2、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3、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透视原理
(2)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形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3、线与面 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 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3)光线问题
如果无法掌握好光线,就很难把握好空间感。因为空间感,立体感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光线决定的。
在素描中,光源基本分成两种:一种是从窗户射进来的散射的自然光,另一种是灯光。
要注意的是:除了不同的光源会对物体造成不同影响之外,物体受光的不同角度,也是造成物体不同明暗变化的一个因素。当物体正面受光时,我们称之为“顺光”;当物体背面受光时,我们称之“逆光”;当物体侧面受光时,我们称之为“侧光”。顺光比较容易表现,逆光难度较大。最常用的光线是难易适中的、不同方向的侧光。
首先,我们来假定一个光源,然后给它一定的角度。接着,我们可以拟定顺光面、逆光面、侧光面和影子的大致区域。在素描中物体的三维特性是通过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来实现的。明暗也就成了展现立体的另外一个手段。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以及在不同介质上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所以产生了明暗的不同。光源直接照射(也可以说是反光充足)的部分我们称为亮部,光源照射不到的地方(无光或者反光少)我们称为暗部,当然,事物不止两个极端,中间部分我们称为中间调。
光线问题(4)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光与明度的关系:
1、物体靠近光源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对比强烈:反之光源越远,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亮、灰、暗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素描三大面)
2、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近实远虚。素描写生中的五调子:
1、受光面(亮面):是物体受光线90度直射的地方,这部分受光最大,调子淡,亮部的受光焦点叫“ 高光”,一般只有光滑的物体才能出现。
2、中间色(灰面):是物体受光侧射的部分,是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地带,色阶接近,层次丰富。
3、明暗交界线: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因此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
4、反光部:暗部由于受周围物体的反射作用,会产生反光。反光作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亮部最深的中间颜色要深。
5、投影:就是物体本身影子的部分。它作为一个大的色块出现,也算五调子之一。投影的边沿近处清楚,渐远的模糊!
为了更加明确地理解明暗调子,根据光源和物体的体面形成的角度,我们以1--6的调子变化说明明暗调子在物体上所呈现的形式 1:直接受光面(高光)2:光源侧射部分(中间色)3:背景(亮面偏暗,暗面偏亮)4:暗面部分 5:反光部分
6:明暗交界线和投影部分(5)写生中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你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你所设计的构图也是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的,所以,你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6)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
1、形与体---形既物体的平面形状,体既物体的体积。
2、形体与体面---体面既物体外表的面向。体面的方向、性质、大小、衔接、连接。三个以上的体面汇聚交接成尖角,凸起为“高点”或骨点,凹下去的为“低点”或“伏点”。
3、线与面 相生相依的关系。
4、结构与形体 结构是形体的内在本质,形体是结构的外部呈现。
5、光影调子
二、错误纠正及改正方法
1、整体起稿,整体铺调子,忌局部绘画
2、画面大的黑白灰要很明确,忌讳灰、腻、脏 正确写生的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
3、边缘线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虚实强弱有序。
三、作业设置及要求
内容:组合几何体明暗练习(球体、立方体、圆柱、圆锥、六棱柱)格式:8开纸 作画时间:3课时一张画
要求:
1、注重三大面,五大调子
2、注重黑白灰
3、整体绘画,对比的深入
作业检查:
1、构图是否均衡并留有一定余地
2、是否准确地表现了物体的比例动态、结构体积和色调空间
3、检查对象是否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画面上是否既有大的效果又有丰富的细部。
四、教学反思
静物素描写生(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
2、通过对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实践加以理解,掌握。
3、学会静物写生——单个陶器或瓷器。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旧的素描知识,并应用于素描静物写生中 难点:石膏像写生到静物写生的衔接过渡 教学过程:
1、观察静物与石膏的区别。静物的固有色丰富多样,比石膏更难把握。
2、静物素描基本作画步骤
观察——构图——起大形——比例关系——体面结构分析——铺大调子——细部刻画——整体调整
(一)观察思考:这是许多同学都忽略的一个步骤。在落笔之前,首先要想好将怎样画这幅画,用什么手法?重点表现什么?目的是什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多长时间等等。
(二)构图:包括选择角度,画那一部分,横竖比例及大小怎样安排等。+介绍画面静物与衬布的关系。
(三)起大形:在画纸上用简练的线条勾出静物(罐子)的形象。
(四)定大的比例关系、分析体面结构、铺大调子:分出受光和背光,表现出大致的体感。
(五)深入刻画:是塑造形体最主要的部分。按照预想尽可能的把物体表现出来。
(六)整体调整:这是收尾工作,用整体的眼光和最初时的新鲜感,全面地审视画面,做全面调整。从表现手法上分,可以分为光影(全因素)素描、结构(分析)素描。光影(全因素)素描:用明暗调子来表达被画物体,比较接近客观事实,可表现的内容较丰富。结构(分析)素描:主要采用线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关系,偶尔使用简单的调子来表现体积及空间。
3、写生静物——单个陶器或瓷器静物
①观察范作,说说茶壶的作画步骤。(同学讨论、并发言)②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写生静物基本步骤,学生观察提问
③学生作业:按照作画步骤,完成一张单个陶瓷器静物的素描作品。
④讲评学生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在一起,互相评价。然后教师统一讲评。
4、课堂作业:画一张不同形状的陶器或瓷器素描作品
风景速写临摹(3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风景速写练习,达到既学习表现技法又提高审美能力两个目的。教学重、难点: 安排视线的位置和主要形象的轮廓。集中反映主要形象,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画面上改变它们的位置,使构图更加理想,主要形象更加突出。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同一个风景,而用两种不同手法表现的速写作品(如单线勾勒和调子速写),请学生谈一谈对这两个作品的不同心理感受,从而导出这节课的内容。
二、基础知识点:
1、分类:
风景速写按题材来分:自然风景速写、乡村速写、建筑速写、城市速写等 风景速写按工具材料来分:有铅笔速写、钢笔速写、炭笔速写、毛笔速写等 风景速写按表现形式来分:有粗细线速写、带明暗调子速写、均匀线速写等
2、取景与构图
确定所画对象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感受,选择自己最想画的那部分景色。一定要克服不注意观察、缺乏感受、坐下就画、见什么画什么的盲目性,应该通过风景速写练习,达到既学习表现技法又提高审美能力两个目的。角度确定后,要确定视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视平线在画面的中间是平视构图,在画面的上方是俯视构图,在画面的下方是仰视构图。构图形象不同,画面的效果和气氛也不相同。
安排视线的位置和主要形象的轮廓。为了集中反映主要形象,可以把某些次要形象省去不画,或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画面上改变它们的位置,使构图更加理想,主要形象更加突出。
取景分三层:远景、中景、近景。
3、速写语言 速写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抒发感情的一种途径,是收集整理创作资料的一种手段,同时它也和素描一样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
学会利用速写语言绘画是风景写生中最为实质性的一个环节。速写是具体技法的表现,不同的技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如同样是线,有的轻松、有的凝重、有的流畅、有的滞涩、有的纤细、有的厚实,有的柔、有的刚、有的缓、有的急等等。因此,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技法去表现。
⑴ 观察自然景观中相互对立的关系:形意、主次、虚实、动静、疏密、大小、长短、轻重、曲直、前后、高低等。画风景速写,也就是要运用不同的技法将这些对立的关系统一起来。
⑵ 空间的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⑶ 形体的疏密虚实关系
利用“点、线、面”的疏密排列,表现不同的风景。如同样是线,有的轻松、有的凝重、有的流畅、有的滞涩、有的纤细、有的厚实,有的柔、有的刚、有的缓、有的急等等。
点:圆点、三角形的点、不规则的点等 线:直线、折线、曲线、虚线等 面:画面的留白等
4、感悟自然的美
风景速写并非摄影一般纯客观地描摹对象,学生在表现自然世界的同时必然要渗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实际写生中对自然景物的概括与提炼,对素材的取舍与添加等就源于此。这种感受一半源于眼观,一半则得自心悟。风景速写虽是表现自然景观,但同样要强调表现意境及情趣。这就需要同学们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除了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刻的领悟性,要善于理解和发现其有意趣的生活内容及自然景观中的意境与情趣。比如在一个乡间的小村中的建筑与城市中高楼大厦对比,同学们你该选取什么样的绘画语言去表现呢?你该选取什么样材质的绘画材料呢?而这些,有的需要同学用心去捕捉,有的则需要在表现中着意铺设。一幅优美的风景速写画,所表现的应是情景交融的意象。
三、临摹练习
选取一些风格不同速写作品,供学生临摹练习,在临摹中体会画家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学习其表现方式。如吴冠中等。规格:8开纸1张 临摹时间:3课时
四、再创作
可以选取一张速写作品,尝试采用另一中表现方式绘画。开拓学生创作思维。
附课外练习:外出写生 地点选取:
一般在春秋季节带领学生到北京周边远郊区县进行写生训练,北方的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大自然的色彩丰富而美丽。在半小时内带领学生进行选景练习。如两间歪歪斜斜的房舍,四周一排参差不齐的篱笆,房后的杂树以及远方的深山。在实践中教会学生要进行提炼和概括,这就是风景写生中的主次问题;一丛不起眼的野菊花,在周围经过概括背景的陪衬下,也是我们表现的对象;一孔不规则的石桥;一条弯弯的山路等等。复习基础知识:
在学生选景开始动手写生前,要复习一下课堂中讲过的有关知识,如构图、透视、速写表现的美术语言等等。一边学生在写生时能够注意要点。总结、修改:
写生当天完毕,要趁热打铁,对学生今天写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讲解,然后针对个人问题个别辅导,学生要自己修改整理画面,对第二天的风景写生做好准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第一课 蜡笔水彩图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这课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 媒体使用 课件,范图......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 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一)时间:9月17日 ——10月地点:多媒体教室辅导老师:郭中华活动内容:科幻画欣赏及创作活动目标:1、欣赏优秀的科幻画作品,了解科幻画是什么样的画。2、尝试用绘画形......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