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雎教案教学设计”。
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校际交流课教案
课题名称:关雎
执教者: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代璐 时间:2013年11月15日 班级:初三5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感受全诗的音乐美、画面美、韵味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理解人之性情、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课前播放《关雎》音乐,营造氛围。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几幅画,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欢乐地嬉戏在青青河洲,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二)介绍文学常识《诗经》。
二、诵读诗,感受诗的意境
(一)配乐美读
1.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诗歌。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抑扬顿挫。
2.教师配乐范读。教师要求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3.男女生分角色读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描绘自己感受到的诗中的画面。
2.教师描绘其中的一个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此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诗,感受诗的内容美 1.诗中讲述什么内容?
2.诗歌中的君子对女子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3.诗中描绘的君子和淑女是怎样的形象?
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校际交流课教案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联系乐府《江南》理解女子美好善良的形象
四、小结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人已不知如何去爱了,很庆幸我们还有这么一篇《关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责任的男子向自己的心上人郑重许诺婚姻的模样,庆幸还有这么一篇《关雎》让我们重拾了究竟什么样的女子才值得深爱。也难怪那么多的学者都认为“君子”即指周文王,“淑女”即指其妃太姒了,也难怪人将它推举为了歌颂“后妃之德”的典范。希望三千多年前的这一份纯洁质朴的爱情能让我们的男生学会做一个有责任、识分寸的君子,让我们的女生学会做一个勤劳善良、德才兼备的淑女。
《关雎》【教学目的】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
关雎 教案 一、二、简介 诗经、六义、国风、周南 爱情诗关关——象声词,鸟鸣声。雎鸠——王雎,鱼鹰。洲——水中陆地。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如《楚辞 九歌 山鬼》“既含 兮......
《关雎》教案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一课时)一、导——文化常识“四书五经”是什么?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
《关雎》 教案 詹维民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有关常识,了解作品中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2.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
关雎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 () 窈窕()( )好逑( )()寤寐( )( ) 溯洄()() 坻() 荇菜() 2(1) 《诗经》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 篇,包括风 、雅 、颂_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