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与维护》实习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组装与维护实教案”。
《系统组装与维护》校内实习教案
适用班级:11G621 11G631
信息工程系 冯 宇 2012-2-27
入主插槽内即可,同时插槽两边的固定卡子会自动卡住内存条。
3).这时可以听见插槽两侧的固定卡子复位所发出“咔”一声响,表明内存条已经完全安装到位了,但在安装时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坏线路和插槽。提示: 把内存条卡好位后用力往下按,一定要看到两边的夹子都合起来后才算装好。最好再用手试一下稳不稳。另外,插内存条的时候尽量不要跟CPU太近,这样有利于散热。当然某些有特殊要求的主板除外。
DDR内存条和Rambus内存条的安装与SDRAM是一样的,我们也需要注意它们的方向性。在安装时要插到底,并使内存条插槽两端的卡子卡住内存条两端的卡口。
二、主板与扩展卡的安装
1、ATX主板的安装
1).在机箱的侧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来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围和中间有一些安装孔,这些孔和机箱底部的一些圆孔相对应,是用来固定主机板的,安装主板的时候,要先在机箱底部孔里面装上定位螺丝,如图所示(定位螺丝槽按各主板类型匹配选用,适当的也可放上一两个塑胶定位卡代替金属螺丝)。2).接着将机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装铜质的膨胀螺钉(与主板上的螺钉也对齐),然后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时要注意把主板的I/O接口对准机箱后面相应的位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设接口要与机箱后面对应的挡板孔位对齐,如图所示。3).注意:要让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和USB接口和机箱背面挡片的孔对齐,主板要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机板上的螺丝孔附近有信号线的印刷电路,在与机箱底板相连接时应注意主板不要与机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装孔未镀绝缘层,则必须用绝缘垫圈加以绝缘。最好先在机箱上固定一至两颗螺柱,一般取机箱键盘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时,带尖的一头必须在主板的正面。4).再把所有的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最好在每颗螺丝中都垫上一块绝缘垫片),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好,拧紧螺丝。5).接着就是给主板插上供电插座。从机箱电源输出线中找到电源线接头,同样在主板上找到的电源接口。6).把电源插头插在主板上的电源插座上,并使两个塑料卡子互相卡紧,以防止电源线脱落。同时这也是指示安装方向的一个标志。提示:ATX电源的插头如果插反了,根本插不进去的,所以不必担心因插反而引起烧主板坏情况。
2、AGP显卡的安装
现在的显卡一般都是卡,所以只要插到相应的AGP插槽就行了,如为PCI显卡则把它插到PCI插槽上。
1).下面以安装的是AGP接口的显卡为例,先将机箱后面的APG插槽档板取下。
2).将显卡插入主板AGP插槽中,如图9.32所示,在插入的过程中,要把显示卡以垂直于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适中并要插到底部,保证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触。显卡挡板与主板键盘接口在同一方向,双手捏紧显卡边缘竖立向下压。3).显卡插入插槽中后,用螺丝固定显卡,如图9.33所示。固定显卡时,要注意显卡挡板下端不要顶在主板上,否则无法插到位。插好显卡,固定挡板螺丝时要松紧适度,注意不要影响显卡插脚与PCI/AGP槽的接触,更要避免引起主板变形。提示:安装显卡后,要与显示器的连接就相当容易了,因为整个电脑只有显卡上的一个插座能与显示器的3排15针的D型插头匹配。
安装其他板卡没有什么难度,因为这与AGP显卡的安装如出一辙。由于目前ISA接口已经被完全淘汰,因此PCI板卡已经成为我们主要应用的扩展板卡,其中主要包括声卡、网卡,以及电视卡等。安装板卡时要卸下机箱上的挡板,然后对准位置插入PCI板卡。
此外应该保证底部的金手指完全插入,这样才能避免解除不良,最后上螺丝加以固定即可。
三、外部存储器的安装
外部存储器主要包括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其安装步骤如下:
1、外部存储器的安装与固定:
1).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这一步是考虑到面板的美观。2).普通硬盘,也装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说小软驱的下面。将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在硬盘的每一侧同样用两个螺丝固定。要用粗螺纹的螺丝。然后把带有软驱和硬盘的固定架装回到原位置。
2、外部存储器数据线的连接:
1).硬盘数据线是40芯(或80芯)的,有3个接头,它们不分顺序。其中两个接头连接硬盘和光驱,第三个接头接到主板的主IDE接口上,一般不接到副IDE口上。数据线上都有一根色线,一般为红线,接线原则是色线对应接口上第一根针,主板上的接口和设备接口都是这样。先接好主板这头,再接光驱,再接硬盘。2).软驱数据线是34芯的,每一根可连接两个软驱。在线的一端,部分数据线有交叉,该段接口用以连接物理A驱动器。连接主板的一端时使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现在的主板上给接口加了一个塑料卡槽,方向错了就插不进去。软驱这边也是一样,红色边对应1号角,用力按紧。3).外部存储器数据线连接完成的状态:下方:硬盘数据线40芯(或80芯),上方:软驱数据线34芯。
3、外部存储器电源线的连接:
1).计算机电源提供多个四芯的插头,是连接硬盘、光驱的。它们的截面看上去是梯形的。连接时保证电源线插头和硬盘、光驱电源插座的缺角相吻合,并要用力插到底就可以。(电源线的红色线与硬盘、光驱数据线的红色边相对)。
2).计算机电源提供的软驱电源接头,只有一个。它的样子比较小,连接比较简单,因为它的方向是固定的,对准插紧即可。
四、输入输出设备与前面板信号线的连接
1、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
常见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音箱和打印机等,其安装步骤如下。1).键盘的连接:键盘接口在主板的后部,是一个圆形的紫色、PS/2接口。键盘插头上有向上的标记,连接时按照这个方向插好就行了。2).鼠标的连接:这种圆口的PS/2鼠标就插在主板后部的键盘接口上方的鼠标(绿色、PS/2)接口中;如果是AT主板,没有这种圆形的PS/2鼠标插孔,就要使用串口的鼠标,并接在9针的串口连接器上。3).连接显示器:将显示器的15针信号线插入计算机机箱背面的显卡上的VGA接口(一般为深蓝色、3排插孔、梯形接口),并拧紧信号线插头两侧的固定螺丝。同时将显示器的电源线接到计算机电源盒的对应插座。4).音箱的连接:通常有源音箱的音频线接在声卡Speaker口或Line-out口上(一般为浅绿色,圆形口),麦克风要接到声卡的MIC口上(一般为粉色,圆形口)。5).打印机的连接:将打印机的信号电缆连接到主板后部的并行接口,(一般为紫色、2排插孔、梯形接口),并拧紧信号线插头两侧的固定螺丝。同时将打印机的电源线接到电源插座上。
2、前面板信号线的连接
1).机箱前端面板的信号缆线包括:
SP、SPK或SPEAK:扬声器输出端。4芯引脚。
RS、RE、RST或RESET: Reset(复位开关)信号线, 2芯引脚。
PWR、PW、PW SW、PS或Power SW:主机电源开关、插头是两接脚的。
PW LED、PWR LED或Power LED:主机电源指示灯(计算机开机时机箱前面版的发光二极管会点亮),这是两接脚的条缆线。HD、HDD LED:硬盘激活LED指示缆线.2).机箱前端面板的信号缆线的连接:
所有的主板将提供前面板功能的接脚都群聚在主板的右下角。在主板内附的手册上的找到这些信号线的说明以及信号线,按照说明书给出的信号线与主板对应插座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保证信号线插头名称与主板信号插座名称对应一致,不用担心极性。Reset与On/ Off开关就算接反了也能运作,但LED若极性搞错了就不会亮了。如果听见硬盘在跑但LED没亮,只要把插头反转过来即可。
实习2 CMOS设置
时间: 2012-6-26
(一)进入CMOS设置界面
1、进入CMOS设置:
在开机时,屏幕上常有这样的提示,它是说“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
我们在这时候按键盘上的DEL键。现在看到的就是CMOS设置的界面了。
不同的电脑可能有不同界面,但常见的也就是AWARD、AMI、Phoenix等几种。界面形式虽然不同,但功能基本一样,所要设置的项目也差不多。这是AWARD的CMOS设置画面,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实只要明白了一种CMOS的设置方法,其它的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在主界面的下面有很多个参数需要设置,大部分项目本来就已经设置了正确的参数值,或者说许多选项对电脑的运行影响不太大,所以一般我们只要注意几个关键项就可以了。
通常,用户在设置CMOS时,只简单地做以下几步:
(1)、设置出厂设定值
(2)、检测硬盘参数
(3)、设置标准CMOS设置
(4)、设置启动顺序
(5)、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密码
2、CMOS设置主界面简介:(此部分不需要写在实习日记中)
下面以AWARD的CMOS设置界面为例,解释CMOS各主要设置项的含义。AWARD的CMOS主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1)Standard CMOS Setup: 标准CMOS设置(2)BIOS FeaTures Sutup: 高级CMOS设置(3)Chipset FeaTures Sutup: 芯片组参数设置(4)Power Management Sutup: 电源管理设置(5)PNP/PCI Configuration: 即插即用设置
(6)Load BIOS Setup:
恢复 BIOS 默认值(7)Load Setup Defaults:
调入出厂设定值(8)INTGARTED PERIPHERALS: 内建整合周边设置(9)Supervisor Paword:
高级用户密码设置(10)User Paword:
一般用户密码设置(11)IED HDD Auto Detection:
自动检测硬盘参数(12)Save & Exit Setup: 保存设置并退出(13)Exit Without Saveing: 不保存设置退出
8设置完硬盘后,我们先按ESC键退出硬盘检测项,就回到了刚才的主设置画面。
(四)设置标准CMOS设置
将光标移到第一项STANDARD CMOS SETUP上,按回车。
1、第一项是系统日期、时间:现在我们可以调节它们。
2、第二项是硬盘情况:刚才我们检测到的硬盘参数在这里可以看到,这时只有一个硬盘,4335M,有时我们安装了多个硬盘时,想去掉一个硬盘,就要在这里操作,将光标移动到这里,然后按Page up,将其选择为NONE即可。
3、第三项是软驱设置:这台电脑只有一个1.44M软驱,我们就把光标移到“Driver A”,按“Page Up”和“Page Down”键来改变。当显示为“1.44M,3.5 英寸”,按ESC键退出这一项。
(五)设置计算机启动顺序
其实,设置完了硬盘和软驱,电脑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通常,我们还要考虑从A盘启动还是C盘启动的问题。
将光标移到第二项“BIOS FEATURE SETUP”,回车。
这一项Boot Sequence 就是指电脑的启动顺序,现在我们把它设置成“A,C”启动方式。
1、如果设置成C,A,也就是先用硬盘启动,就是电脑启动时从硬盘的引导区读取系统信息而使电脑开始工作,这时无论A盘上插没插系统盘,电脑都不予理会,只从C盘启动。
2、如果设置成A,C,则电脑启动时就会先检查A驱动器中插没插系统盘,如果插了的话,电脑就从软盘中读取DOS系统信息,启动电脑; 如果我们插入的不是系统盘,则电脑提示出错,让我们插入正确的系统盘;如果电脑发现A盘中没有插入软盘,则电脑从C盘启动。
(六)设置CMOS密码
1、在CMOS里有两个设置密码的地方。一个是高级用户密码,一个是一般用户密码。
2、电脑在启动时会询问一个密码,回答其中一个密码电脑就可以启动;如果要进入CMOS设置则需要高级用户密码。
3、电脑将CMOS设置认为是高度机密,防止他人乱改,而高级密码比用户密码的权限就高在可以进行CMOS参数设置操作。
4、简单地说,如果两个密码都设好了,那么用高级密码可以进入工作状态,也可以进入CMOS设置,而用户密码只能进入工作,也能进入CMOS修改用户自身的密码,但除此之外不能对CMOS进行其它的设置。如果只设置了一个密码,无论是谁,都同时拥有这两个权限。
5、设置密码步骤:首先,将光标移到密码设置处,回车,输入密码。
然后,再回车,电脑提示重新再输入密码确认一下,输入后再回车就可以了;如果想取消已经设置的密码,就在提示输入密码时直接回车即可,电脑提示密码取消,请按任意键,按键后密码就取消了。
(七)保存CMOS设置并退出
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将刚才设置的所有信息进行保存,选择 “SAVE & EXIT SETUP”这一项,它是保存并退出的意思。
如果你不想保存刚才的设置,只是想进来看一下,那就选择“EXIT WITHOUT SAVING”。它表示退出不保存,那么本次进入CMOS所做的任何改动都不起作用。
实习3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时间:2012-6-27
(一)建立DOS分区和逻辑分区
分区我们一般使用FDISK程序来完成。这个程序就在启动盘中,所以在重新分区前一定要准备好一张Windows 95或98的启动盘。
1、FDISK程序运行环境:
(1)将系统盘插入软驱,启动电脑。我们就到了A:提示符下,我们输入FDISK命令,回车。
(2)Fdisk启动了,这一屏的内容是说,你要想分区的硬盘的容量大于2GB以上,是否要分区为FAT32格式,而且Windows NT4和早期版本的Windows 9
5、DOS认不到这种分区类型,我们这次选择N,分成FAT16格式的的。
(3)进入FDISK程序主界面:
这里共有四个选项:
1).建立DOS分区或逻辑分区 2.)设置活动分区
3).删除分区或逻辑分区 4).显示分区信息
系统在下面输入框提示中用户输入要进行的操作对应的选项号,缺省值为1。最后一行提示按ESC退出。
2、分区的划分:
一般我们把硬盘分成基本DOS分区和扩展DOS分区,然后我们又把扩展DOS分区分为几个逻辑DOS分区。基本DOS分区就是我们常说的C盘,而D、E、F等则是扩展分区中的几个逻辑分区。
创建分区的具体操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建立分区。
分一个区和分几个区在功能上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但分成几个区更有利于管理。比如说,C盘装上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D盘就来做数据盘,一些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往里边放。E盘,可以装几个游戏等等其他信息。下面我们就把硬盘分成C、D、E三个盘。操作过程如下:
-***0进入“删除分区”子界面
删除时,应该按照4,3,2,1的顺序,因为我们没有非DOS分区,所以先选择3。
下面就开始删除了!系统会用一个不断闪动的“WARNING!”提出警告,同时提示你输入要删除的逻辑分区号。输入E,再回车。
系统提问E分区的卷标,按屏幕上方的显示输入卷标。
如果没有,就直接回车跳过。系统会再提示确认,输入Y回车,E分区就被删除了。
同样我们删除D分区,接着系统提示扩展分区中所有逻辑区均被删除。
删除过程如图
这里我们按ESC键返回。
2、删除扩展分区:
这时又回到了主界面,删除完逻辑分区后就要删除扩展分区了,这时还要选择3;
进入删除界面。然后选2,“删除扩展DOS分区”。
按提示输入“Y”,回车。扩展分区就被删除了。
DOS扩展分区删除过程如图
3、删除基本分区:
删除完扩展分区后就要删除基本DOS分区了,按ESC返回。选第1项“删除基本DOS分区”。
还要输入卷标、输入“Y”确认后回车,基本分区就被删除了。到这里,删除分区的工作就完成了。
如果现在选择4来显示当前分区情况,屏幕会显示当前硬盘还没有分区,其实,现在的状态就和给新硬盘分区是一样的。下面可以直接开始重新分区。
(五)硬盘分区的格式化
接下来就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操作了,不过要先重新启动一下电脑,在A驱动器中插入一张系统盘,重新启动计算机。
现在我们用DOS的FORMAT命令手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
1、在提示符为A:>下输入命令“FORMAT C: /S”,回车; 加参数“/S”是为了使格式化后的C盘成为启动盘。(什么是系统盘:简单的说就是能将计算机启动,而且还带有分区FDSIK.EXE、格式化FORMAT.COM、以及传输系统SYS.COM等命令文件的软盘。)
系统提示Format命令会使硬盘上的所有数据丢失,现在硬盘上什么都没有,敲Y,回车确认。
2、系统显示当前进度,如果硬盘分区很大,就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
3、格式化结束后,提示给C盘加一个卷标,就是起个名字,一般就直接回车,不输入卷标。
这时屏幕上显示了格式化后的C盘状态。
4、硬盘其他分区的格式化操作和格式化C盘的过程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就是Format命令后给出的盘符不同,还要注意其他分区的格式化时Format命令不要加参数“/S”。
这里特别强调:用格式化命令可以将现有的分区中的内容完全删除。它和FDISK命令都是要慎重使用的。
实习4 WINDOWS XP系统的安装
时间:2012-6-28
一、XP系统安装前的设置
在安装系统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相关的设置,例如:BIOS启动项的调整,硬盘分区的调整以及格式化等等。正确、恰当的调整这些设置将为我们顺利安装系统,乃至日后方便的使用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步:BIOS启动项调整
在安装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在BIOS中将光驱设置为第一启动项。进入BIOS的方法随不同BIOS而不同,一般来说有在开机自检通过后按Del键或者是F2键等。进入BIOS以后,找到“Boot”项目,然后在列表中将第一启动项设置为CD-ROM即可(如图1所示)。关于BIOS设置的具体步骤,参考主板说明书。
图1 调整BIOS启动项
在BIOS将CD-ROM设置为第一启动项之后,重启电脑之后就会发现如图2所示的“boot from CD”提示符。这个时候按任意键即可从光驱启动系统。
图2 Boot from CD
第二步:选择系统安装分区
从光驱启动系统后,我们就会看到如图3所示的Windows XP安装欢迎页面。在这里按下Enter键来继续进入下一步安装进程。
接着我们就会看到Windows的用户许可协议页面了(如图4所示)。这里按“F8”继续安装。
图4 用户许可协议
现在才真正到了选择系统安装分区的时候了(如图5所示),当然,如果电脑上的硬盘是全新的话,也是要先进行分区的。按“C”键进入硬盘分区划分的页面。如果硬盘已经分好区的话,那就不用再进行分区了。
图5 选择安装分区
在这里我们把整个硬盘都分成一个区(如图6所示),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按照需要把一个硬盘划分为若干个分区。关于安装Windows XP系统的分区大小,如果没有特殊用途的话以10G为宜。
图6 划分硬盘分区
930
二、XP系统安装时的设置
在进行完系统安装前的设置之后,接下来系统就要真正的安装到硬盘上面去了,虽然Windows XP的安装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有些地方,例如:输入序列号,设置时间,网络,管理员密码等项目还是需要我们来关注的。
Windows XP采用的是图形化的安装方式,在安装页面中,左侧标识了真正进行的内容,右侧则是用文字列举着相对于以前版本来说Windows XP所具有的新特性。(如图1所示)
图1 安装Windows XP 第一步:区域和语言选项
Windows XP支持多区域以及多语言,所以在安装过程中,第一个要我们进行的设置就是区域以及语言选项了。如果没有特殊需要的话,这一步直接按“下一步”即可。
图2 区域和语言选项
233第五步:设置日期和时间
接下来要进行设置的是系统的日期以及时间(如图7所示)。当然,如果是在中国使用的话,那就直接点“下一步”就可以了。
图7 设置日期和时间
第六步:设置网络连接
网络是X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安装过程中就需要对网络进行相关的设置(如图8所示)。如果你是通过ADSL等常见的方式上网的话,选择“典型设置”即可。单机使用的情况下,则跳过网络相关设置这一步。
图8 设置网络
在网络设置部分还需要选择计算机的工作组或者计算机域(如图9所示)。对于普通的家庭用户来说,在这一步直接点击“下一步”就可以了。
图9 设置工作组或域
在Windows XP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的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将进入XP系统安装后的设置。
6第二步:设置自动保护
Windows XP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网络防火墙以及系统自动更新功能。在这里建议选择“开启自动保护”(如图4所示)。
图4 设置自动保护
第三步:设置网络连接
在这里需要选择计算机连到网络的方式,一般家庭用户选择“数字用户线(DSL)”即可,如果是局域网用户的话那就选择“局域网LAN”(如图5所示)。单机使用的情况下,则跳过这一步。
图5 选择网络类型
第五步:创建用户帐号
在这里我们需要来创建用户帐号(如图8所示),这里可以任意为帐号命名。
图8 创建用户帐号
进行完以上步骤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蓝天、绿地”(如图9所示)。
图9 Windows XP桌面
至此,Windows XP系统的安装算是大功告成了。需要注意的是:在首次运行Windows XP系统时,必须激活XP系统,才能正常的使用该系统。(此外当前系统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才能发挥更大作用)。.041
我们还是选择第二个途径单击“下一步”。“从软盘安装”。
4).要我们选择安装程序的位置,默认情况已经选择好了“搜索软盘驱动器”。
再单击“浏览”,从驱动器中选择“光驱”的盘符,我们来找一下;这边有个Win9x的目录,双击它!找到了对应的显卡驱动程序文件,单击“确定”,再单击“确定”。
5).已经列出了显示卡的型号,单击“确定”。还要再单击“下一步”,开始复制文件了。
最后再单击“完成”。现在第一步就完成了,单击“关闭”。
6).按照提示重新启动电脑!
7).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我们再来看第二步,双击光盘的图标,这是一个可自动运行的光盘,安装程序自动的运行了。
(现在的许多显示卡都还附带一些设置程序,按照前面的那种方法,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然后更改显示卡的驱动程序,这样虽然可以设置颜色、分辨率了,但其它的一些显示设置还没有完全安装上,还需要运行其安装盘上的程序才能全部安装上。那我们怎么才能判断显示卡驱动要这样来安装呢?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说明书。)
现在安装程序已经在运行了,点“下一个”。这是一个提示窗,还是点“下一个”。现在是选择安装的方式,就用默认的是典型安装吧!
开始复制文件了。安装完成,这里提示我们在使用应用程序前,要重新启动电脑,下面已经选择好了“现在就重新启动计算机”项。点一下“结束”。
电脑启动好后,就可以使用显卡的驱动程序了!
2、显卡的设置:
在WINDOWS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显示 设置”对话框,显卡的颜色,显示分辨率等参数就可以从这里设置。
1).打开“颜色”选单。这里的“增强色(16位)”和“真彩色(24位)”。“增强色(16位)”表示可以显示2的16次方种颜色,也就是65536种颜色;“真彩色(24位)”就表示可以显示16.7M种颜色;一般我们都选择“增强色(16位)”,这样看什么样的多媒体光盘,都不会出现花屏,而且显示的速度也很快。2).显示分辨率可以调旁边的那个滑块来选择。分辨率的大小要根据你的显示器来设置,如果设置的太高,显示器可能会无法承受。一般15寸的显示器可以设置到640*480、800*600或者1024*768。最好是在调节之前看一下显示器的说明书。3).设置显卡的刷新频率:刷新频率高对眼睛比较好,所以我们要把刷新频率调高一些。单击“高级”。这里比以前多出了几个项目,它们是显示卡的驱动程序添加的,打开上面的“显示器模式”。
这些是显示卡的刷新频率、分辨率、色彩以及虚拟屏的设置。打开“刷新频率”选单,重新选择一个值,最好选择75Hz以上,不过也不能太高了,不然显示器可能会承受不了的。最后单击“确定”。
这是Windows 要调整显示器的设置,点“确定”就可以了。现在就设置好了,再点“确定”把刚才的设置保存起来。
原来Windows 98把它不认识的硬件设备就用这样的符号来标示出来,这样安装驱动程序就比较方便了。你看,这个项目都叫做“PCI Multimedia Audio Device”。它们就是声卡的设备名。安装声卡驱动程序前,我们先把这项删除。单击第一个“PCI Multimedia Audio Device”项,再单击“删除”按钮,出现提示,单击“确定”就可以了。
2).然后,单击“刷新”按钮。看,立刻就找到了新的硬件。单击“下一步”。
3).选择安装的途径,我们就使用“推荐”的方法吧,单击“下一步”。要我们选择安装程序的位置,已经选择好了“指定位置”,我们点“浏览”,从光盘上找到声卡驱动。
打开SOUND 目录,这里有ESS1938的目录,就选择它。再选“Win95_98”,现在“确定”按钮变成可点的了。指定了位置后,就可以单击“下一步”。
4).已经找到了一个设备的驱动程序,正好是声卡的,单击“下一步”。开始复制文件了,再点一下“完成”。又找到了其它的设备,自动开始安装驱动程序。现在就大功告成了。
5).那我们怎么知道已经安装成功了呢?安装好了驱动程序后在“设备列表”中已经有了“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一项,还有“任务栏”右边还多出了一个小喇叭,这就表示声卡驱动程序已经安装好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 1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人类进入科学计算的新纪元,进入了信息时代。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报告在当下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组装与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微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报告II——PC机安装、调试及部件维护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指导教师:一、实习目的:1、练习和巩固识别计算机部件的方法,并能在一定的......
实习目的:熟练掌握电脑的组装、BIOS设置、系统安装、故障排除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的组装,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结构,了解计算机的整个组装过程和注意事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