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概率教案及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_小学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20:04: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统计与概率教案及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统计与概率练习题”。

统计与概率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09-110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课件等。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公司要了解一种产品的销售情况,就需要了解顾客群体,需求状况等数据,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统计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统计图统计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总体回顾。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的知识?(1)组织学生独立回答.(2)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我们学过简单的统计表,还有统计图。统计表里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统计图里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上述统计图表的优缺点。2.学生自主整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以前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下。(1)独立整理

(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

(3)交流汇报。(师多找几个小组汇报,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整理方法,并完善板书。)

3.师:谁知道统计知识有什么用处?(1)找不同学生独立回答.(1)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统计知识。例如,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经常要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把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再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又如,工厂要了解每天、每周、每月、或者每年的生产进度或产量,就需要进行统计;要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效率,产品的质量,计算产品的合格率等,也需要进行统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统计知识的用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出示例1中的各统计图表:

(1)师:同学们,下面是对六(1)班同学进行调配所搜集的几项数据,分别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第一幅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第二幅是什么统计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①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分析。.②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但不能反映部分的具体数量。(2)第三幅图是什么统计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①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分析。.②教师做相应的补充和评价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各部分的数量,也可直观比较各部分的多少,但不能看出各部分总体的百分比。

(3)第四幅图是一个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优点是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4)从第四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汇报。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5)师:除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①小组交流讨论。.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除了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在各种媒体收集现成的数据,在各种统计公报中收集现成的统计图表等。

(6)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①小组交流讨论。.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完善。

① 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 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用于问卷调查)或统计表(用于收集现成数据)。③ 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④ 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明确把数据记录在调查表上还是记录在统计表上。⑤ 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表示数据。⑥ 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和决策。

四、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自主检测 ⒈填空。

(1)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选用()统计图。

(2)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应制成()统计表。(3)为了给病人描绘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统计图。2.完成下面统计图。3.做一做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一)统计表

直观、清晰。

条形统计图 直观比较各部分的多少。折线统计图 直观地表示出数据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 直观地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作业设计 基础:

1.在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中,最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A、平均值 B、统计表 C、折线统计图 D、条形统计图 2.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任意选用

3.某省统计近期禽流感疫情,既要知道每天患 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又 能反映疫情变化的情况和趋势,最好选用()。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4.下面的信息资料中,适合用统计图表示的是()。A、学校各年级的人数 B、五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件数 C、6月份气温变化情况 D、学校教师的人数 综合:

教学反思:

统计与概率

(二)课型 复习课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12例2。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深化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提高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决断的能力。

3.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兴趣,提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计算器等。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统计量的复习,说说你学过哪几种统计量? 生: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师:大家说的很对,接下来就让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复习。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二)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总体回顾。

师:关于统计量你都知道哪些知识?(1)组织学生独立回答.(2)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特征等。2.学生自主整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以前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统计量的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下。(1)独立整理

(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3.汇报展示。

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可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

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2)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3)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不同点:(1)定义不同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2)求法不同

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3)代表不同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做简要板书:

统计与概率

(二)统计量 定义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均数 总和除以总个数 都可表示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中位数 奇数:中间的数据

偶数: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出示例题。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1)师:请同学们独立解答第(1)题。找一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答案。

(2)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两小题,然后小组交流汇报。(3)师对学生的汇报做相应评价,同时明确各题答案。3.小结。

师: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大家要特别注意求平均数,中位数时计算的准确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检测题 1.选择

(1)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2)六(3)班有43人,六(4)班有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跳绳成绩,应该选取()。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3)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进行比较。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4).九位同学比赛投篮,每人投5次,成绩如下:0、0、0、2、2、2、5、5、5。这列数中,众数是()。

A.0、2、5 B.0 C.没有

2.估一估

(1)在上面这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2)不用计算,你能发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3)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这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教师公布答案,学生校对,同桌互评)

五、归纳总结。

1.谈收获。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自我评价。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

(1)六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球的个数分别为2,13,3,5,10,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2)路旁一池塘,平均水深1.50米.小明的身高是1.70米,不会游泳,他跳入池塘的结果是()。

A.一定有危险 B.一定无危险 C.可能有可能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综合:

1.若一组数据91,96,98,99,X.的众数是96,则平均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2.数据3,4,5,5,6,7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3.下列三组数据:第一组:1,2,3,4,6,8第二组:2,3,5,5,7,9第三组:3,3,2,2,-1,-1.这三组数据的众数分别是多少? 拓展提升:

个体户张某经营一家餐馆,餐馆所有工作人员某个月的工资如下:张某6000元,厨师甲900元,厨师乙800元,杂工640元,服务员甲700元,服务员乙640元,会计820元。

(1)计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

(2)计算出的的平均工资能否反映一般工作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

(3)去掉张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这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这个月收入水平吗? 教学反思:

统计与概率

(三)课型 复习课 使用教师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13例3。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2.教学难点: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能设计公平方案。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等。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你和你的两个好朋友在家看电视,你们三人有可能同时看三个不同的节目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1)不可能,只能看一个台。(2)可能,利用画中画就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的节目。。。。。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老师注意到刚才大家再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谈到了“可能”与“不可能”,那关于可能性的问题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对这部分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复习。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三)二、自主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可能性”的知识进行整理。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2)整理要尽量详细、完整。教师巡视,并给学生做一定指导。2.小组交流、讨论。

要求:(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2)讨论的时候把自己整理的内容补充完整。(3)组内推选一人展示本组的作品。

3.汇报展示。

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

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可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做简要板书: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出示例题。

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师:你同意谁的方法?为什么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汇报以下几点:

(!)每个游戏规则做实验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2)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3)表妹和表弟的游戏规则,每个人有权决定看节目的可能性是多少? 3.拓展延伸。

师:你还能帮他们设计一个其他的方案吗? 4.小结。

师: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在这部分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1.填空:

(1)盒子里有20个白棋子,5个黑棋子,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出黑棋子的可能性是(),摸出白棋子的可能性是()。

(2)书包里有5本《童话故事》和1本《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的可能性是()。2.选择:

(1)太阳从东方升起。()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2)公鸡下蛋。()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3)明天考试我得100分。()A一定 B不可能 C可能 3.解决问题:

若要在一个盒子内放入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要使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红球的可能性为1/6,这些求应该怎么放?

(教师公布答案,学生校对,同桌互评)

五、归纳总结。1.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自我评价。

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作业设计 基础: 1.填空

(1)盒子内装有6个分别标有1,2,3,4,5,6的小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有()种结果,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任意摸出一个球,是单数的可能性是(),小于3的可能性是(),大于3的可能性是()。

(2)盒子里有红皮球、花皮球共5个,要使摸出红皮球的可能性是3/5,红皮球应放()个。(3)口袋里有6个苹果,2个橘子,小红摸出一个,摸出橘子的可能性是()。2.判断

(1)投掷1元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0。()(2)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可能性是1。()

(3)一本书有40页,小华已经看了20页,也就是看了这本书的1/2。()(4)全部装黑球的箱子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小。()(5)一副扑克牌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二十七分之一。()综合:

3.一只口袋里有10个标有号码1,2,3,4,5,6,7,8,9,10 的球。任意摸一次。(1)有几种可能?(2)每种可能性是多少?

拓展提升:

4.要在一个盒子里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白、蓝、紫不同颜色的小正方体,使得从盒子了摸出一个白色小正方体的可能性为1/3,摸出一个蓝色的小正方体的可能性为1/5,摸出一个紫色小正方体的可能性为7/15,白、蓝、紫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应装几个?

教学反思:

统计与概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复习内容:统计复习目标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复习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 收集数据,统计表。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

统计与概率教案

第1课时 统计与概率(1) 【教学内容】 统计表。【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重点难点】让学......

统计与概率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统计与概率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统计与概率教案

统计与概率教案统计与概率教案课型复习课使用教师作业设计基础:(1) 六位同学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球的个数分别为2,13,3,5,10,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众数是( )。(2) 路......

统计与概率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复习建议一、统计统计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应用非常广泛。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是统计学中最初步的知识,它包括单式、复......

下载统计与概率教案及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计与概率教案及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