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
执教人:
第一单元 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 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亲了解有多少。
二、自主学习新课,交流合作新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了解国界线的标志。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3.汇报交流:
(1)路程。我国东西相距多少千米(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最北点(漠河,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曾母暗沙)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4)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5)相邻的国家(15个):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缅甸 印度 老挝 越南 朝鲜 锡金三、三、总结:
第二课时 我国人口有多少
一、教学过程:
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回答下面的问题。(有困难请用红笔标注)1.现在世界人口有多少?世界50亿人口在哪一年?60亿人口在哪一年?
2.现在我国人口有多少?和世界人口是怎样的关系?获得这一信息后,你有什么感受?
3.主题辩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两个同学就中国的人口问题发生了争论:一个同学说,人口多好处多;另一个同学说,人口多有不利的一面。你同意谁的观点?请把理由写在下面,辩论时要把自己的理由说清楚。
4.温故知新:孩子们,我们国家有34个行政区,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赶快对照地图找一找,说一说吧。
直辖市4个: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自治区5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23个省: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拼图游戏:将各省市的行政区轮廓剪下来,再拼到一起,看谁拼得又快有准。
二、成果展示。
三、作业
1、我国的海上邻国有().2、全球现有()多亿人口,中国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分之一。
3、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制定了()的基本国策。
第二课 江山如此多娇
教学目标:
1.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2.通过欣赏,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3.使学生自觉产生保护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自觉保护文物和爱护景区。
第一课时 美丽的自然风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肯定会流连忘返。下面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给自己印象比较深的自然景观?
1、学生自主交流
2、教师导入新课: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美丽地方。
二、进行新课:
1、运用课件播放自然美景,让学生认识交流各地的美景,2讨论交流
3、查阅资料,了解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1)自主学习与讨论(2)展示交流成果
(3)小结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4)拓展延伸:体会描写名山和自然风光的诗文佳句的意境。
5、自主学习五岳的特点:(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
(1)查资料,自主学习,了解五岳的特点。(2)交流展示
三、总结
四、作业:
1、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2、五岳是: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
第二课时 留住美丽的骄傲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和悠久历史中的名胜古迹,对于我们祖国的宝贵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真的很骄傲,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护他们,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们的骄傲!
二、说说家乡的名胜古迹
1、小组交流、讨论。
2、班内展示。
三、说说全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及旅游胜地
1、小组交流讨论。
2、班内展示
如:长城 故宫 秦始皇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 颐和园 ;张家界 桂林山水 海南风光 山峡风光等。
四、我们怎样留住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1、小组讨论交流。
2、班内展示。
五、总结。
让我们制定保护景区和文物的公约。
1、小组讨论
2、班内展示
六、作业:把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说给他人听。
1、北京的名胜古迹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十三陵);陕西的名胜古迹有(秦死王兵马俑)。
2、湖南的旅游胜地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阳明山)(顺皇山)(舜帝陵)
第三课 古老的中华文明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都有哪些、炎黄子孙的含义、四大发明、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多彩的节日。
2.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和骄傲。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我的祖国多悠久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本课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二、新课导学
1、我们生活的祖国有过很长的历史,你知道哪些朝代?(1)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我国有很长的文明史,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
2、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能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国宝,激发研究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3、认识我国经历的朝代
(1).粗略讲解祖国的历史轮廓。
夏、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2).重点讲解夏朝至清朝这一段历史。
理清夏朝距今4000年,商朝距今3000年,西汉距今2000年左右,宋朝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
4、了解美国建国的历史:
(1)、讨论交流:美国从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到现在,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2)日本有多少年历史呢?
(传说公元660年建国。)
三.总结
四、作业:写出我国的历史过程线路图。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离现在已经约有(4000)多年了,接下来的历史朝代是(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最后一个历史朝代是()朝。
第二课时 拜访远古先人
一、教学要求及重点:
了解我国远古人类的发展情况。
二、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探究: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
(二)、讨论交流:
1、在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2、在陕西蓝田和北京周口店也发现了远古人类,你知道他们距今有多少万年吗?
学生自主交流:蓝田人(80万年);北京人(20-70万年)
3、元谋人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1)他们获取和保存火种?
(2)他们怎样使用打磨石器工具,维持生存?(3)交流展示
三、小结:
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非常智慧,他们保存火种,使用打磨石器工具,维持生存。
四、作业:
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20-70万年)
2、世界上迄今最先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是(元谋人)
第三课时 四大发明
一、导入新课:
1、四大发明是我国最辉煌灿烂的宝贵遗产,它使世界大大的进步了,下面看 5
课件一起体会一下造纸术其中的秘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2、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3、学生自学30页内容,了解甲骨文、竹简。
说说这些书写材料有什么好处,不利的方面有哪些。(?)(好处:便于保存。不利:很笨重,携带起来不方便,材料耗费多。)4.了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重要意义。
(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印刷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书。)
5.组织学生学习31页内容,依据收集的资料完成以下三个问题:
(1)纸张的优点;(纸面光滑、洁白;书写容易,轻巧,拿起来方便,便于携带便于交流;纸张便宜,便于普及,便于传播。)
(2)造纸采用的材料;(树皮、竹子、破布、废渔网等)(3)纸张的出现与原来的书写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二、体验活动:用印章或橡皮泥做字块印字。
三.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它们的作用和对世界的影响。
1、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的,是硫磺、硝石、炭的混合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2、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四、所说火药的作用及指南针的影响
1、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1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航空,旅游,建筑,卫星…各种测定、调试、定位、定向…等等。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无可估量的。
五、作业: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2、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隋唐时期人们采用的是(雕版)印刷;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第四课 我爱你中国
第一课时 祖国的心脏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祖国的心脏、祖国的明珠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在。2.明白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中坚力量,保卫祖国大好河山依靠解放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不仅应为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对这片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的感情十分深厚,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祖国的心脏——北京、刚刚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还有以后肯定会回归祖国的宝岛台湾。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祖国的心脏
1、讨论交流:你知道祖国的心脏在哪里吗?对,祖国的心脏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你知道有几代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留下了哪些历史遗迹?
2、交流展示:
3、小结:同学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中心,为什么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呢?看课件,说出北京是中国的哪些中心。
(1)讨论交流:
(北京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三、小结
四、作业:
1、我们的祖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首都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第二课时
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
二、导学过程
1、香港和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那可是我们祖国的两件大喜事呢,同学们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2、在国歌声中,中华民族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真是太激动人心了!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感受吧。
学生:回答略。
3、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寓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征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花中的五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区旗用红白两色作主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
4、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寓意: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澳门特区区旗、区徽使用暂行办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底色是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绿色,上面绘有五颗呈弧行排列的五角星,象征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莲花、大桥、海水则象征着澳门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寓意澳门四周是中国的领海,寄托着澳门回归祖国后一定能保持稳定发展的美好愿望。
5、小结:(略)
三、作业
1、()年()月()日,香港从()回归祖国;()年()月()日,澳门从()回归祖国。
2、香港区旗的图案是();澳门区旗的图案是();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
第三课时 宝岛台湾.解放军保卫祖国
一、教学目标:
了解宝岛台湾的有关资料集解放军保卫祖国的故事
二、导学过程
1、讨论交流台湾的历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分隔成岛。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
2、讨论交流台湾的自然风光:台湾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谈一谈你对台湾了解多少?
3、交流展示:有关台湾的资料:
4、小结:
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归祖国,但是我们相信宝岛台湾最终会与大陆统一。
6、解放军保卫祖国
1、讨论交流 解放军这个名称,在抗灾的第一线,保卫祖国的战场…….,我们都会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解放军叔叔总是冲锋陷阵在前。你知道哪些解放军叔叔保卫祖国的故事,愿意跟我们一起分享吗?
(1)建军节的来历。
(2)解放军保卫祖国的故事。
三、课题延伸:
1、我们向解放军学习什么?
2、我们为附近的军属或烈属能做什么呢?
四、作业:
1、建军节是每年的()月()日,()是中国的第一大岛,1895年甲午战争后被()占领,1945年()战争胜利后归还祖国。
五、教学反思:
第五课 中国之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领先于世界的各个方面和优秀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分析活动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和先进的文化,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培养学生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知道一些中国之最,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在当时所处的领先地位。记住一些科学家的名字。
导学重点: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和先进的文化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教学难点
认识中国之最产生的原因及(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我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你们了解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之最
1.学生自主学习47、48页内容,对重点内容做圈点。
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了解我国在医学、科学、航海业上的成就)3.(班级)(集体)交流主要内容。
三、录像作品欣赏
1.大屏幕展示体现中国之最的录像资料片。2.谈谈自己观看以后的感想。
四、设计中国之最展板
1、医学成就:扁鹊——脉诊法 华佗——麻醉手术
张仲景——《伤寒论》 李时珍——《本草纲目》
2、科学成就:科学家张衡——地动仪
3、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
4、水稻专家袁隆平——杂交水稻
5、航海业: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
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从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到制作展板,孩子们踊跃主动,效果很好!另外,本节课,学生对中国之最了解较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少数学生收集资料的主动性和整合资料的能力仍是今后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
五、作业:
1、医学成就:扁鹊——脉诊法 华佗——麻醉手术 张仲景——《伤寒论》 李时珍——《本草
2、科学成就:科学家张衡——地动仪
3、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
4、水稻专家袁隆平——杂交水稻
5、航海业: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
二单元 民族团结一家亲
第一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间世代友好。
2.了解我国目前各民族幸福生活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3.理解我国为了促进多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实行了民族全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世代友好的家庭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
二、进行新课
1、讨论:我国有多少各民族,哪些民族人口比较多吗?
2、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比较多。
3、小结:书上50页的小结话语。
4、大家一定知道美丽的西藏,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拉萨,在拉萨有各布达拉宫,大家知道布达拉宫是为谁修建的吗?
5、补充资料:给大家讲个美丽的故事吧,在唐朝,有个漂亮的公主叫文成公主,她被当时她的父皇李世民派到西藏与西藏的吐蕃松赞干布结婚了,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藏族同胞后来就总称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后代。
6、拓展延伸:
吐蕃就是藏族的祖先,让我们探究吐蕃与大唐朝求婚和亲的故事。
(1)、了解松赞干布的故事。
(2)了解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故事及对和亲的态度、做法。(3)讲述吐蕃大臣到唐朝求婚的故事。(4)说说和亲的影响
7、你对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还有哪些认识和了解?历史上有很多的民族和汉族有过亲密的交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大家庭。
三.总结 四.作业:
1、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比最多。
2、我知道的的少数民族有(瑶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傣族)等。
第二课时 幸福生活在一起
一、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幸福生活在一起
1、讨论交流:下面是的服饰,属于哪些民族?(播放幻灯片)
2、交流展示:
3、交流讨论:大家还记得人民币上的头像吗,想一想,都是哪个民族?
4、讨论探究:说说人民币上为什么有少数民族头像?
(1)、民族是:一角:高山族、满族;两角:布依族、朝鲜族;五角:苗族、壮族;壹园:侗族、瑶族;两元:维吾尔族、彝族;伍元:藏族回族。
(2)、人民币上印上少数民族头像的含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和睦团结。
第三部分:多民族的家庭
1、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虽然较少,但居住的地区却很广大,主要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解放以后,党和国家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还建立了一些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2自主学习:你能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到这些自治区的位置和首府吗?
3、展示:
二、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想学生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民族十分的和睦,幸福生活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历史上就和睦相处;解放后,我国政府又实行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是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三、作业:
1、我国共有()个民族,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是()()、()、()、(),他们的首府所在地分别是()()()()();
2、人民币上印有少数民族头像的含义是(宣扬民族大团结
第二课 丰盛的民族饮食
教学内容:丰盛的民族饮食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懂得各民族人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形式多样的民族饭
一、导入新课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特点。
二、形式多样的民族饭
1、你知道羊肉串是哪个民族的食品?为什么它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1)讨论交流:
(2)展示、小结:维吾尔族
2、我们一起介绍好吃的民族饭吧!(1)糍粑的做法。
(2)你还知道哪些民族饭及其做法。
三、尝尝我们做的手抓饭 让同学带来自己在家中做好的手抓饭,请大家一起品尝,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四、作业:写下自己做:“手抓饭”的感受。
第二课时 尊重民族风俗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读图,讲一讲郊游时发生的故事。并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饮食习惯?(1)讨论交流:
(2)个性展示:
3、小组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
4、总结交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了解哪些?讲讲各民族的故事。
(1)先请三位同学介绍书中的民族饭,然后再将自己搜集到的民族饭的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5小结:(略)
6、教后反思: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第三课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教学目标:
1.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3.了解民族特有的物品,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也不同,因此,在服饰上有很大差别。同学们一定见过艳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装,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艳丽多彩的服装
教师: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下面大家看课件,看看认识这些民族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1、讨论交流
2、交流展示:
第二部分:猜猜我是哪个民族
1、自主学习、讨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非常漂亮,妇女大多数穿裙子。(看课件)猜猜下面是哪个民族的服装?
2、交流展示:
第三部分:民族物品展示会
1、自主学习讨论: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吧!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特有的物品,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交流展示:。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了缤纷多彩的民族服装和民族物品,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敏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和物品,也美化了人民的生活。
四、作业:介绍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第四课 形式多样的住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的住房的形式多样。2.理解少数民族住房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了解一下各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蒙古族:蒙古族的特色住房叫做“蒙古包”。“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居室:用毡块、木料构成。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散,定居安装。
2、壮族:壮族的特色住房叫做“干栏式木楼”。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3、瑶族:大家听说过瑶族的住房吗?看图片,瑶族的房为竹木结构的草顶房。一般为三开间带前廊。前廊是歇息和家人团聚的场所。正房上方设有阁楼。阁楼下有火塘,用于起居和做饭。阁楼上为卧榻,有直爬梯供上下,虽然,这种房子受熏
4、傣族: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
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装楼梯供人上下。
5、黎族:黎族的竹架棚房子状如倒扣的船只,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的梁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做烤干食物作用,屋顶侧面开天窗。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
三、讨论交流展示看过多种多样的民族住房后的感想呢?
四、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14
各具特色。通过介绍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住房,使同学们对我们民族大家庭更加了解。
五、作业: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的住房,采用伞顶圆柱白毡毛屋为住房的是()族,以长方形或圆柱形的帐篷为住房的是(),以土木建筑材料平顶为住所的是()族。干栏式的建筑是()族。
六、教学反思:
第五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2.体验民族歌舞,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欢乐的泼水节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新年,有庆丰收的佳节,还有纪念本民族英雄人物的节日等。每逢节日,人们盛装打扮,置办酒席,歌舞欢庆。本课我们来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二、自主学习探究讨论新知 第一部分:欢乐的泼水节
1、泼水节是傣族传统的新年节日,时间:在清明前后。习俗:人们互相泼水,表示祝福。
2、泼水节的来历: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魔王已有11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个姑娘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落在地。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为免除灾难,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清明节后第7天,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姑娘们泼一次清水,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泼水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第二部分: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2、蒙古族的“白节”或“白月”。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称农历正月为“白月”。白节首日即农历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 15的习俗。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迎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3、黎族的“三月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一旦情投意合,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4、还有很多民族拥有民族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给大家讲一讲啊。
三、小结:
四、作业:
泼水节是()传统的新年节日,时间在()前后,火把节是()的传统节日,蒙古族有()、黎族有()节。
第二课时 体验民族歌舞
1、欣赏民族歌舞,想一想,换了的歌曲,优美的舞蹈,抒发了各民族人民怎样的情感呢?欣赏PPT。
2、学生交流展示
3、学唱《爱我中华》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通过民族节日的形式,例如在民族节日上人们的活动,来展现民族节日的特有壮观景象;此外也通过民族歌舞这种哦你个民族节日中重要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民族风情。
四、作业:
第六课 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各民族在历史上和现在生活中共同交流共同进步。2.向为住过建设做出贡献的各族人民劳动者致敬。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今天,今天各族劳动者依然在建设祖国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团结和睦建设家园》这一课。
二、自主探究新课
第一部分: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历史文化
1、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农作物,如高粱、玉米、花生、芝麻、葱、蒜、西红柿、胡萝卜、葡萄、西瓜、核桃、茶叶等先后传入中原。
2、汉族女纺织家黄道婆,在学习黎族人民纺织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赶紧和提高了纺织技术。
3、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杰出人物。第二部分:向劳动者致敬
(1)、各民族为家乡做出了贡献,如果召开各民族普通劳动者座谈会,请劳动模范到班里和我们座谈,你想与他们交流什么问题?
(2)、你怎样歌颂他们的工作业绩?
三、总结评价
本课是一节扩展课。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民族交流共同进步是古老的优良传统,民族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各民族共同的目标。
四、作业:
1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农作物,如(高粱、玉米、花生、芝麻、葱、蒜、西红柿、胡萝卜、葡萄、西瓜、核桃、茶叶)等先后传入中原。
2、汉族女纺织家(黄道婆),在学习黎族人民纺织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赶紧和提高了纺织技术。
3、从古到今,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满族的(康熙)水族的(邓恩铭)回族的(郑和)壮族的(李宁)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第三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一课时 传媒与生活.荧屏连着千万家
教学目标:
1.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了解传媒包括哪些方面。
3.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他们是怎样影响我2、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属于传媒工具呢?
二、探究新知
1、你生活在传媒世界里感受如何?(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讨论交流身边的传媒工具及作用。
(身边的传媒工具有:书、广播、电视、网络、电脑、手机等)
书:(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电脑网络:(加强了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络);电视:();收音机:()
3、讨论交流身边一些传媒工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传媒工具的共同点:();不同点:()
4、荧屏连着千万家。
(1)、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覆盖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节目背后,包含着许多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2)、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保护传媒工具,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交流展示: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讲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主要介绍了几种传媒工具,教师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型。
四、作业:
1、你知道的传媒有()()()()等。
2、说说传媒的作用:书:(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电脑网络:(加强了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络,带来大量信息);广播、收音机、电视:(传递最新信息,了解国家时事)。
第二课时 书是我的好朋友。
一、自主学习:
我们常看的书籍也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各种儿童画报、儿童读物和中外名著伴着我们一起长大。
1、讨论交流:
(1)你读过什么书?读书的方法有哪些?(2)把你最爱读的图书介绍给大家,(3)交流读书后的感想。
2、我喜欢看广播电视
(1)说说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对我们的好处。(2)交流展示
(3)谈谈信息时代所经历的快乐和苦恼吧
读书的苦恼及快乐:();看电视的快乐及苦恼:();
(4)讨论交流:大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丰富多彩的传媒生活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你如何看待传媒的发展和进步呢?
二、作业:
1、读书的苦恼及快乐:();看电视的快乐及苦恼:();
2、写一则读书笔记。
第二课 网络连着我和你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网络和网络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与乐趣,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行为。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怎样使用网络,学会怎样利用网络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会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3、激发学生对网络的浓厚兴趣,领略网络的无限魅力,并懂得要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二、导学重点:
1、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2、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行为,学会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三、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上网都喜欢干什么?
2、讨论交流:
网络的功能有哪些? 读读94-97页的内容,看看网络还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会儿讲给大家听!
3、学生交流展示: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人都上网干什么?(如购物、炒股、看直播、看病、旅游指南、写作等。)
4、小结:网络的功能原来这么强大、广泛,那你们觉得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学生回答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上网经历,也可以回答自己的切身感受。)
5、说说网上的趣事。
6、交流我上网的经历。
第三课 获取有意的信息
一、教学过程:
1了解信息的好处与坏处。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信息,让自己健康成长。
3、自主学习与讨论:揭题:网络信息的正负面影响。
(1)网络信息的正面好处(说明观点、收集一些说服对方的案例)(2)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说明观点、收集一些说服对方的案例)(3)交流结果:
4、我们讨论的结果:
5、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地 问题。电视、网络等在给我们传递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很大。我们要正确对待。
6、作业:
(1)网络公约(2)说说网络对自己的影响。
第一单元 可爱的祖国1.1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课 可爱的家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并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第二课时 诚信是金话题3第3课时 祖国的宝岛台湾第4课时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第1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一单元 可爱的祖国1.1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