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讲解_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17:50: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讲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3.正确使用量和单位。教学重点: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该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5)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解:设消耗水的质量为x,得到氢气的质量为y 2H2O通电===2H2↑+O2↑ 36 4 32 x y 1.6g 36 x32

1.6g,x=1.8g;4y32

1.6g,y=0.2g 答:电解消耗1.8g水,同时生成0.2g氢气。常见题型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例1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g。

分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7×4=80g。

例2 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分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 4Y=2×102-3×32=108 Y=27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例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答:(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32 x 4.8kg 316 x32 4.84.8g1000g/kg1.43g/L3356.6L x3164.8g

3247.4kg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分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kg”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

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仔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

3.已知混合物中的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如何求混合物中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4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 高温=== CaO + CO2↑ 100 44 100t×80% x 100 100t80%44 x x=35.2t 生石灰的质量:100t-35.2t=64.8t 4.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推断?

例5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43高温

== CaO+CO2↑)

解:(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g1.2g 8g100%=85%

(3)m=5.5g-(8g-5.5g)=3g(4)设需要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CaCO3高温 ==CaO+CO2↑ 100 56 X×80% 280kg 100 x80%56 280kg x=625kg 分析:此题通过不断改变所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观察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完全反应。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10g盐酸后,固体剩余物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剩余的1.2g固体不和稀盐酸反应,应为杂质。然后,用8g石灰石样品质量-杂质质量=CaCO3质量。再除以样品质量,即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第三小问也可从题意得出正解,即第一次加10g酸时固体的质量减少应和第二次一样,所以第二次剩余的固体质量就是3g。最后一问可利用含杂质问题的解题方法处理。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解题步骤格式。2......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② 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基本题型和规范解题的格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寻找正......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寨沙镇初中计孟明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具有了一定定量分析能力。......

下载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