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孤独之旅教案设计”。
《 孤独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点: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教学方法:
速读、细读、赏读、悟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少年,他家的房子曾经是油麻地最高大,最漂亮的;他的生活曾经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他曾经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他曾经做成许多别人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可是,他的家在一夜之间败落,负债累累的父亲无力供他读书,甚至,他得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就是曹文轩《草房子》里的杜小康,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突然遭遇到灾难的孩子,和他一起走进《孤独之旅》。
二、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老师今天教给咱们读这类文章的方法:
(出示幻灯片)
学法指导: 速读——整体感知。细读——品味心理描写。赏读——赏析环境描写。悟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速读——整体感知。
学法指导:读小说,尤其是篇幅较长的小说,我们可以采用速读,也就是一目十行的方法来读,读的时候要把握小说的三个要素,也就是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学生速读课文,然后概括小说的三个要素。提示: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
四、细读——品味心理描写。
学法指导:同学们通过速读迅速的把握了这篇小说的主要信息,但我们不能满足于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读,对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细节,我们要细细的品读。这篇小说的题目是“孤独之旅”,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幻灯片)
思考:
在离家牧鸭的的生活中,杜小康的心理活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完成“孤独之旅的”?
学生自读后,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段落回答。我们就一起细细的品味这些段落。
(一)重点细读:
过渡:曹文轩在他的散文《前方》中有这样一句话:“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杜小康的家境一落千丈,他只好踏上了放鸭之旅。到达目的地时,他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有关的段落。
(幻灯片出示)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思考:杜小康到达目的地时,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为什么有这种心理感受?
提示:他感到害怕和胆怯。面对眼前如“重山锁住”的芦苇地,杜小康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这也是一个少年所特有的心理。
板书:
害怕孤独
(二)重点细读:
过渡:曹文轩在他的散文《前方》中还这样一句话:“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杜小康原来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但对他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他的前方出现了怎样的艰辛和危险呢?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有关的段落。
(幻灯片出示)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什么了。„„
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思考:这些段中,杜小康最突出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文章是怎样描写这种感受的?
提示:杜小康最突出的心理感受是孤独。文章采用对比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写孤独、尤其是“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孤独”这句话,表明孤独充斥了杜小康的每个细胞,这种孤独无处不在。
板书:
不堪孤独
(三)重点细读:
过渡:因为无人可见的孤独,无话可说的孤独,无处不在的孤独,让杜小康无法忍受,以至在夜里,不顾一个男孩的体面“哇哇大哭”——“我要回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杜小康是怎样对待孤独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有关的段落。
(幻灯片出示)
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思考:杜小康是怎样对待孤独呢? 提示:不再恐慌,不再回避
板书:
直面孤独
(四)重点细读:
过渡:杜小康接受了孤独,勇敢的面对孤独,因此恐慌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灾难,他经历了一场暴风雨。暴风雨之后的杜小康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有关的段落。
(幻灯片出示)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
提示:杜小康体会到了成长的喜悦,他不再哭泣,而是在面对孤独环境的时候,他在享受孤独,他嘴里嚼着芦苇根,他嚼出了了甜丝丝的味道。
板书:
享受孤独
(五)细读
过渡:走完了孤独之旅,杜小康终于收获到了快乐,请同学们找出文中的有关能表现他心理惊喜的段落。
(幻灯片出示)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思考:播放电影《草房子》的片段,和影片中的对话做对比,你认为影片中杜小康喊:“爸爸爸爸,鸭子下蛋了”这样的处理方式好吗?为什么?
提示:不好,课文中人物的话语显得语无伦次,另外文中杜小康的话语多采用短句,更能突出杜小康看到鸭蛋时的惊喜。
五、赏读——赏析环境描写
学法指导: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而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幻灯片出示)
找出文中对暴风雨的描写。
1、你最欣赏哪些词语或句子?
2、暴风雨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提示:读课文36段
暴风雨为杜小康下文的寻鸭做了铺垫,暴风雨给杜小康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六、悟读——
杜小康的前方出现了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家的鸭子没了,鸭蛋泡汤,父亲病了„„当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出现在油麻村时,他的面容清瘦,眼睛却出奇的亮,透露出一种油麻地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能有的早熟。油麻村的小学校长说:“日后,我们油麻村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幻灯片出示)
成长是令人喜悦的,成长后回望那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要感谢什么?杜小康的经历给你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学生练笔,谈读后的体会。
七、结束语:
没有经过孤独的历程,杜小康就不会成熟和坚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像他那样敢于面对孤独,甚至试着享受孤独,你会发现,原来孤独可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孤独可以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害怕孤独
↓ 不堪孤独
↓ 直面孤独
↓ 享受孤独
《孤独之旅》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孤......
孤独之旅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孤独之旅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孤独之旅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孤独之旅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